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探索與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高校學生黨支部是發展培養和教育管理學生黨員的主陣地,是宣傳落實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的重要窗口,也是大學生黨員進行學習、交流和互動的良好平臺,要充分發揮這些功能,則必須加強學生黨支部的建設。文章總結了高校學生黨支部的職責,提出了創新方法,為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提供借鑒。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黨的報告明確提出:“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把企業、農村、機關、學校、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等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推動改革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這是黨中央對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新部署、新目標、新定位、新舉措,為全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指明方向,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1]。高校基層黨組織由教師和學生兩個群體組成,而大學生作為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主要對象,是高校黨的工作基石,也是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的重點。2017年3月,中共教育部黨組印發了《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該標準從六大點20個小點對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組織化、制度化、具體化提出了要求。近幾年高校擴展,在校大學生黨員逐年增加,如何提高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
一、高校學生黨支部的主要職責
結合新時代黨的建設面臨的新形勢和新任務,高校學生黨支部要成為引領大學生刻苦學習、團結進步、健康成長的班級核心和穩定安全的中堅力量,其主要職責體現以下四個方面。
(一)思想引領思想引領是黨支部的首要任務,要求大學生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系列最新成果,尤其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宣傳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牢自身成長和事業發展的根基,增強對中國改革開放社會主義制度的認同,樹立“四個自信”。
(二)教育管理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為核心的黨中央從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再到“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都是黨的先進性建設的重要途徑。中共修訂的黨章中,關于基層黨組織的八項基本任務中,涉及有關黨員教育管理的內容就有兩項。高校學生黨支部的教育管理作用主要體現在宣傳、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上級黨組織的決議,推動班級進步。
(三)組織保障高校基層黨組織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為高校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2]。學生黨支部要經常性組織黨員參與班(年)級事務管理,指導團支部、班委會及社團開展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模范示范模范示范功能是黨的先進性的本質要求,是實踐“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集中體現。高校學生黨支部和學生黨員作為“先進分子”應時刻不忘自己的黨員身份,通過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對班級、宿舍和學院產生積極的引領作用。
二、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堅持的原則
(一)增強紀律意識《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著重指出要強化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高校學生黨支部的建設不是空白和虛構的,必須與學校和學院的中心工作相結合,為服務學院中心工作和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服務和保障[3]。由于黨支部書記由學生工作干部(輔導員)兼任,他們既要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服務,也要抓好黨建工作,任務重、頭緒多,這就要靠信念、使命感和責任感,特別是要靠個人紀律意識和覺悟做好工作。
(二)創新方式方法高校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每個方面相互獨立又分別相關,有其一般規律和內在邏輯可循。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國家所處的環境和形勢都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高校要時刻警惕和預防宗教勢力向校園滲透,因此基層黨務工作者要主動創新,不斷提高黨支部建設的科學化水平,從思想上教育學生黨員牢固樹立“四個自信”,根據新時代大學生的性格特點,從黨員發展培養,到“”落實,要與時俱進,不斷總結分析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從而提煉為做好工作的新方法、新舉措和新模式,用創新的理論來指導日常工作的開展[4]。
