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設情境高效課堂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習物理的基本方法。一個完整的實驗本身就是一個有效的教學情境,通過實驗來創設情境,既符合高中物理學科學習規律,同時又可以讓學生在積極地動手操作與動腦思考中獲取大量感性認知,從而讓學生將表象與本質、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這樣不僅可以規范學生的實驗操作,提高學生實驗技能,還可以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掌握實驗這一最基本、最主要的物理學習方法,從而帶領學生走進物理的殿堂。如在學習“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時,如果只是教師進行單純的理論講解,那么學生只能是機械記憶,并不能將這些知識真正理解與轉移。為此我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實驗,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實驗情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展開積極的實驗操作。這樣的充分放手與放權,學生并不是如一盤散沙,而是在小組內就問題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制訂實驗方案,準備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操作,整個探究活動有序展開。就實驗結果展開交流,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探究與充分交流中總結出: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在分力大小一定的情況下,合力隨分力夾角的增大而減小。這樣的學習不是機械記憶,而是真正的理解,這樣更能實現知識的順利遷移,以讓學生更有效地運用。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動機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問是思維的開端、智慧的開始,是發現的基石。巧妙的問題可以引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學生進入求知的憤悱狀態,從而使學生帶著強烈的求知欲與高漲的學習熱情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在探究中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運用提問藝術,要在知識的重難點處、學生理解困難處來巧妙地設計問題,以問激趣,以問啟思,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問題情境之中,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動機,從而使學生帶著問題來展開主動而積極的探究活動。如在學習“靜摩擦力”時,關于靜摩擦力可以是動力這一知識點,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理解,我用實驗來展示這樣一個問題情境:將一個牛皮紙信封放入學生的書本中,讓信封盡量靠近裝訂的一側,然后用手提信封,此時學生發現并不如預想書會掉下來,相反書也會隨著信封而升高。這樣的實驗結果在學生的意料之外,學生心中自然就會有困惑,從而將學生帶入特定的問題情境之中,從而引導學生展開主動的探究。
三、創設電教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電教手段,可以改變以往單一而枯燥的語言情境,利用自身的特殊功能來為學生創設逼真的模擬情境,具有化抽象為形象,化微觀為宏觀,化靜態為動態的效果,這樣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能夠將這些難以理解的抽象概念定理等直觀而形象地展現其形成過程,這樣的情境更加直觀形象,更能突出重難點,更加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模擬功能來向學生展現一些現實條件上根本無法完成的實驗,不需教師過多的語言講解,學生在直觀而生動的實驗中就可以達到對知識的真正理解與掌握。如牛頓第一定律中伽利略的理想實驗、靜電屏蔽中電子在外電場中的運動以及靜電平衡時電荷的分布等,這些都無法在實驗室條件下完成,但我們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來進行生動而逼真的模擬,從而讓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知。
四、創設實踐情境,增強學生應用意識
物理新課標提出:物理教學要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也就是說在物理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善于從生活中來提取素材,抽象出物理模型,幫助學生理解所學;同時還要引導學生將所學物理知識充分用于生產生活實踐中問題的解決,達到學以致用。這樣既可以幫助學生在解決實踐問題中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可以增強學生的應用意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創造性地解決問題,這樣才能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為學生創設有效的實踐情境,讓學生有更多運用的機會,讓學生充分運用所學來創造性地解決現實問題,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如在學完“圓周運動”后,讓學生思考騎自行車轉彎時怎樣才能更安全。這樣學生通過所學知識就可以知道減速或是增大轉彎的角度的轉彎會更安全。這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就不再是膚淺的記憶層次,而是真正的理解,而且充分地學會應用所學物理知識來指導生活實踐,讓學生真正地享受物理學習的樂趣,運用的樂趣,從而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這樣更能讓學生形成正確而科學的物理學習觀念。
總之,采用情境教學法,避免了枯燥的學習與機械的記憶,學生在特定的場景中來展開學習,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在探究中自主構建,達到深刻理解,這正是構建高效課堂教學的有效手段。
作者:項波單位:山東省煙臺市福山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