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物理中情感教學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教學過程不僅是認知信息的交流過程,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過程。在教學實踐中,有不少教師只注重知識性信息交流,而忽視了師生之間及師生與教學內容之間的情感交流,不注意教學情感功能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
素質教育要求教師教學既需要給學生傳授知識,更需進行情感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升學生的精神境界。而初中物理情感教學既能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也能提升學生的思想精神境界。因此,初中物理教學離不開情感教學。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在此探討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實施情感教學。
一、更新教學理念,提高教師綜合素養
在新課改不斷深化的今天,教師一定要注重新課程理念的學習研究,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真正在教學理念上把學生當做服務的對象,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教師要深入學生內部,用情感拉近和學生的之間的心理距離,用情感去和學生溝通,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而不是灌輸和強迫。教師要注重情感教學,讓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合作探究能力,使學生更好地感知知識的生成,在體驗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不斷深化教學研究,不斷增強自己對新課改精神的理解,在教學中把握新課標,加強相互交流,在實踐中不斷深化認識,提高能力。
二、創設鮮活情境,激發學生情感體驗
學生情感的激發和體驗必須借助一定的場景和氣氛,教師要善于創設各種鮮活的教學情境,有利于學生的情感的醞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生成情感。從學習的角度來看,有效的學習離不開一定的教學情境,學生的知識只有在一定的情境中才能更好地生成。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用教學知識點擊精彩的現實生活,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更好地用心感知社會生活,感悟世界人生,從而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認識。例如,在教學“壓強”內容時,教師引導學生手指壓住筆的兩端,體驗兩個手指的感受,從而形象地感受壓強的存在。另外,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釘釘子活動,一個是尖的,另一個是鈍的,讓學生把它們分別釘入木板中,體驗其不同感覺。通過鮮活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在參與實踐中感受壓強與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都有關系。同時,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得到有效發展,在體驗的基礎上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感悟更為深刻,他們的認識在體驗中獲得有效發展。
三、營造民主氣氛,激發學生情感共鳴
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教育的主體,是教育的起點,也是教育的最終歸宿。真正的教育是人的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學生更多的掌握知識,發展認知,提升能力;更是要把學生看作是一個綜合體,要把學生的體力、智力、心理、情緒、倫理等諸多方面綜合起來,力爭讓每一個學生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幫助學生做一個盡可能完美的人。因此,初中物理教學一定要創造平等融洽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民主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情感共鳴。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內容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設民主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有效學習光的折射內容。在教學開始時,教師可以親切地問學生:“大家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一只筷子放入水中,我們好像感覺到筷子變折了,這是什么原因呢?”學生通過預習可以回答出這是光的折射造成的。然后,教師進一步引導學生:“那么生活中還有那些現象可以驗證光的折射呢?”這樣,通過教師的親切引入,學生都會感到輕松愉悅,他們的思維活躍,紛紛闡述自己的認識,比如清澈的水底看起來變淺了,有經驗的漁民叉魚時總叉向看到的魚的下方等都屬于光的折射。在一種民主氛圍中,學生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他們不斷開拓思路,激發探究熱情,獲得對教學內容的有效認知,獲得能力的有效遷移。
四、開展有效實踐活動,升華學生情感認識
實踐是初中物理課的一大亮點,也是教學的重點,只有在實踐中才能讓學生真正學以致用,感知知識的偉大,提升能力,升華學生的情感認識。古人的“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就是這個道理。教師要經常性地引導學生把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帶上物理知識到生活中去”的活動,比如,在活動中,教師可以有意識地把一些釘子散落在地上,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物理知識在短時間內把這些釘子收攏起來;教師還可以拿出一瓶啤酒,讓學生有最省力的方法開啟瓶蓋等等。教師開展這些實踐活動,可以學生感受到物理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充分體驗物理的使用價值,增強學生學好物理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情感體驗得到有效深化。
五、結語
總之,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教師要通過情感教學不斷觸動學生的情感體驗,不斷增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中真正感受快樂,豐富情感,獲得有效地認知。
參考文獻:
[1]王振玲.構建初中物理和諧課堂的初步探索[D].南京師范大學,2008.
作者:王麗娟 單位:烏海市第十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