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畢業生就業現狀及職業能力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職院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目前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如何實現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辦出職業教育特色,提高就業質量,增強高職教育的社會影響力,成為當下高職院校需要給出的教育回應。
【關鍵詞】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職業能力;培養
當下嚴峻的經濟形勢讓高職院校的畢業生面臨較大的競爭壓力,隨著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高職院校畢業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已是不爭的事實。目前高職院校的學生就業具有以下特點:就業質量低。國有企業和事業單位的就業人數少,多數都在民營企業就職,且從事基礎工作;選擇專業對口就業的人數少;跳槽力度大;就業不滿意度高。造成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除了受全球經濟發展大形勢的影響外,還有以下幾點:
(一)學校方面部分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和定位與社會需求間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強調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而忽視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部分高職院校不夠重視實習實訓階段的教育;專業課程設置不是非常的合理;創新創業教育缺失;高職院校職業規劃教育不規范。就業指導沒有形成一套完善的體系,不能行之有效的指導就業服務工作。就業指導課程形式單調,實效性低。
(二)學生方面自身定位不準確。部分高職生認為與本科院校的學生都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便把兩者人才培養目標和服務面向等量齊觀看待,以至于在擇業時不能充分展示和考慮自身的特色和優勢,進行盲目就業;思想上好高騖遠,既不愿吃苦,又不愿從基層做起,卻還想拿輕松高薪。
二、高職畢業生職業能力調查
以下是近年來企業對高職畢業生的評價情況和學生對高職教育現狀的反應情況:從中我們可以以下結論:
(一)專業技能教育水平需要進一步提升。58%企業認為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養,提升他們的實踐能力,以此更好地適應工作需要。50%的學生也對此有較高的期待;
(二)綜合素質教育需要引起學校的高度重視。學生非常重視自身綜合素質提升,并且希望借助此提高自身的競爭優勢,獲得更好的就業前景。企業對此的關注也僅此次于崗位技能。
(三)加強學生的創新培養和就業指導工作。
三、高職教育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的有利途徑
(一)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培養,全面提升就業能力。綜合素質對個人職場生存起到的作用是決定性的,人的職業發展能力會隨著綜合素質提高而逐漸增強。現今企業對人才個人綜合素質水平的關注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企業用人單位選拔人才的首選目標。因此,學校應當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切實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畢業生就業質量。通過社會實踐、技能競賽、課程教育、志愿服務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水平的提升,提高他們的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適應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職業道德素質。達到全面提升學生就業能力的目的,讓其成為社會所需要、企業留得住的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
(二)注重調整專業課程設置,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人才短缺已經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其中高技能高素質的應用型最為短缺。基于此情況,高等職業院校應順勢社會需求,及時把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及時調整相關專業方向。根據社會的要求和崗位的變化,學校可通過革新舊專業、構建新的專業體系,以及增加必要的專業技術課程和實習項目等,將人才培養計劃與就業緊密結合起來,方便學生對口就業,提高學生競爭力和就業率。在課程調整上,緊密跟蹤企業需求和行業發展,靈活調整專業設置,促進專業結構的不斷優化。使人才培養方案更加全面到位,以此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緊缺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必要時可以大膽避免因專業過時導致學生就業競爭力的下降。
(三)完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滿足職業發展需求創新能力是一個人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對于企業來說,員工擁有良好的創新能力是確保其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對高職畢業生而言,創新能力是畢業生取得競爭優勢的必備素質之一。如今企業在對人才的選拔上,不再僅僅單一關注畢業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水平,還看中畢業生的溝通表達能力、創新意識、群體合作能力以及職業道德素等。學校應嚴格將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列入教學大綱、融入專業課程教育學習中,讓其貫穿到學生整個大學學習生活中。依據學校特點和學生情況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完善創業保障機制,為學生創業實踐保駕護航。學校也可以通過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積極尋求與社會企業間的教學合作,加強人才信息交流。讓教師參與企業生產經營,增強他們的實踐能力。通過實踐,將行業最新研究成果、先進技術引入到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學能力。同時借助教師在企業實踐間的優秀表現,拉動企業選擇本校學生到企就職,提高就業率。
(四)加強就業指導促進良好就業因為學生初入社會就業,對社會和企業缺乏足夠的了解,無法做出合理的職業規劃和就業選擇。因此需要學校對學生加以正確引導,樹立起科學的擇業觀和務實的就業觀,樂觀積極面對就業,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學校可通過開設就業指導課,為學生提供系統性的就業指導服務;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校開展專題講座指導就業工作;利用校園網絡了解畢業生就業意向,為他們提供企業招聘信息,幫助他們良性就業;鼓勵和引導學生自主創業,拓展就業渠道。利用國家扶持高職畢業生創業的相關政策和社會資源,指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創業就業。高職畢業生職業發展的好壞可以有效反應出就業質量的高低。實踐證明,越是綜合素質高、創新能力強的畢業生,對新形勢和新環境的挑戰越是具有較高的抵抗力。高職教育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必須做好職業教育的特色,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實踐能力強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滿足社會企業發展需求,促進學生實現自我價值。
參考文獻:
[1]郭昊坤,談敏,馬青.高職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1):94-96.
[2]魏繼華.武立博.王學志.高職畢業生職業能力現狀調查.教育與職業,2012(31):56-58.
作者:錢楓 吳林燕 單位: 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