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女大學生就業難的政策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隨著就業機制的變革、高校的不斷擴招,近年來,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女大學生更面臨著嚴峻的就業壓力。確保女大學生順利就業,是解決教育公平、性別歧視問題的主要方法,也會極大地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基于此,本文主要對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的政策及路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路徑
隨著高等教育規模的不斷壯大,大學畢業生的人數與日俱增,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社會為大學生所提供的崗位越來越少,使得大學生就業難度不斷增加。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尤為突出,她們因為自身的生理、性格等特點都相對比較薄弱,在就業中基本不被用人單位所重視,在找工作時她們所要遭受的困難更多、阻力更大,就業率也相對男性來說較低。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女大學生的就業問題,幫助她們順利就業,以體現教育的公平性,解決性別歧視的弊端,對社會的長治久安也會具有深遠的影響力。
一、女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困境
一是企業錄用條件不公平。大多數企業在對女大學生的認識上還比較欠缺,認為男女之間在智力上存在差異,對女生都比較排斥,實際上很多女生的潛力都強于男生,這種現象將嚴重阻礙女生的發展。二是女大學生的就業效率明顯低于男性。目前,權衡國內的就業狀況,我們可以了解到,企業這種錯誤的性別歧視觀念在很大程度上刪減了其對女性所設的崗位的數量。三是工資待遇偏低。當前社會上存在一種普遍的現象,大學畢業生剛步入工作崗位時,男、女生的工資待遇就出現了明顯的不同,造成這種現象的因素基本上可分為兩類:一方面是由于男女性別的差異;另一方面是在部分中小型企業中,大學生進入工作崗位后,企業的發展并不是很樂觀,大學生的能力在很長時間得不到大的提升,所以其工資待遇基本保持不變。
二、導致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
(一)傳統觀念對女大學生就業的影響由于受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中國封建社會有幾千年的歷史,男尊女卑等男權主義觀念根深蒂固,社會對女性在職業選擇上仍然比較保守落伍,在其提供的崗位也是大多聚集在傳統觀念思想下的職業上,像教師、護士等服務行業。因為社會為其提供的職業的局限性,而大學生的數量也在不斷增加,致使女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變得愈來愈嚴峻。很多用人企業也意識到一個問題,女大學生在畢業之后就忙于結婚生子等一系列問題,在工作上不能集中精力,自然也不會有大的突破,不能做出應有的貢獻。再加上女性的生理特點,身體看起來比較弱小,沒有較強的耐力,因此企業對她們的能力和吃苦精神產生懷疑。國家勞動保障政策中有明文規定,用人單位在雇傭女性職工時,應為她們提供必要保護設施以及對女性要特殊對待,在特殊時期應避免從事繁重的體力勞動,這使得用人企業的經濟開支將額外增加不少。所以,很多用人單位在招聘女性員工時,都要權衡一下利弊,這就出現了社會中的性別歧視觀,在女性的就業過程中增設了層層障礙。
(二)高校培養教育上存在一定的弊端一方面,高校的培養體制與市場的需求不相吻合。當前,很多高校的教學模式是采用學科分類式教學方法,一般重視的是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在對專業設置以及人才培養方式上不注重創新與改革,往往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狀況有較大的出入。在教學中,大部分的院校對于學生的實踐鍛煉缺乏關注度,對學生自身的能力也不關心,他們只看重學習成績。這樣長此以往下去,使得很多女大學生成績相當突出但社會實踐本領嚴重匱乏,不能滿足用人單位的要求。另一方面,有些院校的就業宣傳工作做得不夠到位,更沒有為女大學生們開設相關課程給以指導,導致很多女大學生在找工作時,對所要應聘的企業的信息卻知之甚少,在應聘中嚴重影響了自己真實的能力。
(三)受到女大學生自身就業能力的限制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社會與市場對大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人單位更注重畢業生的事業心、吃苦耐勞精神和實踐操作技能等綜合素質。但女生在大學期間一般學習成績比較優異,對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比較強硬,但卻對豐富多樣的社交活動并不重視,因此忽略了各種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缺乏競爭意識和探索熱情,社會實踐能力明顯低于男性。與此同時,她們對創業缺乏一定的激情,不敢承擔相應的風險責任,只希望找一些工作相對穩定、勞動報酬高的體面工作,這種就業觀念,難以提高她們的自身修養和內在素質,使得女大學生在就業上困難重重。
三、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的政策路徑
