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時代精神在社會責任感教育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對于如何做好社會責任感教育已經有很多探索。新時代遼寧精神的凝練和提出是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也是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需要。根植于遼寧的130余所高等學校,把新時代遼寧精神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中,對于大學生的價值觀、擇業觀、責任感、使命感等方面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本文從課堂教學、就業創業指導、校團文化活動、遼寧榜樣和遼寧地方紅色教育等幾方面進行了教育路徑的探索。
關鍵詞:新時代遼寧精神;社會責任感;使命感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中指出,“堅持立德樹人,深化教育改革,把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作為重點任務貫徹到學校教育全過程。”[1]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探索一直是與時俱進的,新時代遼寧精神既是新時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同時也是遼寧老工業基地振興的需要。根植于遼寧本土高校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如能和新時代遼寧精神相融合,必會給遼寧高校的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帶來新的路徑。
一、新時代遼寧精神的內涵
“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干、奮斗自強”的新時代遼寧精神,高度凝練了遼寧在新中國發展歷史中的地位和文化底蘊,高度概括了遼寧人敢為人先,求新求變,埋頭苦干的精神品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延展。“新時代遼寧精神,是遼寧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革命、建設、改革和全面振興偉大實踐的轉化形態。遼寧精神絕不僅僅是遼寧一個省、一個地區的精神寫照,他是黨領導下的遼寧兒女自強不息精神的情感表達,也是遼寧人民渴望建設遼寧、振興遼寧的真實寫照,是遼寧人民積極投身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的強烈意愿。”[2]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則包含了許多方面,既包含了對自身的責任,也包含了對他人、家庭、集體、民族和國家的責任。就在遼的大學生而言,遼寧是其故鄉或第二故鄉,學習和了解遼寧精神的內涵,并把遼寧精神的核心本質滲透到自身的社會責任感養成過程中,會有著積極的心理導向作用,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承擔起自身應當擔負起的責任,從自身發展到家庭和睦,從關心家鄉建設到促進社會和諧,從關注自己的祖國和民族的命運到關心全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二、新時代遼寧精神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現實意義
(一)有利于大學生對遼寧本土建立良好的情感認同現在,很多在遼寧學習的大學生對遼寧的認識是片面的,受到社會現實和一些不良信息的誤導,通常更關注遼寧的經濟發展的緩慢,對遼寧本土的歷史和成就并不關注,以至于在就業的時候,對培養其成長成才的這片土地缺乏認同感,人才流失現象也極為嚴重。新時代遼寧精神中的“長子情懷”的闡述包含了遼寧在新中國成立前后的重要作用,也是遼寧精神的本質。在歷史上,遼寧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戰場上起到了重要作用,打響了反法西斯戰爭的第一槍。遼沈戰役的勝利對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起到了決定性作用;解放后的遼寧生產出共和國第一臺臥式鏜床、第一臺輪式拖拉機、第一架戰斗機、第一艘導彈潛艇、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輛大功率內燃機車,成為共和國第一個工業基地,并擁有了“共和國長子”的光榮稱號。“遼寧艦”為期47天的海上綜合演練……遼寧作為共和國長子,有著光輝的過去和可預期的未來,只要遼寧人勠力同心,也必將會給遼寧一個輝煌的未來。
(二)有利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大學生雖然在象牙塔中學習生活,然而今天的象牙塔已經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信息時代和自媒體時代的到來,讓大學生的精神世界也不再是一片純凈,廣大在校大學生的價值觀受到了來自方方面面的影響和熏染,功利主義、享樂主義、畏艱怕難、個人主義、投機取巧等思潮屢屢占了上風。新時代遼寧精神中的“忠誠擔當”在大學生價值觀確立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忠誠”是對大學生個人誠信守法的最高要求,是對黨的承諾,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承諾;“擔當”則是一個個體對所生存的環境的最好的回饋,是勇擔重任,也是勇于承擔結果,是遼寧精神的核心要求。
(三)有利于大學生養成正確的擇業觀就業問題是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高校培養人才的根本所在——為社會發展培養合適的人才,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培養合格的接班人。在大學生就業和擇業過程中,“錢多、活少、離家近”成為第一選擇,很多大學生剛畢業就要競聘管理崗、管培生、設計師等崗位,很少有人選擇工藝員、技術崗、勘測崗位等,還有的畢業生剛到企業不到半年,就因為環境差、收入低而跳槽,或者選擇考研提升學歷,避免再到一線生產環節工作。新時代遼寧精神中的“創新實干”對塑造大學生擇業觀有著積極作用。“創新”是一個國家生存發展的根本,從“中國制造”到越來越多的“中國創造”走進世界人民的視野。創新同樣是企業生存發展的根本。具有創新精神的畢業生會成為企業需要的人才,只有擁有創新精神才能為自己帶來被企業需要的砝碼。實干又是與創新緊密聯系的孿生兄弟,創新絕不是閉門造車,一定是基于實踐的積累和思考;實干也絕不是蠻干、傻干,而是基于創造性的踏實和創造。“創新實干”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實踐要求,對于幫助大學生正確擇業觀的培養起到積極推動作用。
