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生就業的就業指導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為導向的就業指導課程創新,需拓展就業指導課堂空間,把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納入各科課程體系,加強就業能力培養的學科滲透,靈活運用兩個課堂,同時加強政府、高校、社會的聯系,有效利用多種資源,建立完整的就業能力培養體系。重視專業教師在學生就業能力提升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其專業優勢,促進以專業就業能力為方向的課程改革和創新,在學科滲透中提升學生的就業能力。重視以就業能力提升為主題的社團活動、勤工助學、實習、見習等實踐活動,挖掘活動中就業能力的開發和培養潛力,并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意向發揮主觀能動性,強化個人的就業能力。
(一)結合專業特點創新課程內容,兼顧學生的整體和個性差異
以河南省大部分高校為例,選用的教材是河南省高校就業指導統編教材編寫組編寫的《大學生職業發展導論》,特點是理論性、普適性強。但在具體的教學中,各高校、各院系、各專業可根據自己的辦學特點、專業特點、校情、學情,編寫適合自己院系專業的教學大綱,補充以專業為導向的就業指導課程內容,如,職業素養、職業道德的內容中結合院系專業的特點進行相應的補充,以利于大學生能力的提升;在就業心理部分,針對高校中的特殊群體,如,經濟困難、心理有問題、身體殘疾的學生,相應地補充心理健康知識,幫助特殊學生進行心理的調適,增強自信,增強就業能力。以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為例,未來就業崗位可以概括為各類進出口業務工作、報關等國際物流工作和財務類工作等,要求的就業能力包括良好的人際交往能力、語言溝通能力和流利的英語口語。就業指導課就在原來的基礎上,重點加強了這三方面從基本理論到實踐的培訓內容,在課程設計、教學目標、教學任務上都有所突出。
(二)以學生為本,靈活運用教學方法,促進就業能力培養
靈活運用課內課外兩個課堂,以學生為本,靈活運用案例教學法、視頻教學法、情景模擬法、討論法、錯位教學法等多種互動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例如,講授職業生涯規劃時,請同學們課前搜集通過合理規劃職業生涯職場成功的例子以及規劃不合理職場失敗的例子,在課堂上引導大家思考什么是職業生涯規劃,怎樣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并請同學們分析身邊的職業生涯規劃的例子,從而加深理解職業生涯規劃的概念和職業生涯規劃的重要性。講解職業禮儀的知識時,課前通知四位同學在課堂上要做授課者并分別講解名片禮儀、電話禮儀、握手禮儀、介紹禮儀和著裝禮儀的內容,要求采用多媒體教學(PPT),每人十五分鐘,教學方法可靈活把握。課堂開始前,要求學生認真參與,仔細聽講,找出授課者從穿著到儀態等出現的問題并討論。在講面試技巧的知識時,可采用小班授課法,運用情景模擬法,課前請10名同學結合本專業的就業形勢,5名同學做面試官,5名同學做面試者,提前了解面試程序及可能出現的問題。課堂上實施面試招聘的情景模擬,組織學生討論面試者是否遵守職業禮儀,回答是否完美,怎樣做到更好等。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在有限的時間得到了很大的鍛煉,而且學生的主體地位也凸顯出來,更多的學生愿意參與到就業指導課堂中,其就業能力也得到提升,大大增強了就業指導課的效果。
(三)有效整合師資力量,提高教師教學水平,促進就業能力提升
師資隊伍的選擇應根據教學內容來確定。大學生就業指導課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綜合課程。從課程的內容結構上,包含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養提升、就業政策和技巧及創業指導四部分。從學科結構上,涵蓋了管理學、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經濟學等多門學科。這些知識由某一類教師全部教授效果并不理想,需安排不同層面的教師資源。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建立以院系從事就業指導課的專職教師為主要授課人,專業教師或專業領域內的成功經驗人士為輔的合作教學方式會起到良好的效果。即以專職老師為主線,貫穿大一到大四課程始終,同時充分利用專業教師和社會相關領域專家等校內外資源,合理規劃課程安排。從師資結構看,加強專業教師、輔導員和主管學生工作的職能部門在學生就業指導方面的結合度,創新就業指導課堂的師資力量,以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提升。專業教師工作在學生專業教育的第一線,了解學科的專業結構、專業前景、學生須具備的專業素質;輔導員主管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生工作,同時多數還擔任著就業指導課專業教師的角色,熟悉學生的學習特點、心理特點和能力;主管學生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和學生相關的日常工作。這三方有機結合,有效整合了校內資源,拓展了就業指導課堂的發展空間,利于學生就業能力的提高。高校創業教育的教師大多缺乏創業體驗,在教學中很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這既降低了創業課程的有效性,又制約了高校創業教育向深層次發展。目前對于創業指導課程建設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借鑒創業指導已有的研究成果,強化創業教育課程需要我們以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為出發點和目的,把握創業教育的實踐性、創新性、綜合性,培養專職教師的創新素質、拓展創業知識結構、增強綜合能力。教師要與時俱進,通過理論學習、師資培訓、創業園和企業實地考察等多種途徑提高自身創業理論水平、提升創業體驗,做到理論與實踐的統一,增強創業教育的教學效果。
(四)就業指導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
就業能力的培養要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用馬克思主義的最新成果指導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用理想信念教育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目標,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理指導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運用矛盾分析法指導學生正反兩面分析問題,例如,辯證看待就業難問題,從學習上、心理上、實踐上正面挑戰、重視機遇,促進大學生就業能力的培養。
(五)充分利用新媒體,開展就業指導課新課堂
隨著經濟發展,新媒體以資源豐富、傳輸快捷、信息容量大、覆蓋面廣闊、形式多元化、交流性強、不受時空限制等優勢拓展了教育新空間,構建了教育新平臺。作為培養適應社會需求人才為任務的高校,應與時俱進,充分利用新媒體,利用手機、網絡(QQ、飛信、微博、微信)等建立多媒體就業平臺,開展就業指導新課堂。可經政府、高校、人才市場聯合建立新媒體就業平臺,就業信息,分析就業形勢以及各行各業的需求形勢和不同職業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這樣,利于指導高校課程改革,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學生制定就業能力自我提升計劃與實踐。也可有效利用國際國內資源,利用新媒體就業平臺共享全球就業指導精品課程,教師適當點評教育,促進大學生就業指導教育。還可利用新媒體,教師與學生充分互動,了解學生內心需求,及時解決學生實際問題,并引導建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提高學生的自律能力,增強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作者:柳海萍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經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