(一)政府部門應健全就業政策體系,消除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各界一定要改變先前的傳統理念,構建平等、和諧的社會文化環境。相關負責部門以及政府要出臺相關法律政策給予女大學生就業保障體系。要提倡民主、文明、公正的性別文化,增強法制觀念意識,保障女子享有男子平等的勞動權利,對女大學生在應聘工作時,給以一定的政策補助,通過法律方式來保護女大學生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及時有效的為女大學生在就業上所遇到的問題給以幫助和指引,逐步改善婦女權益保障法以及就業促進法等法律制度,解決女大學生由于性別問題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制定有效、合理的就業體系制度,提高女性的就業順利得以實現。全社會的各界人士也要秉承著公平的態度,拒絕性別觀念,改變陳舊的思想,提倡文明和諧的性別文化,建立公平正義的社會文化環境,在女大學生的就業上做強有力的支撐,讓她們能自主選擇所要從事的職業,真正將女大學生“思想就業難”的傳統觀念從社會中剔除出去,為女大學生的順利就業營造一個優良的社會環境。
(二)高校應開展就業指導服務工作,促進女大學生就業目前,高校應該提高教學質量,增強教育改革的力度,這些是決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能否順利進行的根本因素。一是要將女大學生的就業實施任務歸入進學校整體就業計劃中,以就業為基本出發點,逐漸改革職業教育的發展之路,構建以市場為指引的教育發展方向。二是要大力調整專業設置。學校應該開設一些當前社會中熱門專業的選修課,讓女大學生根據自己的優勢特長與興趣愛好挑選自己鐘愛的選修課。高??梢栽噲D采取因“女”施教的教學策略,綜合權衡女性的生理特征以及性別問題,設置一些富有挑戰性與創新性的課程,激發女大學生們地創新思維能力與就業熱情度。三是要強化就業指導工作。高校要組建一支極具專業化與個性化的就業指導團隊,切實為女學生的就業工作做好宣傳與培訓,開設相關的專題講座課堂,為女大學生的形象設計、氣質塑造給以一定的指導,從各方面對她們進行專業化的培訓,全方位地幫助她們緩解就業所造成的心理壓力,消除她們因為性別問題所產生的消極心理,幫助她們重拾自信心與勇氣。
(三)女大學生自身應努力提高綜合素質,提高就業競爭力女性大多的性格特征表現為溫柔體貼、心思細膩,在與人相處中,平易近人,感情世界豐富多彩,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在公眾場合能與人恰當的進行溝通與交流,所以,辦公室文員、銷售等行業更利于她們自身優勢的發揮。大多數女生的語言掌握本領超強,能快速、流利地學會一門新語言,在文案、主持等方面更占據著巨大的優勢。女大學生應該保持良好的就業心態和心理準備,著眼眼前,敢于拼搏,發揚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精神,以自己的真才實學謀得工作崗位,這也是當代女大學生應有的態度和精神風貌。
(四)企業應認清女性優勢,建立健全用人機制一是企業應該明了女性所具有的特長,在責任感上,女大學生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更強,工作中積極主動,高效完成工作安排的任務;在言語表達上,女大學生的語言天賦更加突出,在與人交流上和教書育人方面都明顯存在優勢;女性的抗壓能力也是比較顯著的。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得以長久生存發展下去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具備上面這些特長與優勢。企業如果能夠認識到女性的優勢并合理利用,對于促進企業持久穩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二是企業應該適時改進用人機制,如今,全國很多單位為了能尋求到優秀的技術人才,都會將招聘地點選擇入駐高校內,在校園里為大學生們宣傳企業的文化、背景知識、發展方向以及人才選擇的條件等。大學生可以多方面的了解各大企業的自身發展前景與用人方面的具體要求,讓女大學生們提前了解當前社會就業形勢,從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強化自己的能力,適時改進,逐漸減小與企業之間的距離感,博得企業的青睞。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女大學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生力軍和助推器,也是創建和諧社會中必不可少的核心主力。因此,提升女性的整體科學文化素養,促進女大學生的就業的高效性,是男女兩性共同發展、社會穩定的強有力支撐。因此,全社會都要共同努力,齊心協力幫助女大學生完成順利就業的意愿,為其營造公平的就業氛圍。高校也要為其提供各種平臺,完善女性的創新思想與實踐能力,使她們在社會中能敢于面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自己的職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崔艷.女大學生就業難的經濟學分析[J].運城學院學報,2010,(06).
[2]張軍民.略論女大學生就業歧視的原因及對策[J].當代經理人,2006,(16).
[3]史雯婷.上海市女大學生就業取向調查報告[J].教育發展研究,2005,(03).
[4]劉超.當代女大學生就業難成因分析及對策[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02).
作者:尹祥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