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的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校之所以能成為泰州經濟的助推劑是與其教學、科研、服務社會的三大功能緊密相連的。縱觀國內外的經驗表明,高校在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高等教育的發展戰略要和區域經濟的發展目標相匹配區域高等教育的非均衡發展過程中,政府應該起到分類指導作用,通過宏觀調控形成高等教育新的增長點。當前,泰州的高等教育以職業教育和專科教育為主,新的泰州大學還在積極的籌備之中,隨著中心城市綜合功能的增強,以及短期內對高等教育需求的增長,未來泰州大學和泰州職業技術院校的發展都要立足與泰州,但二者任務應有所區別,前者應發揮人才聚集高地的作用,針對地方經濟發展的特殊性加強對策性的科學研究,為經濟建設培養高層次的專門人才,后者應結合泰州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以培養高水平應用性人才為主,兩者互為補充,共同為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針對不同層次的高校確立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的重點。一方面要集中力量辦好一所規模較大、條件較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專業,培養高質量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有效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水平,把培養科技人才和管理人才作為重點。另一方面,在現有的基礎上完善高等職業技術教育體系,采取集中和分散相結合的辦學模式,打破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的界限,打通本專科教育層次,使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銜接起來,使人才直接通向生產第一線,面向地方培養大量經濟發展急需的應用型人才。
2.區域經濟發展戰略要兼顧高等教育發展水平高等教育適度超前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實現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相對均衡的和諧發展。從目前泰州高等教育的情況看,無論是規模還是層次都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政府、企事業單位應該加大對高等教育投資的力度,加速發展高等教育規模,使高等教育發展水平與經濟協調適應。從高等教育發展層次結構看,諸如泰州這樣地處東部的發達地區其經濟發展戰略的主要目標是注重對引進技術的消化與創新,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因此其地區教育發展戰略也必須與之相適應。對于發達地區來講,教育產出彈性遠遠高于其他地區,提高高等教育對經濟增長貢獻良多,因此其發展的方向更應該放在創新人才培養力度上。在具體制定區域高等教育發展戰略時,必須注意本區域經濟發展水平、發展戰略目標和產業結構與其他區域的相異性,這也決定了不同區域對高校在人才培養的規格、學科類別等方面的需求存在較大的差異性。這種差異也客觀要求必須根據不同區域經濟社會的特點和具體情況,確定各自高等教育發展的重點和超前的度。加強區域內合作,促進高校技術創新與轉讓。首先政府應該制定有關技術轉讓的政策,為高校技術轉讓提供一個良好的制度環境。其次,加強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系,高校應該拋棄傳統觀念,積極轉化科研成果,努力支持高校科研人員將科技成果產業化,同時還應與企業建立密切聯系,開拓風險投資市場,吸收企業進入學校進行科研規劃,及時了解企業需求,從而使學校科研直接服務于生產,改變目前大多數高校內單一形式的校辦企業。
二、泰州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良性互動的措施
1.充分利用高校教學資源,為社會提供各種層次的合格人才培養人才是高校的基本任務,泰州高校由于客觀原因起點較低、起步較晚,在過去十年中培養層次也以專科為主,培養目標是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這一定位與組建地級泰州市時該區經濟的現實發展相吻合,學校專業的開設也基本符合泰州產業結構的規劃。隨著長三角地區經濟的日益一體化,泰州接受上海和蘇南的輻射能力增強,而國際制造業向該地區的大規模轉移使得懂技術能操作的人才逐漸成為企業的追捧對象,泰州高校不僅提供了當地企業所需要的高級技術和管理人才,甚至成為上海和蘇南地區企業穩定的人才供應基地。除了學歷教育之外,非學歷教育也應成為高校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和傳統產業的技術升級,現有的技術人員和產業工人已經不能滿足地區經濟發展的需要。