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班級管理工作中“人的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因生源素質低下而困難重重,班主任需緊緊抓住“人的管理”這一核心,面對不同管理對象,實施不同管理策略,創設平臺,精心指導班干部隊伍;寬嚴有度,剛柔相濟,做好后進生管理;凝心聚力,開發潛能,做好中職生管理。
關鍵詞:
職業學校;班級管理;人的管理;
常聽到這句話:做職校的教師難,做職校的班主任是難上加難。觀察思考這一難題的成因,筆者認為生源素質普遍低下是一個重要因素。職業學校中多數班級多數學生學習意識不強、紀律觀念淡薄,存在學習氛圍不濃郁、管理目標實現度低、違規違紀事件發生率高等問題,使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工作成了“難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職業學校的班級管理雖是千頭萬緒,“有心人”可尋找到內在規律,順著“人的管理”、“物的管理”和“事的管理”這一大框架,厘清脈絡方向,明確內容要點,落實行動措施,便可使班級管理的難題迎刃而解。管理要“以人為本”,班級管理要先做好“人的管理”,再拓展到“物的管理”和“事的管理”。經過多年實踐探索,筆者認為職業學校班級管理中“人的管理”主要包括班干部管理、后進生管理的中等生管理三方面。班干部、后進生、中等生是班級內三個不同的群體,他們的心理特征、行為特點、認知水平、成長目標等都有差異。班主任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策略,才能實現有效管理、科學管理。
一、創設平臺,精心指導,做好班干部隊伍管理工作
管理學理論告知我們:一個人能夠有效管理的人數一般是7—12人。目前職業學校主干專業的班容量大多在40人左右。僅憑班主任一個人的力量管理班級,容易演變成“吃力不討好”的局面。我們可以組建一支人數合理、結構完善的班干部隊伍,發揮以班主任為核心的管理團隊力量,這樣既可以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強度,又可以確保班級管理優質高效。同時,可以提供給班干部個人發展、能力提高的良機。但是,一支素質優秀、作風過硬的班干部隊伍不會自動形成,組建初期和工作過程都離不開班主任的精心指導和栽培。班主任做好以下四點工作,可打造出一支使用起來“得心應手”的班干部隊伍,使自己的班級管理“如虎添翼”。
1.慧眼識人,選拔合適的人到合適的班干部崗位。一年級剛進校時,或接手一個新班級時,班主任先不要以以前的成績為依據確定班干部人選,高分學生不一定高能,留心觀察一段時間,從細節看學生性格特點,慧眼識人。班長、副班長、委員等不同崗位的工作內容也不同,對學生的能力各有側重。要有的放矢,等到對班級成員整體有了初步了解,對哪些人適合什么崗位心中有數了,再確定人選和分工,可以使班干部隊伍建設有個更好的開端。
2.明確職責,讓班干部明確管理方向和范圍。班干部隊伍搭建完成后,如果不明確各人的崗位職責和管理方向,就很容易發生“重復管理”或“無人管理”現象。所以,班主任要高屋建瓴,整體思考班級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可將“事的管理”、“物的管理”劃分開來,具體落實給相關責任人負責。班干部各司其職,班主任做好監督、指導工作,共同確保班級管理機制正常運轉,形成秩序井然的班級管理面
3.創造契機,讓班干部認識到自身的價值和不足。在多年的實踐中發現,班干部隊伍組建完成進入運行狀態后,隨著管理工作的逐步深入,會出現成員發展不均衡、良莠不齊的現象。針對這一問題,班主任要尋找適當的契機,讓班干部深刻認識到自身能力是高還是低,在班級工作中發揮的價值是大還是小,引導他們進行深刻反思,明確后一階段的發展重點和目標,保證隊伍建設既快又好。
4.精益求精,不斷提高班干部隊伍的素質和能力。德育專家說,好的班干部是培養出來的。班干部隊伍從搭建初期,到后繼常態運行,都離不開班主任的精心指導。職業學校的學生能力和素質仍然有很大的局限,這就需要班主任經常傳授他們一些工作理念和管理技巧,從交流溝通到意見表述,從活動組織到調度安排,從品德修養到為人處世,等等,一步步地引領他們到達一個更高的層面。
二、寬嚴有度,剛柔相濟,做好后進生跟蹤管理工作
