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理教導的歷史回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心國情,增強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情感
地理學科特點決定了地理本身就是了解國情的最好教材。歷史上著名地理學著作、以及各朝各代各地的地方志都為我們了解國情、增強民族自豪感提供了依據。
以史為鑒的地理教學可以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興趣,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吸收
建構主義教學觀強調:必須使學生通過積極的學習活動形成新的認知結構。而實現積極的學習活動必須創造出和諧的、融洽的教學氣氛。現實是地理學科知識在有些章節本身就是枯燥無味、晦澀難懂的。這時在教學中教師從地理的角度認識歷史,發現新的內涵,從而激發興趣,促進對知識的掌握吸收。例如在講解環境人口容量、人口遷移和全球氣候變化及其對人類影響知識點時我引入了氣候變化與中國戰爭、朝代變遷的史實。
對中國唐末到清朝的研究發現寒冷期戰爭率顯著高于暖期,大多數的朝代變遷和全國范圍動亂都發生在氣候的寒冷期。學生聽了后先是驚訝,然后是開始關注起枯燥的氣溫變化曲線。然后我又引導學生去思考,討論為什么?當然是由于寒冷期溫度下降導致土地生產力下降,從而引起生活資料的短缺。環境承載力的下降和一定的社會背景下,導致了上述現象的出現。這樣學生就認識到氣候變化確實在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中扮演了比我們想象中更為重要的角色。
以史為鑒的地理教學有利于開展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的主要內容之一。比如在講述中國政區及我國一些省份的簡稱時我讓學生做“我國部分省區的古地理名稱及其演變”研究性學習。在講述自然災害時,讓學生開展“歷史上中國和日本大地震時空分布和損失對比”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批判精神、創新精神。這些研究性學習都需要一定的歷史知識,在開展活動中我積極鼓勵學生廣泛查閱文獻、通過多種渠道獲取有用資料、合作探究、對問題提出自己看法。
以史為鑒的地理教學有利于幫助學生應對考試命題中以歷史知識為背景的題目
地理原創命題中很重要的環節就是創設新情景。有些地理試題為了體現新穎,會加入一些歷史材料。另外各名校的自主招生試題中很多都是跨學科試題。如果在平時的教學中有目的的引入歷史元素,學生在遇到這些題目時就會占據心理上的優勢,審題和答題都更能抓住重點。
以史為鑒的地理教學有利于提高地理教師綜合素質和學科間的協作精神
以史為鑒的課需要教師廣泛的收集資料,精心備課,巧妙設計。所以這需要地理教師更高的綜合素質和駕馭能力,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學科間的交流。當然在地理教學中以史為鑒要注意度的把握,明確借(歷)“史”明(地)“理”,不能本末倒置。
總之,地理知識博大精深,地理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只要我們地理教學工作者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把握新課程的基本宗旨,樹立創新型的教學理念,充分挖掘與地理關聯度較大的歷史知識,并恰到好處的點綴于教學,就一定能夠提高我們的課堂教學實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者:張飛單位:江蘇省泗洪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