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學生黨支部建設是高校黨建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開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徑。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仍然存在諸多問題,需要在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加強黨支部隊伍建設,重視黨員教育管理和創新組織生活方式方面進行探索。
關鍵詞:新形勢;學生黨支部;支部建設
學生黨支部作為高校黨建的重要陣地,肩負著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使命。在中共中央、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指出:“要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1]因此,探索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有效路徑,是加強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落實高校立德樹人任務的必然要求。
1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重要意義
學生黨支部是高校基層黨組織中的戰斗堡壘,是黨關心、聯系廣大青年學子的重要紐帶。[2]學生黨支部的建設關系到“培養什么人”,“如何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1是堅定大學生黨員理想信念的主要渠道
大學階段,學生的生理、心理已趨向于基本成熟,正處于政治信仰與價值取向形成的關鍵時期,需要正確的引導和幫助。學生黨支部作為團結、凝聚大學生黨員的核心和精神家園,擔負著教育和引導學生黨員樹立崇高的人生理想和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的重要職責。[1]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有利于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作用,提升大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堅定大學生黨員的理想信念。
1.2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
陣地高校學生黨支部具有思想引領職能和先進示范效應。一方面,學生黨支部通過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提升廣大學生對黨的認識,促進青年學子思想政治水平的整體提升。另一方面,優秀學生黨員通過思想上、學習中和生活中的優異表現,潛移默化地影響周圍的同學,在學生群體中營造善于學習、勇于實踐的良好氛圍,將更多的優秀新鮮血液吸引到黨組織中來,提升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
2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方面,當前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主力軍主要來源于“95”后,他們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不同于以往的學生群體,這給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隨著以微博、微信為代表的微載體迅速興起,大量未經過濾的微信息在社交媒體中飛速傳播,傳統的學生黨支部建設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時代的發展,存在一些問題。
2.1學生黨支部凝聚力有待增強
一是“95”后崇尚個性,主張自我,集體觀念相對較弱,傳統的工作模式難以激發他們的組織認同感和歸屬感。再加上部分學生黨員缺乏奉獻精神,導致支部成員之間缺乏信任和團結合作,影響了黨支部凝聚力的發揮。二是學生黨支部與團委學生會及社團組織的溝通協作不夠,使得在對大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中本應處于核心地位的學生黨支部,其吸引力反而不如另兩個組織,削弱了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力和影響力。
2.2學生黨支部書記履職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學生黨支部書記都由輔導員或者專業教師擔任。一是輔導員的日常工作十分繁雜,涉及學生的獎、勤、助、貸、優、思想、心理、安全、就業等方方面面,還普遍身兼數職,難免顧此失彼。二是部分專業教師的黨務工作知識欠缺,黨務工作能力偏弱,對學生黨支部的工作內容也不熟悉,難以發揮“排頭兵”、“領頭雁”的作用。三是隨著學生的流動,黨支部書記更換頻繁,擔任職務前也沒有經過專業的系統培訓,必然制約著學生黨支部的建設和發展。
2.3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教育管理有待加強
目前,對于入黨前的培養、考察環節,大部分學生黨支部都嚴格按照《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工作細則》的要求層層考察,反復教育,但仍然存在重形式輕實質的情況。部分黨員的入黨動機功利化,雖然在組織上入了黨,但思想上并未真正入黨。同時,由于部分學生黨支部忽視了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教育和管理,沒有將“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落到實處,導致個別黨員入黨后思想松懈、行為散漫,損害了學生黨支部的形象,也打擊了其他同學的入黨積極性。
2.4組織生活形式單一,活動方式缺乏新意
一是對于最新的文件精神,支部一般是以主題研討、專題講座的形式進行一到兩次學習,很少根據支部特點制定具體的學習計劃,學習內容較分散,學習效果不理想,學生黨員難以真正領會到中央及上級黨組織的文件精神。二是形式單一,缺乏創意,沒有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個性特點,難以調動學生黨員的積極性,活動的感染力和吸引力有待提高。[3]三是就業壓力提前傳導至校園,學生黨員忙著考研、出國、找工作,在組織生活上投入的精力不夠,沒有發揮自己作為支部成員的主觀能動性,缺乏對活動方式和內容的深入思考。
3新形勢下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探索
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仍然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要滿足《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的新要求,必須在傳承學生黨建工作優良傳統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加強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路徑。
3.1提升黨支部的凝聚力,加強團隊建設
首先,要加強團隊建設,提高學生黨員的集體意識和奉獻精神,在支部成員之間形成良好的協作機制,使得學生黨員在黨組織中獲得認同感和歸屬感,真正將黨支部作為自己的精神家園。其次,既要加強與團學組織的溝通交流,突出學生黨支部的核心地位,增強學生黨支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又要避免工作模式與團學組織的完全等同,在保證支部建設嚴肅認真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趣味性。最后,要明確責任分工,使支部成員相互監督,共同進步,保證支部建設的良好運行。[4]
3.2加強黨支部隊伍建設,提升履職能力
一要選優配強黨支部書記和支部委員,注重選拔黨性修養好、黨務工作水平高的教師作為學生黨支部書記。二要根據工作實際,結合支部成員學科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對黨支部書記和支委的全覆蓋培訓。三要根據實際情況緊抓骨干培養。學生黨支部的書記多為輔導員兼任,有千頭萬緒的工作需要梳理,難以照顧到方方面面。因此,作為支部書記不僅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還要有較高的管理水平,要善于利用團隊的力量,細化工作,責任到人,充分調動支部委員和黨員的積極性。總之,面對新形勢下黨中央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作為落實各項工作的最終著力點,要不斷加強黨支部隊伍的建設,切實提升履職能力。
3.3嚴把黨員發展關口,注重教育管理
一方面,要繼續嚴把黨員發展關口,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對入黨動機功利化的學生進行教育引導,杜絕學生將加入黨組織異化為追求個人發展的手段。同時,還要全面考察學生思想政治、能力素質、道德品行、現實表現等,防止把學習成績作為黨員發展的唯一條件。[5]另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黨員的教育管理,引導學生黨員不斷以“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標準要求自己,并且在畢業后也要將這種黨員屬性一直延續下去,充分發揮其先鋒模范作用。對入黨后出現思想松懈、行為失范情形的黨員要及時進行教育批評,幫助其修正自身的不足。
3.4創新黨支部活動方式,加強效果引領
第一,要結合實際情況和支部特點制定系統的學習計劃,不能簡單地宣讀文件、聽取報告,也不能為了追求形式多樣而只重形式不重效果,而要適當地開展有意義的系列實踐活動,并結合支部成員的專業結構,注重打造支部品牌,讓學生黨員的黨性修養在長期的活動中得到錘煉。第二,要經常性的關心黨員同志的實際困難,針對學生黨員面對的就業壓力等問題,積極的采取措施進行幫助,增強學生黨員的歸屬感,讓他們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地投入到支部活動中,創新支部活動方式,提升工作效果。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Z].2017-02-27.
[2]李濤.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4):133-135.
[3]李慶波,謝正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黨支部建設創新探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6(3):34-35.
[4]莊杉.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思路[J].人民論壇,2016(11):138-140.
[5]中共教育部黨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Z].2017-02-28.
作者:馮雨晴 單位:西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