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原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應體現《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理念,應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活動設計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初中地理學生活動時應遵循一些原則。
關鍵詞
初中地理;學生活動;設計原則
活動系統和課文系統、圖像系統并稱為教材表層系統的三大系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初中地理中學生活動的設計,應體現《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課程理念,應符合初中學生的身心特點和接受能力,同時還要考慮到活動設計在教學中所起的作用,因此,教師在設計初中地理學生活動時應遵循以下一些原則。
1.全面圍繞“課程標準的目標”的原則。地理教學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地理素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要全面圍繞“課程標準的目標”:在知識與技能方面,掌握基礎的地理知識,獲得基本的地理技能和方法;在過程與方法方面,能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和現象,通過比較、分析、歸納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歸納地理特征,理解地理規律,能運用地理概念和原理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分析,作出判斷,采取正確的行動;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增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好奇心,提高學習地理的興趣,樹立正確的人地觀、發展觀,初步形成全球意識、環境意識,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增強熱愛家鄉和祖國的情感。
2.全體學生共同參與的原則。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教師都應給予他們相同的參與機會,這樣才能激發全體學生的活動興趣,才能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
3.多樣性原則。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類型應體現多樣性。從活動內容上可以設計地理觀測、動手制作、運用地圖、拼圖游戲、模擬演示、參觀、體驗、辯論、討論、學習交流、角色扮演、獻計獻策、撰寫小論文、鄉土地理調查、知識競賽、野外地理觀察等活動;從活動的形式上又可以分為個體活動和合作型活動,個體活動就是學生在教師直接或間接的指導下以個體形式參與、獲取、構建、完善意識、習慣、能力和方法,個體無法獨立完成的問題,有認知沖突的疑難問題,方法不確定,答案不唯一的問題需要合作學習,要設計合作型活動;從活動的時間上可以分為課外活動、課內活動;從活動的空間上又可以分為教室內活動、校園內活動和校園外活動。多樣性的地理活動,能最大程度地滿足每個學生學習的需要,讓學生在地理活動中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4.趣味性原則。孔子曾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推動教學成功的強有力的因素,是誘發引導人努力學習、追求真理以及認識、改造世界的內部驅動力,是學習積極性最活躍的部分。因此,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要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學生在趣味性活動的驅動下積極開動腦筋,運用所學知識和生活經驗分析、歸納、整理有關知識,不僅有利于學生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
5.實踐性原則。實踐性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等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學生通過實踐,增強探究和創新意識,學習科學研究的方法,發展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增進學校與社會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我國初中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特別是野外實踐能力比較薄弱,為了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應充分體現實踐性原則。此外,從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看,他們比較好動,大量的實踐活動正好能滿足他們好動的心理特點。
6.探究性原則。建構主義教學論認為人的知識不是被動接受,而是通過自己的經驗主動建構。教學應力求使學生通過體驗來學習,進而完成知識的建構,探究性學習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使學生掌握科學方法等方面具有獨特功能。同時,提倡探究性學習也是新課標的核心內容之一,初中地理中學生活動的設計應較好地體現地理學習的探究性。
7.層次性原則。在教學中,學生的水平難以整齊劃一,為了滿足所有學生的要求,提供活動的資料要能從不同層次介紹同一主題,設計的問題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對于學困生,設計的問題可以簡單些,及時表揚他們的每一次進步;對于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可以設計較難的問題,讓他們積極思考,向知識的深度、廣度探索;對于中等生,要讓他們“跳起來摘桃子”,體驗成功的喜悅與滿足。活動方案要因組制宜,從眾多活動方案中選取與他們的知識、技能水平相當的項目指定他們去完成,或在編組時考慮人員搭配問題。
8.時代性原則。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地理學科的新成果、新技術、新觀念不斷涌現,經濟發展中也出現了各種現實問題,如資源耗竭、環境污染、人口爆炸、城鄉差距、貧富矛盾等,初中地理學生活動的設計也要緊跟時代步伐,體現時代特征,培養學生正視社會、投身現實,服務、改造社會的理念,教會學生分析和解決各種社會問題的方法和手段,使學生能用所學知識為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教師在設計初中地理學生活動時應力求遵循以上原則,在活動過程中解放學生的腦,讓其自由想;解放學生的口,讓其自由講;解放學生的手,讓其自由做。學生樂學,教師樂教,寓教于樂,教學相長,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楊靖華.試論初中地理新教材中“活動的設計與教學”[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5.
[2]王勇等主編.新版課程標準解析與教學指導[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作者:楊琴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開明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