(三)敢于履職擔當高校學生黨支部書記開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是《中國共產黨高等學校基層組織工作條例》,該條例明確了黨支部書記的工作職責,需要認真履行。各位黨支部書記要明確崗位職責,堅決貫徹落實學校(學院)黨委的各項決定,同時要抓好工作落實。把學生思想政治工作落到支部,確保國家和學校(學院)的各項政策能夠在支部落地生根。
(四)堅定理想信念高校學生黨支部要積極在全體黨員和同學中引領新風尚,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愛崗奉獻敬業責任,要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使全體黨員養成終身追求卓越、追求遠大理想的品質和態度。
三、探索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的創新途徑
(一)科學合理設置黨支部,提高效率隨著高校不斷擴展,學生黨員數量逐年遞增,各個學生黨支部的分化也在不斷探索。低年級按照專業建立黨支部,高年級和研究生按照班級建立黨支部[5]。黨支部的設置要根據學校的具體實際工作,兼顧年級和專業的不同,及時調整支部結構,使黨支部真正成為學生黨員自我管理、服務、教育的平臺[6]。
(二)豐富創新學習形式,激發動能高校學生黨支部的組織生活目前局限于發展黨員、學習黨的文件等內容,發展黨員缺少互動和民主,以支部書記的灌輸為主,活動形式太過單一,對學生黨員吸引力嚴重不足,缺乏創新形式。在黨員教育學習中,應當避免傳統的照本宣科方式[7]。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利用微信、微博等形式,真正讓學生喜聞樂見、易于接受,例如可以開展黨員之家、黨員宿舍掛牌、黨團日活動、情景劇表演、觀看專題影片、開展講座等活動。對于學習的內容,盡可能的避免說教式的學習,可以結合社會熱點,使廣大的青年學生堅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走社會主義道路。
(三)加強制度建設,規范管理高校設定了明確的組織生活制度、“”制度、學生黨員發展對象資格審查制度、入黨積極分子培養考察制度、民主評議制度等。但是在實際工作中,這些制度沒有真正落到實處,流于形式,直接導致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下降,影響了后期黨員的培養考察。要加強學生黨員的培養考察,必須將各項制度落在實處,通過制度對學生黨員進行規范管理。對于長期違反制度的黨員要加強批評教育,情節嚴重的要按照黨員的有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以確保發展學生黨員的質量[8]。
(四)重視后續教育,終身學學生黨員入黨前思想進步、學習優秀、表現突出,但是被組織接收為預備黨員后,則在思想學生生活上出現懈怠,甚至違紀違規,這樣嚴重影響了黨員的培養發展質量。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前期嚴格考察培養的基礎上,應該更加重視入黨后的繼續教育,定期要求學生黨員進行思想匯報、組織談心,確保入黨后其在思想、學習生活上更進一步,不出現明顯退步。
(五)結合社會實踐,知行合一高校學生黨支部在利用各種學習資源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立場,端正思想態度,自律個人行為。在進行政治理論教育的同時,也應當通過提高各種社會平臺,幫助學生加強社會實踐活動[9]。通過社會實踐,將政治理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有利于增強青年學生黨員的實際操作能力。例如通過三下鄉、支教支農等多種多樣的活動,使青年學生黨員走出課堂、走出教室,到社會中實踐課堂所學的專業知識,進而不斷地提高青年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六)結合傳統文化,增強自信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受到強烈沖擊,表現為傳統節日越過越淡,傳統習慣逐步減弱,尤其是青年學生,接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快,一些“洋節”愈發受到推崇和青睞。因此高校學生黨支部在日常教育中需要加強文化傳承與創新,更需要在文化自信中推進文化育人。除過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文化等,還應該包括廉政文化,要教育學生黨員發對四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這些深厚的傳統文化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的豐厚養料,是中國發展的強勁動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已經進入新時代,高校學生黨建也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加強理論學術研究有利于創新和發展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給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注入新活力。
參考文獻:
[1]寧曼榮.高校黨組織的功能定位及實現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高教版),2012,(1).
[2]姬曉旭.新形勢下高校基層學生黨組織的建設問題研究—以河南省部分高校為例[D].河南理工大學,2011.
[3]傅麗萍.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現狀及運行機制研究—以蘭州大學為例[D].蘭州大學,2010.
[4]王軼.何曉瓊.新形勢下高校學生黨支部建設工作的思考與創新[J].文教資料,2010,(9).
[5]祝念峰.學習貫徹關于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J].中國高校社會科學,2017,(9).
[6]李黎娜,十八大以來的黨內監督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15.
[7]浙江工業大學課題組.高校基層學生黨支部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對策研究[J].新西部,2009,(8).
[8]李生敏.關于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幾點思考[J].前進,2016,(12).
[9]王永清.加強高校黨的基層組織建設[N].黑龍江日報,2017-08-01.
作者:侯琦 陳景輝 單位:西安石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