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更新換代以及新課程改革的穩步推進,基礎教育小學階段的課程改革如火如荼。然而萬變不離其宗,構建高效課堂仍然是教師科研課題的重中之重。本文依據數學課程標準以及網絡教學云平臺數據等,結合教學實踐,對于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背景
高效課堂并不是一個新興的概念,但是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高效課堂被賦予了更新鮮更具活力的內容。高效課堂這個論題確實屬于老生常談,但是我要提及的高效課堂構建的角度與傳統的構建角度不同,而且根據目前的數據分析來看,高效課堂的構建將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展開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在云計算、大數據、云平臺的幫助下,小學數學的教學可能會發展到一個嶄新的高度,而教師要做的就是在新時代的背景下給學生一個更為寬松高效的課堂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思維創新能力,以迎接這個偉大的時代。
二、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注意事項
(一)教師不應該拘泥于形式傳統教育模式下,教師只是被動地備課、研討,然后開始給學生上課,絲毫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適應能力。而且一般學校使用的教材審核年限較早,知識排版僵化,一些知識的順序排布并不是十分合理。教師如果只是根據教學組長的命令以及照顧整個年級其他班級的教學進度去講課的話,勢必會造成時間和資源的浪費,學生也會出現懈怠、無趣、不認真的狀況。因此,制訂一個合理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安排是十分有必要的。教師教授學生數學知識的時候,不必非要按照課本課程與教學Kechengyujiaoxue的安排,在教授某些重點章節的同時,還可以把知識點遷移引申到其他的有聯系的知識點上去。這樣,教師既照顧到了知識點的內在聯系,相當于給學生的數學知識樹上添枝加葉,又照顧到了那些理解能力差的同學,讓其多了一些緩沖空間,對于這部分知識與之前講過知識的聯系把握更為牢靠,能夠更好地消化吸收。例如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分數乘除法”這一章內容,其位置在課本的開頭,然而緊接著的內容卻是“圖形圓”。我個人認為,如果把五年級下冊中的“分數加減”與“分數乘除”放到一起進行教學,效果可能更好。盡管這種變動可能會對考試以及習題課的順利進行造成多重影響,但是從教學效果上來看,課堂效率確實會更高,并且在兩章內容連續講完之后,學生對于分數的運算不再陌生,更不會出現剛講完就忘的尷尬情景。另外,教師上課之前也要做好教學計劃,規劃好學科建設。這雖然是數學教學組的整體任務,但是教師個人也要做好規劃,因為各班的基本情況不同,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不同,僅僅跟著整體教學組的腳步走可能會出現個別學生吃力跟不上的狀況。長此以往,學生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數學這門學科。教學計劃的制訂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隨著小升初考試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考試大綱又逐年變化,教師更應該著眼于近幾年的小升初真題。教師不僅僅要教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生只有掌握了知識和思維,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篤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絕對沒有錯。無論教師多么幽默,課堂氣氛多么活躍、所教授的知識點多么普通又簡單,學生若沒有興趣,上面那些全部不會有作用。我在平時教學和與同學活動中觀察過很多次,無論周圍環境對于學習新知識的勁頭多么狂熱,總有那么幾個同學臉上一副冷冰冰的樣子看著窗外,有的時候一節課45分鐘都是那樣。我自己在求學過程中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在上一門沒有興趣的課時,無論教師講得多激情澎湃,總是感覺昏昏欲睡,沒有絲毫的精神。而這些都是興趣惹的禍。那么,如何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就成了一個棘手的問題。首先,教師在講課的時候音調絕對不能一致,否則上課沒多久一部分學生就有可能睡著,因為持續用一個音調講解會使人昏昏欲睡。教師在接手一個新班級時不要急于追趕其他班級的教學進度,要先讓學生了解這門學科,只有學生認識了解這門學科以后,才有可能對其產生興趣。例如教師在接手六年級下學期時第一堂課是講“負數”,我估計沒幾個學生有興趣。而且這節課結束后,如果隨機提問幾個學生什么是負數、正負數提出的現實意義是什么,可能很少會有人回答上來。而教師不開新課,只是利用多媒體放映PPT講解一下數學史,講一講發現負數的那個學者的趣事,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背后的故事,估計會有一半的同學立即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國外首先提到負數的是一個印度人,他提出負數這個概念的時間整整比《九章算術》晚了一千多年。歐洲第一個給予正負數正確解釋的是斐波那契,但他也比《九章算術》晚了好幾百年。直到1637年,法國大數學家笛卡爾創立了坐標系和點的坐標概念以及解析幾何學,負數才被賦予真正的幾何意義和實際意義,確立了它在數學中的地位。數學教育離不開實際生活,更需要融入實際生活來凸顯數學知識的重要性。學生們不僅僅會被故事吸引,更為故事背后科學事業的曲折發展而震撼。在那個尚未開化、迷信權威的時代,進行科學研究并提出個人的見解是風險巨大的。教師更要抓住機會,教育學生應該學習前輩勇于探索、不屈服于封建勢力的精神。這樣,教師不僅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可謂一舉兩得。
(三)教育手段要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數學高效課堂的建立不僅僅意味著課堂45分鐘的充分利用,同時要求教師在課下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心血。課堂45分鐘對于學生和教師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課業負擔的加重、翻轉課堂的應用,使得學生和教師更加筋疲力盡,甚至家長都加入了這個過程。因此,要想減輕教師的負擔,同時讓家長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在校的表現情況,就要引入網絡教學平臺。教師要善于利用網絡平臺,將學生的個人信息分類處理好,例如學生的月考成績、錯題集、日常上課表現等,都可以上傳到網絡教學平臺,根據教學平臺給出的成績折線圖和知識漏洞對學生提出具體的改進要求,這樣既科學又方便。人工收集這些信息是不現實的,可以通過激光掃描等技術實現學生數據的完全收錄。還可以將學生在課堂上的發言做成短視頻定期發送至家長的郵箱,讓家長了解孩子的成績、心態變化;家長也可以登錄教學平臺觀看學生的成績變化、心態轉變,從而早發現早處理,盡快地和教師見面一起商量解決學生的問題,做到360°防護無死角。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的確能夠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并且能夠取代教師原有的一部分工作,但是教師不能因此就產生懈怠情緒,必須密切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動態,并且在網絡教學平臺開放論壇,允許學生自由發言交流。課堂回答問題僅僅是幾個性格活潑同學的個人秀,但是在網絡上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即使某些學生羞于表達,只要他拿出時間將自己遇到的難題到論壇上,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得到妥善的處理。平等的交流環境也可以讓學生暫時忘掉與教師之間的年齡差距,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就變得更為順暢。匿名批評可能來自某些同學的惡意,但是教師可以核實,如果學生反映的確實與事實不符,可以給予警告或者暫時封禁學生賬戶以示處罰。網絡教學平臺的應用勢必會對傳統教學模式產生沖擊,但是教師依舊在教學改革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教師必須拿出足夠的勇氣和耐心,緊跟時代的步伐,在小學數學教學上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參考文獻:
[1]艾三玲.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策略探討[J].中華少年,2018(27):233.
[2]李濤.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J].數學大世界(下旬),2018(09):16.
[3]李洪魁.信息技術運用于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思考[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8(09):27.
作者:侯江霞 單位:河北省唐山市樂亭縣第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