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校大學生教育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化的醫務工作者,不僅需要有全面專業的技能知識,更要具備相應的道德水準與審美價值觀。音樂作為一種形態、行為與觀念的三維道德存在,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對人的感知能力與藝術文化素養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音樂教育也是人才綜合素質培養教育中的重要環節。音樂欣賞課程的開設,對醫學院大學生開闊知識視野,培養創新意識,提升道德素養和塑造積極健康心態具有積極作用。
一、音樂欣賞課程開設的重要性
(一)音樂欣賞課程體現了音樂形態與結構相對應的道德教育功能音樂欣賞通過優美的旋律凈化人們的靈魂,通過特殊的方式使人們的精神得到升華。音樂欣賞課程的學習可以讓那些富含深刻哲理性和思想性的作品被學生感知,陶冶學生的情操,促進學生生理、心理的健康發展,啟發學生健康的思維模式,使之能正確表達細膩的情感。
(二)音樂欣賞能洗滌心靈、凈化靈魂大量的科學研究和實踐表明,人類的情感產生、發展過程可以通過欣賞音樂來進行調節,悅耳的音樂旋律不僅能協調人們的情感,更能放松人們的思想,在動人旋律和跳躍音符之間平衡和平復人們的精神世界,伴隨著豐滿的和聲與絢麗多彩的音色,洋溢著對生活贊美的同時,歌頌整個時代的精神面貌。在這種忘我的境地中,內心世界得以宣泄和釋放,學習與生活的壓力得以紓解。醫學院校的大學生作為未來的“白衣天使”,應該擁有一顆真善美的心靈和超脫世俗的潔凈靈魂,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為社會醫療事業奮斗終生。
(三)音樂欣賞能塑造人格、培養情操、提升修養、傳遞正能量黑格爾認為“音樂是來自心靈的表現”,是以內心生活為內容的,是心情的藝術。教師通過積極健康的音樂與學生心靈的接觸來使學生的精神境界得到升華,塑造學生樂觀健康的生活態度,也可以通過對音樂作品、作曲家、作詞家的生活時代背景以及作品反映出的社會現實的分析,進一步引導和培養學生對音樂作品表達的歷史情懷、愛國情懷、風土人情、浪漫愛情的理解,開闊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感受好的音樂作品帶來的精神鼓舞,從而塑造學生積極健全的人格,提升學生的藝術文化修養,傳播和傳遞音樂藝術精神的正能量,同時也是對優秀藝術文化的傳承。
二、醫學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現狀
(一)教育認識不足、課程設置零散盡管音樂欣賞課程對高校大學生德育有積極的作用,但醫學類院校普遍對音樂教育不夠重視,課程設置零散,課時安排不足,尤其是專業基礎知識壓力較重的醫學類院校,只是把音樂欣賞課程作為選修課,安排課時較少,使之淪為教學改革中的點綴、擺設,對其本質的教育價值的追求早已淡化。
(二)學生音樂素質偏低,教師結構不合理基礎音樂教育的薄弱導致普通高校音樂繼續教育困難重重。學生方面,大部分醫學生本身音樂知識匱乏。調查顯示,醫學院校學生會識五線譜的占0.126%,會識簡譜的占2.76%。在繁重的學業壓力面前,醫學院校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程缺乏興趣。醫學院校音樂教師結構不合理,專職音樂教師較少甚至沒有,大多音樂欣賞課程授課教師由從事學生工作的行政人員兼職擔任,且學歷普遍偏低,高級音樂專業教師匱乏。
三、發揮音樂欣賞課程能動性的對策分析
醫學院校應重視音樂欣賞課程對大學生德育的重要意義。音樂教育是引領大學生進入成熟審美領域的重要基礎課程,學校應適當調整音樂課程安排,增加課時。在教育過程中,應注重音樂的本質特點,充分發揮音樂教育的主觀能動性,將創造力的培養和藝術情操的引導緊密結合起來,充分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力、拓展思維能力,并加強其實踐創造力,從而促進專業的學習。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學校應進一步加強音樂專業高層次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進修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音樂教師的素養。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專業教育素養,作為一名高校大學教師,首先要培育教師的基本業務能力,包括課件制作、說課、教學反思等各種教學技能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師的音樂德育水平,加強對教師音樂素養和音樂情操的培養,使之具有高素質的專業操守和專業領域的藝術修為,為音樂欣賞課程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專業基礎。積極開展和活躍學生的第二課堂,拓寬渠道,通過音樂課程開設、課外活動拓展、專業音樂講座等多種途徑了解音樂,走進音樂世界,豐富學生的業余文化生活的同時,更好地促進校園文化健康、良好地發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環境。
作者:劉斯捷 單位:廣西中醫藥大學賽恩斯新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