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的實踐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新時代;黨支部;建設;思考
摘要: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從當前高校黨支部建設中突出問題入手,結合工作實踐研究,提出支部組織設置與指導思想要同步化,支部思想建設與理論學習要同心化,支部組織生活與考核激勵要一致化,支部制度建設與作風建設要持久化等思路,抓好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黨的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面對新時代、新征程,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高校各基層黨組織要貫徹落實報告中提出的“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學校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黨支部要擔負好直接教育黨員、管理黨員、監督黨員和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職責,引導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等精神,適應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帶來的管理體制改革、辦學規模擴大、學科專業調整、人才結構多樣等變化,抓好基層黨支部建設,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為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一、對當前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的認識
(一)高校基層黨支部設置存在形式化,結構不合理,支部作用發揮的基礎沒有形成
近年來,隨著高校教育的快速發展,高校在人才引進、學科建設、教學專業、機構設置等方面不斷發生變化,帶來了黨員教師數量不斷攀升、系部科室調整頻繁、招生專業不斷擴大、學生數量增幅明顯等現象,對基層黨支部設置提出了更高要求,基層黨組織快速適應能力不夠,存在不根據或與教學、研究、專業、年級、班級等特點結合不緊密設置黨支部,結構不夠合理,支部功能延續性差。存在黨的作用有效發揮平臺建設不夠,對于重大項目、重大活動、重大事件不能有效構建黨組織平臺,參與團隊的黨員創建先鋒模范作用不夠。在管理與管理、管理與教學、教學與教學、教師與學生的黨員有機結合不夠,優劣互補不夠,支部建設找不到著力點,缺乏工作開展基礎。存在對黨支部設置長遠目標規劃不清,工作盲目現象。
(二)高校基層黨支部抓思想建設不深入,職責不清晰,支部工作定位的認識沒有形成
黨支部建設中把思想建設簡單的認為是政治理論的學習,對支部的主體指導思想建設與黨員的個體思想政治建設的關系認識不清楚。對于黨建工作與行政工作的關系認識的不清楚,黨建工作與行政業務工作不能有效結合,普遍存在業務工作是主業、黨建工作是副業,閑時抓一下、忙時放一下。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的職責認識不清楚,日常工作劃分和責任不明確,成員找不準自己的定位。特別是黨支部書記全部為兼任,工作專一性和激情不高。黨員權利與義務認識不清楚,發展黨員考察培養環節弱化,思想教育缺乏,教工發展更看重業務能力,學生發展更看重學習成績,部分黨員理想信念模糊,政治觀念淡薄,功利性意識突出,只追求權利,不履行義務。政治理論學習認識不清楚,沒有認識到政治理論學習是提升自身黨性修養、奠定工作基礎的重要途徑,而簡單當作灌輸式的學習,長期存在“重專業知識,輕政治理論”的現象。
(三)高校基層黨支部組織活動單調單一,工作不創新,支部凝聚號召的力量沒有形成
支部組織生活絕大部分停留在理論宣讀和政策傳達,聯系工作實際的不多,造成內容空洞,反反復復就成了枯燥無味常態,缺乏主動性性,失去積極性,原本應該活躍、踴躍的學習氛圍在一片死寂中被漸漸消磨。特別是組織生活不能與青年黨員時代特征相結合,導致青年黨員對組織生活失去興趣,不愿參加組織活動。在組織生活的創新方面更是少之又少,投入的精力、物力、財力都很難保障活動的有效開展。因此,支部組織生活在內容與形式上不夠統一,內容只突出了原則性、政治性,而思想性和針對性凸顯不夠,缺乏生動活潑、富有實效、靈活多樣的特點。
(四)高校基層黨支部考核激勵不疼不癢,機制不完善,支部制度的落實沒有形成
