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誠信教育的班級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講述美德事例進行感化教育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傳統美德的偉大民族,古往今來,沉積了數不勝數講誠信的人和事跡。這對于人生觀、價值觀還在形成中的學生培養誠信品質也是大有裨益的。例如,春秋戰國時,秦國的商鞅“立木為信”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了威信,變法改革得以推廣,使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六國,人們把商鞅奉為信守承諾的典范。又如秦朝的季布,非常講究誠信,信守諾言,他的美德贏得了許多朋友。當時有“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的諺語。當他被漢高祖劉邦懸賞捉拿時,他的朋友不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著生命危險保護他,季布得以免遭災禍,“一諾千金”被傳為千古佳話。前些天看了一篇報道:四川女孩黃冬梅的父親為償還賭債卷走公司4萬多元票款,下落不明。母親一氣之下離開了家。當時只有15歲的黃冬梅,來到公司向領導承諾:爸爸欠的錢,我長大后一定替他還。為了信守承諾,她放棄了學業,去廣東打工,做過鐘點工、清潔工、飯店服務員,甚至撿垃圾掙錢。辛苦打工四年,她終于兌現了自己的承諾。通過這些信守承諾的美德故事讓學生明白,無論在為人處事還是創立事業中,都應該時刻把握住做人的底線。必須信守諾言,要一諾千金,惟有誠信才有發展。
二、列舉社會失信的人和事進行教育
學生之所以在校園里出現失信的現象,源于這些學生受到了社會上種種不良信息的感染,學生偶爾會對自己在不講誠信中得到的小利益沾沾自喜。這種暫時利益的滿足和誘惑往往促使他們拋棄誠信的品質。所以我們要讓學生明白,誠信缺失只能獲得暫時的小利益,比如,人民的功臣淪為蛀蟲,本應彪炳史冊卻走向斷頭臺,這些例子有許多,他們付出的代價是非常沉重的,甚至是生命的終結。企業由于失信而倒閉關門也有許多,讓人痛心,如溫州的制鞋業有段時間無人敢問,假貨泛濫成災;奶粉行業的巨頭三鹿被媒體披露“毒奶粉事件”,導致企業倒閉。20多家奶制品企業牽涉其中,造成了國產奶粉行業的信任危機。這一鐵的事實再次告訴我們,失去信譽,縱然一時得利,日后必吞苦果,要生存和發展就要珍愛信譽。
三、創造班級環境進行凈化教育
環境育人一直作為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十分形象地表達了環境對人潛移默化地影響。凈化學生的信譽心靈,營造誠信氛圍,我想應從三方面入手:1.利用板報、學生園地等開展誠信文化建設,張貼誠信主題的名言、宣傳畫等。2.開展誠信主題班團會、辯論賽、演講比賽。探討自我信用狀況,討論誠信危機、誠信價值等問題。提高信用水準。培養學生從作業不抄襲、考試不作弊、不對老師和家長撒謊等小事做起,將誠信精神貫穿到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3.教師樹立良好信用形象。做到言傳身教,教師愛信用如眼珠,學生才會視信用如生命。
四、嚴明制度強化誠信道德教育
要想強化學生誠信意識,制度的約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教育學生使誠信化為一種思想理念,應從以下兩方面入手:1.建立誠信公約。在班級管理制度中強調誠信公約的重要性,建立獎懲制度,逐步形成誠實守信的班風,引導學生學會自覺把握自己的行為。2.加強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要充分了解本班學生的誠信狀況,褒獎誠信典范;堅持對誠信度較差的同學耐心教育幫助;對屢教不改嚴重違反道德標準的要給予必要的處罰。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美好的明天,學生的誠信教育應得到足夠的重視。雖然在校學生的誠信度存在著嚴重問題,但是如果我們更新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我想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正處在可塑時期,他們的信譽人生一定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作者:張曉輝單位:赤峰市華夏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