佛教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文殊菩薩在草原上向大眾開講智慧時,讓善財童子去找一株不是藥的草。結果,善財童子找了好幾遍,也沒發現,于是對文殊說:“菩薩,尋遍各處,也沒有不是藥的草?!碧煜聸]有不是藥的草,只是有些草的價值還沒有發現。每個班級,總是會有讓老師省心的、優秀的學生,也會有讓班主任不省心的、各種類型的后進生。某位全國優秀班主任曾說:做班主任就是一場修行。要懷著菩薩般的慈悲心腸,發掘每一株“草”的作用,將其凝練成“藥”。如何管理這些存在各種問題的后進生呢?既不能毫無原則地妥協,聽之任之,又不能拒之千里之外,冷嘲熱諷,而應在生活上真誠關心他們,在思想上積極引導他們,在行為習慣上嚴格要求他們,寬嚴有度,剛柔相濟,逐步解決他們存在的問題。
1.探尋問題成因,使跟蹤管理工作有的放矢。每個學生并不是從小學一年級第一天起就是后進的,逐步演變為目前的狀況,背后有各種各樣的成因。找到了原因,就找到了打開心門的鑰匙。是缺乏家庭的溫暖,還是家長過于溺愛;是交友不慎受其不良影響,還是受到了嚴重的感情挫折而一蹶不振;是經受了人生重大變故,還是先天的心理有缺陷……這些都可能導致學生個性偏激,自控力差,行為墮落等。班主任需像醫生那般,主動拉近與后進生的距離,對其問聞聽切,探出病因,再對癥下藥,幫助其發現自身存在的問題,改正錯誤。
2.緊扣自我實現,正面引發后進生的心理渴望。教育心理學告訴我們,只有幫助學生建立了自尊心、自信心,提升了他們的存在感和價值感,才能有效激發他們積極的、正面的心理意識,形成樂觀、向上的生活、學習態度。因此,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德育活動、技能競賽、團隊拓展實踐等契機,幫助后進生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緊扣自我實現,讓他們嘗到勝利的甜蜜滋味,體驗到自我價值的實現,離開單純的“說教”方式,變堵為導,換一種方法達到轉差的目的。
3.利用集體榮譽感,鞏固管理工作成果。組織行為學認為:當一個個體放入一個群體中的時候,個體將表現出更多的群體行為。所以,營造積極向上的良好班風,以群體力量帶動后進生轉變思想和行為習慣,是一個重要途徑。班主任可在牢固確立后進生的集體榮譽感上下工夫,利用集體的力量約束他們的言行。例如,筆者曾帶班級中有位學生史某,文化課成績很不好,小錯不斷,令老師和家長相當頭疼。但其同學間人際關系卻很好,集體榮譽感很強,每次校運會、技能比賽,總能嶄露頭角,為班級增光添彩。于是,我以“集體榮譽感”為轉差的抓手,將考試各班各門科目的均分給史某比較含他和不含他的差異,讓他意識到不僅在比賽中可以為班級爭光,考試考好了也是為班級添彩。經過一個階段的跟進,他的文化課成績有了明顯提升,行為習慣上越來越令人滿意。
三、凝心聚力,開發潛能,做好中等生日常管理工作
王維詩云:“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中等生往往是一個班級的大多數,常常是“灰色”的大多數。他們沒有前面優秀生耀眼奪目,也沒有后進生的特立獨行,位于班集體的中間地帶。他們就像王維詩中的“芙蓉花”,安安靜靜地在山中自開自落,成為一個不被重視的“灰色群體”。班主任認為抓好“兩頭”,即班干部和后進生的管理工作,就能確保班級局面穩定,班級建設順風順水。但實踐表明,如果班主任長期忽視中等生管理,無異于埋下了班級管理的“地雷”,稍有風吹草動就會一觸即發,會極大地損傷班集體的戰斗力與凝聚力。正如王曉春在《顯性班風和隱性班風》里說的那樣,沉默的多數往往對于群體的發展具有決定性作用。如果我們能經常關注他們,凝心聚力,發揮出這個群體在班集體建設中的積極力量,就會對營造良好班風、學風將有巨大推動作用。
1.關注中等生,防止他們滑向后進生行列。職業中學的學生正處在樹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初期階段,極易受到同齡人的影響。中等生處于中間地帶,如果受到不良青年的影響,就很容易犯下過失。班主任要能關注、捕捉到中等生的異常變化,及早提醒,防患于未然,阻止他們成為新的“問題學生”,做好防差工作。
2.激勵中等生,助推他們步入優秀生群體。天下沒有不是藥的草,中等生會有自身的價值和閃光點,只不過是暫時淹沒在了優秀學生的光彩之下。大多數中等生表現不突出,不一定是智力、能力問題,可能只是態度問題,缺乏前進的動力和目標。班主任要用敏銳的洞察力捕捉到他們身上不易被發現的優點,增強他們的信心,開發他們的潛力,鼓勵中等生步入優秀生的行列。
作者:王玉銀 呂立剛 單位:宜興市和橋中等專業學校 宜興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