作為一項系統工程,黨支部工作中特色的凝練、成效的取得都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有效的量化考核科學合理構建成為突出的難題。高校在落實基層黨建工作責任制方面也是缺乏詳細規劃和措施,作為基層黨務工作者缺乏人、財、物的主導功能,缺乏完善的黨建考核激勵機制,難以調動黨務工作者積極性,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可想而知。特別是作為兼職的支部書記同其他教師一樣有教學、科研、管理等業務工作和壓力,工作完全是靠主觀能動性和奉獻精神,缺乏持久支撐動力。作為一名黨員,入黨前表現積極與入黨后表現淡漠的反差,是黨員考核與激勵機制的不完善的體現。支部組織生活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發展對象聯系人制度、黨員教育管理制度等需進一步與單位實際、工作實際緊密結合,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紙張和墻面上,需要駐扎在每名黨員的心中。
近年來,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工作中,筆者先后對支部建設理論研究、活動開展、能力提升、制度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與實踐。在《學生黨員責任制對黨員作用發揮的實踐研究》項目中,探討“一對一,一對多”黨員責任制模式,從黨員責任分區的劃分,黨員責任區負責人的選擇,黨員責任制工作內容的選定,拓展大學生意識形態教育新陣地等方面入手,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網狀責任制度,將黨員教育管理、黨員作用發揮與大學生思想政治自我教育融為一體。在《基于信息化的高校學生黨支部組織生活創新研究》項目中,探討依托網絡實現組織生活科學化、信息化、網絡化的有效方式,從利用網絡豐富組織生活內容,利用網絡社交媒介搭建信息溝通橋梁,利用網絡的開放性,推動組織生活民主化,形成有效監督和檢查等方面入手,推進高校學生支部組織生活創新,使黨員從被動參加到主動關注參與,增強支部的戰斗力和凝聚力。在《建設黨員志愿服務陣地,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項目中,以學生黨建工作為第一抓手,以培養出一支綜合素質過硬的學生黨員骨干隊伍為目標,不斷健全、規范學生黨員發展工作機制,注重黨員的教育培養環節。對內以黨建帶團建,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以黨員帶群眾,將學生黨建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對外依托專業特色,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和實踐活動。
在《黨員當先鋒,志愿服務我先行》項目中,以地方重大活動為契機,成立臨時黨支部,擴大黨組織在志愿服務項目中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從發揮黨組織在志愿服務工作中的政治引領和橋梁紐帶作用,加強黨員志愿者形象建設、提升內在修養,增強黨員奉獻愛心的責任意識,凝練黨員志愿者核心價值等方面入手,增強了黨組織在黨員中的凝聚力、號召力和創造力,黨員的先進作用和形象得到進一步提升,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良好發揮。在《傳承紅色文化,堅定理想信念》項目中,通過創建微信公眾平臺,設立了以“青年E思想”為名稱的微信訂閱號,開辟了思想聚焦、紅色文化和往期回顧等欄目,充分運用紅色文化,撰寫網絡文章,進行網絡推送,對大學生進行黨史黨情教育,有效加強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樹立正確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在《"黨建進宿舍"之共產黨員先鋒宿舍創建活動》項目中,按照上級要求,結合實際工作,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宿舍為單位,通過張貼標示、達標評比、走訪機制、激勵機制等建設,發揮學生黨員對普通學生的核心凝聚、思想疏導、言行規范、安全引領功能,積極培育、引導、提升校園正能量。通過系列研究與實踐,收到了良好效果,總結了很多經驗,對新時代加強高校基層黨支部建設提供了理論與實踐支撐。
(一)支部組織設置與指導思想要同步化
高校基層黨支部設置要積極探索適應新時代、新常態下的教師以教學專業系部、課程教研室、重大課題項目組、實驗室等組建方式,學生以年級、專業、寢室、協會、學生組織等較為獨立的模式組建,借助互聯網新媒體,輔助成立網絡黨支部,使黨組織全面覆蓋人群和領域。在支部建設過程中,要同步化支部指導思想,對支部建設目標和發展規劃要有明確定位,構建長效指導思想,使黨支部建設符合黨的有關要求。一是解決有錢辦事的問題,對基層支部經費給予保障。二是解決有地方開展工作的問題,對黨員活動場所予以保障。三是解決基層支部領導班子問題,選好帶頭人,配好班子成員,提高駕馭基層黨組織工作的能力。四是解決基層支部黨員教育問題,在提升思想政治覺悟、個人修養、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等各角度進行指導與引導,突出問題導向,突顯形式多樣,體現結果的實效。五是解決基層支部黨員日常管理問題,把黨內政治紀律的執行、組織生活紀律的落實嚴在經常,把好黨員入口關,及時處置不合格黨員。六是解決基層支部黨員政治關心問題,健全和落實談心談話制度,讓廣大黨員增強對黨組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七是解決基層支部黨員主動性與積極性問題,突出黨員主體地位與作用,加強民主建設,確保黨員知情權、參與權落到實處。八是解決""組織形式問題,分散與集中靈活運用,確保組織"散"而作用不弱。九是解決臨時重大項目或任務黨組織保障問題,有效實施臨時黨支部組建,充分發揮其作用。通過一系列建設,最終形成黨支部縱向到底,以黨小組為紐帶;橫向到邊,以黨員為支點;指導思想不動搖,責任到人的組織管理網絡格局。
