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初中教育是人才培養的重要階段,承前啟后,重要性不言而喻。當前,初中教育界正在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加強德育工作力度。我國初中教育要求廣大初中學校在德育過程中要根據具體需要提升初中德育工作的實效性。
關鍵詞:
對于一個班級來講,班主任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班主任扮演著班級管理工作舵手的角色,也是學生靈魂的塑造者,在學生的成才過程中起著引導作用。班主任不但起著在學校、社會和家庭三個方面溝通并共同教育學生的橋梁紐帶作用,還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堂紀律、日常衛生等進行全方位管理,可以說工作是繁雜而至關重要的。但不管班主任的工作多么繁雜,都應該將德育工作放在首要地位,真正做到五育并重、德育為首。
1初中班主任對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初中教育階段,學生從小學畢業進入初中,在生活和學習上逐漸減少對父母看護和管理的依賴,但是尚未達到高中乃至大學階段能夠完全自立進行自我管理的程度。只有調動起班主任隊伍的德育工作積極性,采取“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建立一種以初中青少年學生為主體進行參與的德育方式,才能實現德育觀念轉變,完成德育工作改革。
2理解學生能避免疏遠、對立,理解能化解矛盾
理解學生就是懂得學生心里想的,相信學生口上說的,明白學生手中干的。中學生由于年紀小、閱歷淺、經驗少等多種因素,不時會出現或這或那、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錯誤言行,這些都在所難免。一個人總是由童年到少年,再由少年到青年,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班主任對學生,尤其是對后進生的錯誤,不能“見到風就想到雨”,不能怒不可遏,動輒訓斥,更不能體罰或變相體罰。正確的態度應是:允許學生犯錯誤,允許學生改正錯誤。同時還要知道,改正錯誤不可急于求成,它是一個漸變的過程,需要班主任細心、細致、不懈地扶持。唯有理解學生,才能與學生溝通。人們常說“理解萬歲”,理解是寬容的體現,是情感貼近,是心與心的碰撞。理解能避免疏遠、對立,理解能化解矛盾。理解是粘合劑,能將師生之心緊緊地連在一起。
2.1寓德育教育于班級活動:要打破德育工作只能即時進行的限制,解決德育工作計劃性不強、效果不夠明顯的問題,建議班主任將班級活動設計成德育教育主題的,以一次深刻的集體性德育教育代替對每個學生的談心,并且通過德育教育預防學生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很多教師在德育工作過程中也重視班級活動的重要性,但在學校里進行的班級活動缺乏實用性,因此班主任可以向學校申請,將班級活動推行到校外。例如,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保日,班主任可以將這一天的班級活動課移到校外,組織學生進入到街道和社區,觀察不文明的、破壞環境的行為,并盡自己最大努力去制止這些行為,阻止不文明行為最多的學生評為“環保公益先鋒”。學生在實踐中會體會到不文明行為給他人造成的不良影響和勸人環保的難處,這種深刻的體驗會讓他們在日常的行為中更注意環保,公共道德也同時得到提升。另外,深入社會的班級活動能夠開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認知程度,也使學生的德育教育受到社會公眾的支持。
2.2與學生家庭聯合營造德育環境:青少年有自身的心理發展需求,但是由于社會活動的原則不同,青少年在社會生活中處于“弱勢”,在家的行為受到家長的管制和限制,在校的行為受到教師的監督。加之初中學生要應對“中考”,大多數教師和家長對青少年的關注點都在學業水平上,很少重視他們的心理發展需要。即使班主任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傾聽學生的心事,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支持他們思想和行為的獨立性并加以引導,但是學生一旦回家,將在校獲得的德育教育運用在家里,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而家長非要監督、學生希望幫家長處理一些家務而受到家長的斥責:“有心情幫忙做家務,還不如去學習”。學生的心理發展和道德發展受到打擊,主體性地位被剝奪,德育教育效果難以保持。因此,建議班主任在尊重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性同時,將這種德育教育思想傳輸給學生的家長,力求學生無論是在校還是在家,所處的德育教育環境都是一致的;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和道德表現能夠得到班主任和家長的一致認同和支持,只有這樣,學生的德育教育主體地位才能展現,德育發展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夠得到發揮。
3加快推廣滲透教育理念
有效的德育是需要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與其他教學課程交流配合完成的。新一輪課程改革,顧及到了各門學科的特點,注重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應具備的誠信、善良、踏實和穩扎穩打等新時代青年應具備的素質。初中班主任應該認識到青少年正處于性格不穩定、浮躁的青春期,積極開展多種多樣的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創造一個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生活氛圍,在玩的同時讓他們學到各種知識。例如,組織各種網絡競賽、討論活動,讓學生認識網絡的利與弊,討論怎樣合理有效利用網絡而又不沉迷于網絡,讓學生在網絡上搜索信息尋找材料,開展有獎知識競答等活動。這樣在有效利用網絡的同時,又能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
4德育工作是系統性工程
班主任針對學生有效地執行德育工作,就是他們目前最重要的任務。它和各位班主任本身的性格、理論知識水平、德育工作理念以及教育工作模式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和社會、學生家庭、學校教育、班級活動、學生自身品德有著直接關聯。由此可見,德育工作是系統性的大工程,它就要求在整個系統環節里各個方面都要有科學性,要有針對性,要實事求是,這樣才能使德育工作不斷提升其效力。綜上所述,目前初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存在教育時效的“應急”性和教育方法的刻板性,而德育教育要求突出情理性和學生的主體性,因此班主任德育教育方法應該進行創新。筆者認為創新班主任德育教育的方法有兩種:第一,將班級活動帶到校園外,使德育教育貫穿在具體活動之中,增強德育教育的長效性;第二,與學生家長加強德育教育合作,營造學校家庭相一致的德育教育環境,使德育教育的“學生主體性”得以發揮。
參考文獻
[1]白銘欣.班主任的科學與藝術[M].北京:華齡出版社,1996:59-60.
[2]全,易連云.教育學概論[M].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34.
[3]劉來喜.例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16-17.
[4]嚴金洪.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對策漫談[J].新課程(中學),2013(03):8-10.
[5]沈宇宏.中學任課教師參與班級德育管理的現狀分析和對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年9月:6-10.
作者:趙林國 單位:巴楚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