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英語聽說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輸出驅動假設理論研究現狀
二語習得理論自上個世紀便得到了不斷的研究和發展,二語習得的研究一直比較注重語言的輸入和輸出,在這一研究中比較受關注的是Krashmen的(InputHy-pothesis)輸入假設及Swain的(OutputHypothesis)輸出假設。Krashmen的輸入假設著重關注“輸入”方面:即對輸入內容的選擇、對學習者各種情感因素的調動以及對輸入內容的主題性等。這種輸入假設主要注重對學習者學習動機、學習能動性的刺激,而認為語言的輸出只是語言輸入的副產品,二語習得中輸入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Swain的輸出假設是對Krashmen的輸入假設的一種顛覆性的挑戰,他在此強調輸出的重要意義。中國學者文秋芳教授在Swain所提出的語言輸出假設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并且提議將此理論運用于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的應用對象只適合于英語高級學習者,并且也只能適用于常規的課堂教學。此理論強調輸出與輸入相比對語言學習的驅動更大、更強;輸出能力更能與學生未來的就業相匹配;輸入可以被用作一種促成的手段,可以促進語言材料以及相關學習內容的導入。“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理論更注重于輸入對輸出的促進作用,符合聽、說、讀、寫、譯各項能力平衡發展的英語教學目標,能夠提升學生汲取新語言知識的積極性,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二、當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突出了培養學生聽說能力的重要性,強調了對大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然而對語法知識、閱讀文章、詞匯講解、翻譯傳授等方面的知識的傳授仍然占據著大學英語課堂的主體,教師的講授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動搖,所以學生依然是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學生在課堂上的主要任務仍然是對知識的抄寫、記憶和背誦。雖然絕大多數高校開設了大學英語聽說課,但大學英語大班授課現狀不能夠保證聽力教學中教師對每個學生聽力情況的完全掌控,學生在課堂上說英語的機會便更少了。聽說訓練課仍然遵循著以往的教學模式,即教師放錄音、學生聽錄音、學生對答案。這種傳統單一的聽說教學模式并不能給學生提供一個優化的聽說訓練環境,不能因學生聽說水平的參差不齊而有效實施教學計劃,也沒有著重去激發學生聽說練習的主體意識,所以難以取得理想的教學收效。
三、輸出驅動假設理論
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實施基于目前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人們可以從輸出驅動假設理論為出發點,使其為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服務。若想達到預期效果,便需要在教學中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積極地刺激學生語言輸出的的潛力。傳統的聽說課堂只是教師在講臺上放錄音,在黑板上抄句子、寫答案,而學生則是被動地接受,所以,在聽說的課堂上,教師應該積極主動地轉變自身的角色,對學生起到引導和指導的作用,為課程設計輸出型教學過程、創造濃厚的語言輸出氛圍,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從而真正地激發學生語言輸出的潛能。優化課堂教學形式,提高學生語言輸出興趣。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學生之所以一聽聽力就感到困乏是因為對所聽內容毫無興趣。由此,若想學生喜歡聽、專注聽,就要認真設計課堂教學內容、創新授課方法。在教學內容創設上,可以選擇與大學生生活相關的聽說材料,以及與他們未來就業、面試等相關的交際用語等。在教學模式上,應該選擇小班授課模式,這樣學生才能有真正的語言輸出的機會。同時,授課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借助音頻、視頻形式來豐富課堂教學,以取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積極開展豐富第二課堂,為學生語言輸出創造更廣的平臺。大學英語的聽說教學不能只依托于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所以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能使學生有更多展現聽說能力的輸出平臺。針對于校園之內的輸出驅動模式平臺,英語角自然能發揮很好的作用,更要時時更新英語角的聽說內容。有效利用效果廣播平臺,選拔發音準確流利的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進行英語播音,包括英語新聞的定時播放。充分地利用校園內的各種文化節、藝術節、英語大賽等形式,可以以英語小品比賽、英語朗誦比賽、英文歌曲大賽、英語微電影比賽等來拓展英語輸出驅動形式。大膽積極地與外國企業公司、翻譯公司、外語培訓機構進行交流和合作,為學生提供實戰的機會和平臺,從而激發學生們語言輸出的動力,也能促進他們語言輸入的渴望。實行多元的考核測評方式,保證學生語言輸出的動力和成效。在考核階段,不能僅僅以終成性考核作為唯一的方式,一定要容入形成性考核方式。給每個學生建立檔案,記錄學生的每一階段的聽說成績。同時,可以把學生分成若干共同成長小組,小組內成員可以互相測評,互相打出成績,在班級進行匯報比賽,以此記入考核成績。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課堂上的學生個體千差萬別,授課教師需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針對其不同的需求,做到因人施教。要想學生在大學英語學習階段達到理想的語言輸出效果,真正地為其在未來的工作崗位上發揮英語的優勢,就必須調整當前的聽說教學模式和方法,而輸出驅動假設便為人們提供一個很好的啟示。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輸出驅動假設與英語專業技能課程的改革[J].外語界,2008(2).
[2]文秋芳.“輸出驅動—輸入促成假設”:構建大學外語課堂教學理論的嘗試[J].中國外語教育,2014.
[3]尤其達.輸入與輸出并舉,提高英語應用能力[J].外語界,2001(6).
作者:王艷華 單位:黑河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