(二)支部思想建設與理論學習要同心化
黨的提出,“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思想建設是黨的基礎性建設。要把堅定理想信念作為黨的思想建設的首要任務,教育引導全黨牢記黨的宗旨,挺起共產黨人的精神脊梁,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一是解決好多元文化思潮對師生黨員思想觀念的影響和沖擊,在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中,把理想信念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始終,使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解決學習理念問題,建設學習型黨組織,選擇開放式的學習方式,應注重理論學習與社會實踐相結合。三是解決好學習制度問題,將黨員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固定學習主線,固定學習時間,固定學習時限。通過思想建設與理論學習的融合,增加黨的知識,增強黨性修養,堅定黨的信念,堅決執行黨的政治路線方針和政策,嚴遵紀律和規矩,自覺抵制不良風氣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支部政治生態。
(三)支部組織生活與考核激勵要一致化
根據基層單位特點設計組織生活內容與方式,將考核激勵機制合理植入,是確保支部生機與活力的重要途徑。一是要解決組織生活方式創新來源問題,要不斷總結工作實踐經驗,經常性的調研,把組織生活與師生需要,組織生活與目標實效,以及組織生活服務滿意度作為衡量標準。二是要解決組織生活內容與單位中心工作融合問題,要圍繞中心工作,結合學科特色謀劃支部組織生活內容,推動發展是主線,組織保障是重點,相互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三是解決組織生活載體問題,結合新時期多媒體網絡特點,在集中組織、分散獨立的基礎上,充分利用微信群、QQ群、微博等網絡載體,構建網絡支部服務平臺,實現支部活動多樣化。四是解決組織生活服務問題,以上率下,以優秀黨員帶黨員,以黨員帶積極分子,營造和諧組織生活氛圍。五是解決組織生活持久性問題,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倒逼支部組織生活活力,與工作述職、評先評優等機制有機。
(四)支部制度建設與作風建設要持久化
依據支部工作的職責要求,建立健全支部各種工作制度。一是解決各項制度的落實效果,做到黨內民主與黨內監督相互促進,實現黨員由"旁觀者"向"參與者"轉變。推進黨務公開,制定符合基層實際的民主議事、決策、征求意見辦法,加強黨內情況通報制度,實行支部書記考評制度等。二是解決制度的單一性,有效形成上、下級制度的組合拳,運用現代管理和信息技術,不斷創新制度運行的有效機制。三是解決協調好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輔相成關系,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在實踐中摸索,把好的長效做法逐漸形成制度,避免一年下來,開展哪些算哪些、開展到哪兒算到哪兒的現象。四是解決良好工作作風持久性問題,始終把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問題擺在首位,始終警惕思想不純、組織不純、作風不純等問題,把工作作風與支部制度有效結合,也是確保支部各項制度貫徹落實的重要保障。新時代下,以問題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黨建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精神,全面從嚴治黨,提高高校基層黨支部工作的重要途徑。新時代下,高校基層黨支部要與時俱進,面對基層黨建工作內容與形式的不斷變化,通過職能定位、組織結構、工作方法、工作形式、活動載體等方面的創新,提升自身能力與水平。
參考文獻:
[1]周雷雷.全面從嚴治黨新常態下機關黨支部工作問題研究[J].中共山西省直機關黨校學報,2016,(04):103-104.
[2]沈濤,范德龍.學習型高校教師黨支部建設的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28(6):92-94.
作者:王強慶;馬紅翠;張成虎;王輝 單位:華北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