(四)有利于大學生培養時代使命感“新時代、新起點、新擔當、新使命”[2]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進入新時代的背景下,大學生的時代使命感又怎樣呢?很多普通高校的學生認為使命感是那些“別人家的孩子”的事,與自己無關,自己只要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就好。新時代遼寧精神中的“奮斗自強”是對大學生時代使命感的最好詮釋。奮斗的青春是最美麗的,無論哪個行業,都有自己的精英和楷模,唯有自強不息才能自救,才能圖發展!百年的中國近代史告訴我們,解放中國人民靠別人不行!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告訴我們,遼寧的經濟發展也必須根植于本土,拓寬思維,艱苦奮斗,依靠在這片土地上的勞動者的勤奮自強才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三、新時代遼寧精神融入大學生社會責任感教育的路徑探索
(一)融入課堂教學,引導學生了解遼寧精神的理論內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1.響應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提出的“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要求,增強教師自身對遼寧的情感認同和在教學過程中的權威期望有著重要的意義。針對目前社會上廣泛存在的唱衰遼寧的輿論氛圍,高校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和對遼寧的評價對學生的影響力是不可忽視的。單純依賴思政教師和思政輔導員的工作,已經不能滿足廣大學生的需要,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所謂權威期望是一種社會心理效應,指的是教師對學生的希望能戲劇性的收到其預期效果的現象。有研究表明,當學生收到教師的積極心理暗示后,內心會督促自己朝著被期望的方向不斷努力。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對遼寧的情感認同,并在社會責任感教育中的融入權威期待,就會對學生起到積極心理暗示,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教學環節本身不會改變學生的認知體系,只有學生自身從學習中鍛造出來的思維才能起到作用。所以把遼寧精神融入課堂教學,要從歷史、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維度融入課堂教學,幫助學生認清宏觀大局,明辨是非,才能樹立良好的社會責任感,才能擁有正確的價值觀。縱觀遼寧在共和國歷史上的重要地位,無論從哪個維度都有其可圈可點之處,黨和國家領導人又十分關注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歷史再一次給遼寧人一次騰飛的機會,也給在遼的學子發揮才干的巨大舞臺。唯“創新實干”“奮斗自強”方可為遼寧振興帶來質的改變。大學生無疑是創新的引領者,實干的踐行者,只有不畏艱苦的持續奮斗,才能自立自強,迎來再次騰飛!
(二)融入就業創業教育與實踐,幫助學生樹立正確擇業觀1.在職業規劃教育中,及早地引領學生認識自我、認識社會、了解行業需求、確定職業目標、建立可行計劃、及時反饋修正。職業規劃教育中,自我認知環節里有一部分叫職業價值觀的探索。職業價值觀的內涵十分豐富,從收入到自我滿足感、再到審美需求,不同的發展層次對接著不同的職業價值觀,不同的職業價值觀又引領者求職者努力的方向。遼寧精神里的“忠誠擔當”可以說對于職業價值探索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忠誠”包含對家庭的忠誠、對企業的忠誠以及對國家的忠誠,是一個人在社會發展和做人做事的起碼標準;“擔當”則是自我實現和社會認可的最高標準,對于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有著極大的積極作用。2.在就業創業教育中,積極提升在遼企業的參與度和知名度。可以建立校企聯盟、同類企業聯盟、在遼校友企業聯盟等多門類的企業聯合機制,最大程度地與高校建立聯系,為學生提供就業實習基地、考察基地、實驗基地、就業崗位等,讓企業和學生增加了解、增加互動、增進感情。同時也根據企業的需求在專業方向設置、實踐環節設計等方面進行有效的調整,讓學校培養的學生更適合就業市場的需要,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同時,增加學生對專業和職業的認知,了解本專業的就業方向和工作環境的特點,對于工種的差異以及專業的發展趨勢有一個精準的了解。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職業規劃,進而達到愛一行、干一行、興一行的目的。這是雙贏的舉措。
(三)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陶冶學生情操,強化大學生時代使命感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專門提到和要求青年大學生“要學會關心國家、關心人民、關心世界,學會擔當社會責任”。1.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除了要學生喜聞樂見,更要發揮共青團的思想引領作用。校園團學活動形式多樣,可以開展宣傳遼寧精神的主題活動,比如主題團會、主題演講比賽、話劇、曲藝表演等,讓學生們了解遼寧文化底蘊和遼寧精神的內涵和實質,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培養熱愛遼寧的情感基礎。報告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3]。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需要我們教育者用心用腦,結合時展的步伐,展示時代驕子的家國情懷。只有心懷學校、心懷家鄉才能心懷國家、心懷人類世界,才能擁有更廣闊的視野,把握時代趨勢,順應時代潮流,走在世界的前沿。2.遼寧榜樣、遼寧好人、時代楷模的校園宣講活動。讓優秀的遼寧人的榜樣走到學生身邊,發揮榜樣的力量,影響校園內莘莘學子,樹立心中的道德楷模,確立自己的人生標桿,努力向榜樣靠攏。聞名全國的遼寧好人郭明義、北鎮市正二村的村支書王桂蘭、時代楷模曲建武,還有很多在遼寧奉獻自己青春和熱血各行各業帶頭人,讓他們現身說法,把自身對這片土地的熱愛傳達給大學生們,讓時代偶像貼近廣大學生的生活,讓大學生們在身邊找到人生的標桿。榜樣教育從來就是意識形態領域非常重要的一種方法,好好利用,必將收到良好的效果!3.遼寧地區的紅色教育基地建設。遼寧的紅色資源可謂豐富多樣,從沈陽“九一八紀念館”、阜新萬人坑遺址、鞍鋼孟泰紀念館到撫順雷鋒紀念館、錦州的遼沈戰役紀念館、北鎮蕭軍紀念館、丹東大梨樹村等,這些紅色資源可以成為遼寧高校紅色教育基地,讓在遼學習的大學生到身邊的紅色教育基地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只有愛母校、愛家鄉才能愛祖國,愛人民,由小及大,推而廣之。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中長期青年發展規劃(2016—2025年)[EB/OL].
[2]田鵬穎.用新時代遼寧精神凝心聚力[EB/OL].
[3].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41.
作者:杜君 程宇 張群 單位:遼寧工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