知識經濟的迅猛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對他們提出了不斷進修的要求,而高校成為承擔此任務的最合適對象,高校可以通過開辦各種培訓班、進修班提高受訓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創新能力。除此以外,泰州高校還要充分關注對弱勢人群的培訓,比如為下崗人員提供轉崗就業培訓、向農民傳授農牧業方面的知識、為從農業分流出來的農民工提供基本培訓以使其有一技之長等。泰州高校完全可以利用現有資源完成這種任務:泰州職業技術學院可以提供機電設備維修、計算機應用、家政服務、市場營銷等培訓,而江蘇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則可以開展主要面向農村的農牧業服務。高校由于自身條件的優勢可以充分關注學科和技術發展的最新動態,也可以較全面的了解泰州市的勞動力素質現狀和市場需求狀況,從而有的放矢的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開展職業教育和終身教育,為提高勞動者綜合素質提供保障,同時在全市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推動建立學習型社區、學習型城市。
2.結合職業技術學院特點開展特色科研職業技術學院以傳授應用型技術為主,加之地域限制和思想觀念的制約,客觀的講這一層次的高校科研水平和能力較研究型大學要低。但是,地區經濟發展對先進科學技術的需求和中等城市缺乏專業科研機構的現狀使得高校不可避免的成為了當地科研的主力軍。泰州高校應面向當地經濟發展,立足于社會生產實踐,結合自身特點來開展科研工作。江蘇省教育廳對職業技術類院校的科研工作曾采取特殊政策扶持———用項目來引導和推動科研。通過科研項目和產業化項目,引導高校將科研基本定位于技術開發、技術配套、技術改造、技術服務和研究輔助的層面,泰州地區的高校可以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需要來落實這一政策。首先高校可以幫助企業根據市場需求發展高新技術項目,加大技術改造力度,利用新技術、新工藝完成技術升級和產品升級。其次面向農村推廣農業科技技術,努力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再次要幫助地方政府形成科技成果交易市場,打通科研成果產業化的通道,促進技術流通,保障科技成果產權,激發人們的科研積極性。最后,要結合泰州市宏觀規劃,根據全市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大力發展有市場效益的高新技術產業,促進產業結構升級。高校還可以在自身科技成果商品化方面多做努力,例如可以在校辦工廠中通過技術入股的方法實行股份合作制或是學校與地方聯辦科技企業等,通過建立形式多樣化的產學研聯合體,既為當地經濟發展服務,又為學校科研工作提供資金支持,形成良性循環。
3.發揮高校多方面優勢,積極主動的服務社會首先,高校可以幫助政府科學決策。在信息化和專業化的社會里科學決策顯得越來越重要,重大決策的失誤往往對經濟發展破壞巨大,而科學的決策離不開專業人士的參與。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在教學實踐和實際調研中會以專業的視角發現問題,并能以自己的學識素養為基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在涉及到地區經濟的發展問題時,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往往起到了智囊團的角色,他們幫助政府制定經濟發展規劃,論證重大開發項目,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其次,泰州高校可以為企業獻策。高校學科門類齊全,高校教師中不僅有專業的技術專家,還有管理專家、財務專家等等。他們除可以可以幫助本地企業采用新技術改進生產外,還可以引導企業確立新的經營戰略、采用新的經營方法、提高企業經營水平,確保中小企業能圍繞國家宏觀調控目標和泰州產業規劃做大,同時使已經發展起來的一批大企業能繼續做強。第三,高校可以充當先進文化的傳播者和當地文化品味提高的引領者。高校師生作為當地知識文化層次較高的群體,他們在制造文化的同時也傳播文化,他們的價值取向和品味高低直接影響到普通市民的選擇。因此,高校師生除了自身必須具有批判吸收傳統和外來文化的能力外,還要有將先進文化大眾化和普及化的能力,以促使整個城市社會成員文化觀念的轉變。第四,高校要充分開放校內資源,建設沒有“圍墻”的高校。未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高校要盡可能的與社會資源共享,比如可以開放校內圖書館、實驗室,允許部分社會人員旁聽課程,歡迎企事業工作人員帶課題進校與校內科技人員合作攻關等。通過這些舉措使得高校資源的配置最優化。第五,高校師生巨大的消費潛力本身對泰州經濟就有拉動作用。目前泰州高校已有在校生四萬人左右,隨著南理工泰州科技學院和南師大泰州學院招生規模的加速擴大和現有三所高校學生人數的穩步增長,未來泰州高校在校生數將有望達到六萬人,并且學生來源地有全國化的趨勢,高校教師數也將隨之增長,這將為泰州生活型第三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對泰州經濟產生一定的拉動作用。
作者:展凱單位:泰州職業技術學院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