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析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提高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性,探討了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的若干問題,包括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通過開展政治思想和道德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基本品德素養,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更為豐富的養料;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為德育教育提供豐富營養與載體。
關鍵詞:高職學生;德育教育;中華傳統美德;人文素養教育
近年來,我國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尤為迅速。2016年,教育部公布全國高等學校共2879所,其中各類本科院校1204所,成人高校284所,高職院校1341所,高職院校在數量上早已超過本科院校,占高??倲档?6.58%。[1]并且,據悉未來還有幾百所本科院校將改為從事高職教育[2]。因此,搞好高等職業教育將對國家的教育與經濟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與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相比,高職學生的教育起點要低得多。如何將這些低起點的學生進行重塑,使他們在大學的教育過程中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成為國家優良的人力資源,德育教育起著特別重要的作用。
一、高職學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義
德育教育對于任何一個層次的學生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對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更體現出迫切性、針對性和特殊性。一些高職學生之所以在高中階段成績不好,也是由于其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出現了偏差所致。因此,要保證每一個高職學生成才,首先要通過德育使他們端正三觀。優良的品德素養是保證他們成才的先決條件。德育教育對于學生的創造力有很強的影響力,創造力的真正泉源在于精神追求和思想境界。堅持自己的追求以致達到忘我的境界,才能有所創造,有所成就。明代哲學家王陽明語:“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堅定執著的信念、矢志不渝的追求乃創新創造的前提,也是成功的前提。因此,現代人才的修為,要求首先應具備應有的倫理道德和社會公德,是否內心熱愛祖國、甘愿服務社會。此外,還要求具備一些特殊的職業道德,如高度的責任感、強烈的事業心、團結協作的精神、不斷進取的毅力以及良好的自身修養等。德育教育還決定著未來的職業生涯能否成功。有人曾對哈佛大學1960年入學的1520位新生進行過跟蹤調查研究。剛入學時,當被問及入學的動機是什么時,其中只有18.1%的學生回答是為了理想,而占大多數的(81.9%)回答是為了賺錢。經歷了20年之后,在這1520位學生當中,有101位成了富豪。令人深思的是,其中當年回答為了理想者竟占了100位,而回答為了賺錢的只有1位[3]。這個事實雄辯地表明,那些境界高尚、信念執著、為了理想而奮斗的哈佛學子,能在各種困難、挫折、失敗面前不服輸,不改志,百折不撓,所以人生事業得以成功,而財富只是作為副產品不期而遇,伴隨著崇高理想的實現而來。反觀那些一心一意只想著賺錢的人,由于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執著的信念,行事目光短視,結果南轅北轍,事與愿違,財富作為主產品未能得到,更奢談其他方面的成就。
二、開展政治、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高職學生的基本品德素養
我國當代學生的基本品德素養具體由政治素養、思想素養和道德素養等幾部分構成,高職學生也不例外。政治素養是道德修養的基礎,體現于學生具有高度的政治覺悟和理想。學生的這種養成與提高在于經常性地教育他們樹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人生觀,樹立強烈而廣博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深厚的民族自豪感。思想素養是指崇高的精神境界,它是衡量學生品德素養的重要指標,學生應樹立堅持原則、實事求是、吃苦耐勞、堅忍不拔以及艱苦創業的精神,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和事業心,勇挑重擔,不屈不饒。道德素養包括公共道德素養和職業道德素養。公共道德素養是指個體自覺運用道德規范來調節自身同他人和社會關系的素養,是社會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的內化。學生的道德素養內涵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集體主義精神、處理群己關系、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對待自我和個人生活的節控。職業道德為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須遵循的行為準則,涉及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之間以及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之間的關系。高尚的公共道德品質,體現在學生具有遠大的理想和堅定而執著的信念,具有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能誠實公正、奉公守法,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良好的職業道德體現在服務群眾,奉獻社會,辦事公道,誠實守信,愛崗敬業等。高職學生的道德素養的養成需要高職院校對其不斷進行塑造。
三、弘揚中華傳統美德,為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提供更為豐富的養料
高職學生的德育教育還可以從中華傳統道德和美德中吸收養料。中華傳統道德是中華民族所創造、經幾千年沉積下來、被歷代祖先所傳承的道德成果的總和,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充分體現了德育思想的本民族性,同時又具有極高的普世價值。這種道德傳統可以歸納為如下四個主要方面內容:(1)強調為國家、為民族、為社會效力的愛國主義精神,注重整體精神。只注重自我設計、過分追求個人利益、過于講求實惠功利、忽略道德養成的行為始終是被視為極其可恥的。(2)推崇仁愛,提倡禮義,強調“厚德載物”,注重人際和諧。(3)追求精神境界,向往理想人格,崇尚不畏挫折的精神,珍惜不斷進取的品質。(4)看重踐履修養,突出道德主體及其能動作用。[4]中華傳統道德的這些內容與現代社會的道德要求實際上是完全一致的。它對增強民族凝聚力、協調人際關系、改善現代社會風氣、維護現代社會秩序等都將起到積極作用。植根于中華民族優良道德傳統基礎上的高職教育,必定更能夠獲取社會的認同與親和。對高職學生進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或許更容易使他們改變過去的認識和作風。
四、開展人文素養教育,為德育教育提供豐富營養與載體
大學生的人文素養體現在擁有較豐富的包括文學、歷史、宗教、藝術、哲學、思想、道德等知識內涵。人文素養是優秀品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更為顯性的品德素養,也是優秀品德素養的理論支撐和重要載體。人文素養既呈現意識熏陶又呈現行為養成,同時還呈現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與政治、思想、道德等修養一樣,人文素養也是一種構成“人”的重要因素,或者更確切地說,是構成“完人”的重要因素。職業技術根植于社會,自然科學與技術同社會科學原本就是相互貫通的,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展,科技向社會各領域滲透,同時又無時不刻不依賴于社會科學。僅限于狹隘的專業知識技能,而不擁有廣博的人文知識,這樣的高職學生難以成就一番事業。大多數高職學生于中學階段正是在這方面未能打好基礎,或者說遠遠不夠,需要在大學階段加強人文教育,以彌補人文素養的空缺。
五、結語
作為我國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不止是占住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能否撐得起高等教育的半邊云天,全在于高等職業院校教育的塑造。在高等職業教育的育人過程中,德育教育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是使學生成才的先決條件。本文探討了如何對高職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期望探討具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新浪教育.教育部公布2016最新全國高校名單共2879所[DB/OL].
[2]顧倩.600多所高校轉向職教是教育理性回歸[DB/OL].
[3]楊叔子,彭文生,吳昌林,吳波.三論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很重要[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3):4-8.
[4]滕立新.21世紀高校德育發展的問題及應對[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6):22-24.
作者:馬嬌 易聲耀 陳正龍 單位:湖南三一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