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歷史教育專業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首先是解決師范專科學校歷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問題。國家教育部“高職高專專業介紹”中對“歷史教育專業”學生就業取向的規定是“小學教師、邊遠地區的初中教師”,可以看出,專科學歷的歷史教育專業學生還是以小學教師為就業目標,這也是與國家師范教育體制從舊三級(中師、師專、師大)到新三級教師教育體系(師專、師大、研究生)相適應的。加之專科學歷已在許多地方成為初中教師不合格學歷的現實,師范專科歷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還是應該定位為以培養小學師資為主,而不是培養合格的初中歷史教師。當然,鑒于各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目前還應兼顧學生志愿在邊遠地區做一名初中歷史教師的需求。其次是解決師范專科學校歷史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應以小學的哪個學科為對口學科的問題。小學取消了獨立設置的歷史課程,但并不是取消了歷史知識,而是將其融入了“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這些綜合課程中。因此,歷史教育專業在小學的對口學科中,最相關或最相近的就是“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這些綜合學科課程。而“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程是人文社會知識的綜合,包括思想品德、歷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門學科知識。因此,歷史教育專業應以小學“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程作為對口學科師資的培養目標,要求課程設置不能單獨以歷史專業課程作為專業主干課程,應該融合上述這些學科內容。
2.改革師范專科學校歷史教育專業課程設置
在課程設置方面,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歷史教育專業進行了如下改革:一是融匯歷史、政治等人文社會學科的內容,讓學生學習“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綜合課程師資所需的知識。“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課程是人文社會知識的綜合課程,包括思想品德、歷史、人文地理、政治等各門學科知識。專業課程融合的結果是,專業必修課程設置除中國通史包括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通史包括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代史、世界當代史以及史學概論、歷史要籍介紹與選讀外,還要增加思想道德修養、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思想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法學概論、形勢與政策等思想政治專業主干課程為必修課。此外,還開設了中國文化概說、西方文化概說、禮儀、人口資源與環境等人文類課程以及晉商文化研究、山西民俗、太行革命斗爭史等地方歷史文化校本課程,以滿足“思品與生活”“、思品與社會”綜合課程師資所需的知識基礎。二是設置兩門教學法課程,如設置小學社會課程教學論和教學法為必修課;設置中學歷史教學論與教學法課程。三是輔修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課程。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精選并整合小學語文教育專業的課程,將小學語文教育的專業主干課程中的現代漢語基礎、古代漢語、古典文學、現當代文學、寫作、小學語文教學法等整合成四門課程,分別是漢語基礎、文學、寫作、小學語文教學法。四是課程標準制定的原則是只求通達,不求精深,即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了解學科的知識框架、思維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對這些學科知識的融會貫通。
3.強化實踐教學并加強學生教學技能的訓練
實踐取向是教育部制定教師教育課程標準的基本原則,要求教師教育課程強化教育實踐環節,完善教育實踐課程管理,確保教育實踐課程的時間和質量。師范生的從教技能、漂亮的粉筆字、標準的普通話、扎實的教學技能是其必備的素質,也是師范生的專業特色。為增強師范生的就業能力,增加師范生的就業機會,學校在教學中強化實踐教學、加強教學技能學習訓練,在從教技能學習訓練方面形成了“三三三”基本功訓練模式,即“一般基本功+專業基本功+教學基本功”的訓練內容。一般基本功包括三筆字(粉筆字、鋼筆字、毛筆字)、普通話、簡筆畫;專業基本功是具有專業特色的基本功,歷史教育專業基本功定位為繁體字的識讀與社會歷史事件的述評;教學基本功的學習訓練包括教育類課程、心理學理論課,同時,微格課程對學生進行專門的課堂教學技能學習訓練,小學社會課程教學論與教學法、中學歷史教學論與教學法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學科教學理論與方法的學習訓練。學校提出“天天練,周周評、月月測”的訓練要求,并確保學生在校期間兩周的教育見習和十八周的教育實習時間。歷史教育專業畢業生面向中小學就業具有特殊性,而歷史教育專業畢業生領取中學或小學教師資格證必須有在中學或小學的見習實習經歷,所以,為滿足師范生就業的需要,師范生的教育見習實習可以在小學進行,也可以在中學進行,以師范生的志愿為主。
作者:吳紅霞單位:晉中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政史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