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語文教學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學習興趣,文章從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使用音樂增強情境效果、通過角色扮演感受情境三個方面闡述了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地創設學習情境,梳理好教學內容的脈絡,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在情境教學過程中,教師創設情境的方式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質量,所以,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利用恰當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
一、應用多媒體創設情境
創設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種,教師可以使用已有的教學工具及條件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多媒體電教設備已經被普遍用于各大高校課堂中,而且多媒體擁有多種功能,所以利用多媒體能夠創設多種學習情境。語文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情境教學要具備針對性與整體性。特別是在學習散文類的文章時,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播放圖片、動畫、視頻等來創設情境,使凝固在教材中的靜態美升華為動態美,將教材中蘊含的意境美、藝術美充分表現出來[1]。以此提升語文課堂的趣味性,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及效率。比如,小學語文教材中擁有許多的寫景散文,此種類型的文章,不但能使學生積累許多的語言詞匯,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還能夠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其更加熱愛大自然。所以在學習寫景散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語文課堂教學。在教學《黃果樹瀑布》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課文中黃果樹瀑布的景象,讓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直觀地感受瀑布的特征,然后再為其播放相關視頻,加深瀑布在學生腦海中的印象,從而使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由此可見,利用此種方式,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學習進行鋪墊,而且還能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二、使用音樂增強情境效果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教師還能夠以播放音樂的方式為學生創設學習情境。通過音樂自身所帶有的感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章都與音樂有著緊密的聯系,在學習此種類型文章時,教師可以在教學前準備好相應的音樂素材,然后在教學過程中播放音樂,以此增強學生對文章的印象。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喜歡音樂,所以通過此種方式創設教學情境,不但能夠吸引其注意力,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教師根據文章內容,合理的播放背景音樂,有助于學生充分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及主旨,從而使其明確文章內容的核心思想。比如,在教學《長江之歌》一課時,教師可以將音樂與文字有效的結合,在學生朗讀時播放激昂的背景音樂,像張明敏的《我的中國心》等。通過播放與課文相呼應的歌曲,能夠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更加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情感。又或在教學《黃河大合唱》一課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黃河大合唱》這首歌曲,讓學生直接感受黃河的磅礴氣勢,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及不可戰勝的力量。并且,這篇課文是作者第一次聽到此首歌并看到抗日軍民在沉穩地準備戰斗時寫下的所聞所感,課文中既寫了演唱此歌的情境,又寫出了抗日部隊奔赴前線的畫面,熱情激昂地頌揚了中華民族的英雄氣概。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播放此首歌曲,能夠有效地增強情境教學的效果,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通過角色扮演感受情境
對小學語文課堂而言,教師要在教學中體現出開放性的特征,多設置一些教學活動,通過創設游戲情境的方式,改善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對人物角色較多的課文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角色來朗讀課文[2]。通過讓學生扮演角色的方式,使其感受人物內心的變化及情緒,從而對人物有更深的理解,以此完成教學目標。比如,在教學《十六年前的回憶》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并帶有感情的進行表演,通過“我”與“父親”的對話,感受作者對父親的想念之情,使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此篇文章的情感表達。當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枯燥的文字轉變成生動的畫面,在大腦中進行想象,從而使學生對主人公有更深刻的理解,感受人物當時的心理活動與變化。另外,通過此種方式還能夠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積極地參與語文教學活動,進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提升小學語文教學水平與效率。總之,傳統語文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的學生需求,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方式進行教學。如應用多媒體來創設教學情境,通過音樂來烘托情境氛圍,或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感受人物的情感變化,這些方式不僅可以提升語文教學質量,還能夠活躍語文課堂氣氛,進而實現語文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朱建國.淺談情境教學在體育課中的運用:小學語文書中的那點體育事兒[J].小學教學參考,2018(27):8-9.
[2]王九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運用策略[J].華夏教師,2018(2):59.
作者:蘇平武 單位: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