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初中正是學生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師在政治教學中必須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幫助學生建立堅實的法律觀念,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加快社會主義法治工程建設步伐。但是就初中政治教學現狀而言,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效果并不理想。本文主要探討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人士提供有力的參考,以期夯實學生的法律觀念、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初中政治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政治;法律意識;培養策略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持續推進,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法律意識不僅是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的重要構成部分,也是每個初中生都應該具備的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但可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助力學生終身和諧發展,同時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必要舉措,具有非常深刻的現實意義。基于此,在立德樹人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明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必要性,積極采取多元化教學手段,向學生滲透豐富的法律知識,從而提升學生的法律意識,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意義
法律意識不僅是一項關鍵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也是每個社會公民應該具備的基本思想觀念,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無論是對完善學生的綜合素質還是促進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來說,都發揮著非常積極的影響作用。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主要有兩個方面的意義:第一,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有助于完善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學科核心素養是新課標提出的新型教學概念,思想政治核心素養主要包括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及公共參與四個維度。但是就初中政治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教師對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缺乏足夠重視,導致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難以得到全方位完善,這既有悖于新課標的思想指導,也會給學生綜合素質的強化造成不利影響。教師在新時期初中政治教學中著力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但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也能踐行新課標指導思想,多維度完善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第二,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可以顯著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概率。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思維非常活躍,一方面渴望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又對新鮮事物充滿好奇,如果接觸不良信息或受到不法分子誤導,學生很容易誤入歧途,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教師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但可以為學生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和法治觀念,也能引導學生運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從而避免學生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侵害,大幅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概率。
二、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策略
(一)更新教學觀念,加大法律知識在政治教學中的滲透比重
縱觀我國初中政治教學現狀,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情況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主要原因出在教師的教學觀念上。在以往的初中政治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重視發展學生的道德素質,而忽略了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重要性,教師鮮少深入講解涉及法律知識的課程內容,這不但會降低政治教學的全面性和完整性,也難以保障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質量。政治課程是學生吸納法律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作為政治課堂的主導角色,理應高度重視法治教學,才能對學生的法律意識進行科學引導和培育,進而提升政治教學有效性。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發揚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精神,積極更新陳舊的教學觀念,明確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對學生綜合素質發展的重要意義,加大法律知識在政治教學中的滲透比重。一方面,可以體現教師教學思想的先進性;另一方面,也能有效強化政治教學的薄弱環節,從而為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創造有利的先決條件。此外,教師自身也應加強學習和了解法律知識,完善自身的專業素質和執教能力,這樣不僅可以在政治教學中為學生滲透更多擴展性法律知識,也能更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效果。
(二)立足政治教材,探索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途徑
政治教材不僅是教師開展政治教學的主要藍本,也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的最佳素材。在現行的初中政治教材中有很多涉及法律知識的內容,這些內容都是非常優質的法律教育資源,教師只要科學加以開發和利用,就能顯著增強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質量。但是就初中政治教學現狀來說,大多數教師都沒有意識到政治教材本身的使用價值,對教材中涉及法律的知識和內容,教師通常選擇一帶而過,這樣不但會導致學生喪失了很多深入了解法律知識的機會,也會增加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阻力。政治教材是由眾多教育學家和法律學家精心編制而成,不僅具有非常卓越的法律教育功能,也是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最直接、最有效的教學材料。基于此,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法律意識時,應該立足政治教材,深入鉆研和提煉教材中的法律知識,對相關內容進行細致講解。一方面,可以擴展學生法律意識培養的途徑,幫助學生掌握更豐富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也能充分發揮政治教材的使用價值,從而整合政治教學目標,大幅提升政治教學效率及學生的法律意識[1]。
(三)創設多媒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
就初中政治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初中生的法律意識都比較淡薄,對法律知識學習的興趣也不夠濃厚,追根溯源,主要是教師使用的教學手段欠缺趣味性和創新性,不僅導致政治課堂氣氛沉悶、僵硬,也難以調動學生參與法律知識學習的積極性,阻礙學生法律意識和諧發展。興趣不僅是一種積極的學習態度,也是培育學生法律意識的助燃劑,教師想要提高學生法律意識的養成效率,必須先驅動學生了解法律知識的自主能動性。創設多媒體情境是一種新型信息化教學手段,不但可以將法律知識生動形象地呈現在學生眼前,也能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激活學生的思維活性,非常適用于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此外,新課標也提倡教師在新時期政治教學中加強構建智慧課堂,為教師培養學生法律意識帶來了全新啟示。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順應新課標思想指導,樹立信息化教學導向,根據具體課程內容積極為學生創設多媒體情境。一方面,可以為政治課堂注入更多智慧元素,豐富法律知識的呈現形式,激發學生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也能實現對互聯網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快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進度,從而實現理想的教學目標[2]。
(四)引入真實案例,幫助學生樹立堅實的守法觀念
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向學生滲透法律知識的主要目的,不僅是為了讓學生知法,更關鍵的是要引導學生守法,使學生形成堅定不移的守法觀念,為學生法律意識的發展鑄造扎實根基。但是就初中政治教學現狀而言,大部分學生都認為違法犯罪離自己日常生活非常遙遠,所以學習法律知識的態度非常不嚴肅,這是教師培養學生法律意識面臨的主要阻礙。此外,部分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法律知識時仍然局限在理論層面,沒有將法律教育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這樣不但會導致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脫離現實,也會降低初中政治整體的教學水平。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手段,近年來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并取得了非常卓越的應用成果。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具體教學需求積極引入真實案例。一方面,可以實現法律教育與學生現實生活順利對接,使學生深刻認識到違法犯罪事件就在自己身邊;另一方面,也能借助真實案例深化學生理解法律概念知識,引導學生明確違法犯罪產生的社會危害,幫助學生樹立堅實的守法觀念,使學生踐行守法、護法、利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責任,從而高效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引領學生做到真正意義上的知行合一[3]。
(五)開展實踐活動,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
俗話說“實踐出真知”,這句話也同樣適用于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缺乏實踐的政治教學模式是不完整的,也難以保障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質量。從初中生的思維發展規律和心理需求方面來說,學生在政治學習中極度渴望突破課本的限制,參與各種實踐活動,因為實踐活動既具有創新性和趣味性,也能為學生創造更多互動學習的機會。除此之外,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教學做合一”的理論,這也是教師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要遵循的重要依據。基于此,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心理需求,根據具體的法律課程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對法律理論知識的實踐運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促進學生法律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從而完善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
三、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加強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不但有助于完善學生的思想政治核心素養,也能大幅降低青少年違法犯罪概率,是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要的教育改革舉措。基于此,在新時期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應該更新教學觀念,為學生開發多元化的法律知識學習途徑,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守法觀念,成功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
作者:廖永福 單位:甘肅省武威市體育運動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