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歷史中鄉土資源的開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將身邊鄉土資源適度開發,再運用于高中歷史教學,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發現身邊的歷史,有利于增加學生知識厚度與廣度,對增進對家鄉的情感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有效提升對學科的求知興趣。探索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方式,認識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重要性
1.1有利于調動學生求知積極性。鄉土資源因為與學生成長環境密切相關,所以涉及的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更貼近。因此,學生對歷史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興趣會更濃厚,對歷史進行探索的欲望會更強烈。不管是在教師備課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意識地將相關鄉土歷史資源加以整合,并且與教材內容有機結合,在適當的教學環節進行講述,有助于學生將歷史教材上全國性、遙遠的歷史知識有意識地轉換為學生家鄉周邊的看得見、摸得著的歷史,縮短歷史事件和學生認知水平的距離,歷史知識不再是課本上空洞、乏味、死板的幾行字、幾張圖片,而變成更生動、真實、鮮活的事件。為培養學生對歷史的研究探索興趣和學習求知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奠定堅實的基礎,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相關內容更好地掌握和理解,逐步消除對歷史知識了解和記憶的抵觸心理,進而提升高中歷史教學質量。
1.2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鄉土資源因為具備強烈的真實感,有利于激發學生情感共鳴,更容易感知和接受相關歷史知識。家鄉的名人事跡和燦爛文化都能使學生由衷地生發自豪感和驕傲感,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利用家鄉鄉土資源,能激發學生的歷史責任感,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熱愛家鄉山山水水的情感,因此是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重要素材,在這個為學生帶去良好情感體驗的過程中,我國傳統民族精神得以弘揚和發展。
1.3有利于學生實踐動手能力的提升。在對鄉土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的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進行實地考察和探索,進行自定課題、自主創新的研究性探索活動,有利于學生將歷史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實現自主學習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自主創新精神的提升。比如,在對家鄉英雄生平事跡進行探究的活動中,自主利用可用渠道和方式收集鄉土資源,如鄉間歷史典故的有關資料,并且開展實地考察、參觀家鄉名人故居等活動。這些實踐活動彌補了課堂教學中缺乏虛擬情境的缺陷,為學生提高動手實踐、自主創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平臺。
2.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開發利用方式
2.1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開發方式。首先,查找文獻資料,進行資料整合。對鄉土資源進行開發的過程中,第一步是利用網絡、書籍等渠道進行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料查找和整合,包括地理位置、政治經濟情況、歷史文化等信息,對鄉土資源有大體理解。其次,通過調查走訪的形式,組織學生成立專門的調研小組,走出歷史課堂,走向家鄉環境,收集與家鄉有關的民俗、名人事跡等歷史知識,在獲得歷史體驗的同時,擴大學生的知識面,豐富學生閱歷,增強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最后,加強各院校、各組織之間的資源共享。憑借一己之力不能實現鄉土資源的充分開發。學校可以加強與當地文化機構或者其他院校的合作,實現鄉土資源共享,不同院校、不同組織之間成員的思想碰撞和交流能促進鄉土資源深度開發。
2.2高中歷史教學中鄉土資源的利用方式。首先,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運用鄉土資源。教師在進行相關歷史課程備課的過程中,著重對本地歷史故事、風俗習慣、相關典故的收集,爭取在課程導入、總結等環節中啟發學生聯想,并且拓展知識,增知識廣度和深度,有針對性地將鄉土資源與教材內容相結合,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知識體系。其次,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鄉土資源。將教師備課中收集的資料傳達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深化理解和有效掌握。再次,結合常規教學,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參觀本地博物館、展覽館和紀念館等。這種做法既可以豐富教學方法,又可以使教科書上的知識更鮮活生動,有利于學生知識體系構建。最后,大力開展以鄉土資源為對象的自主研究活動,要求學生自選課題、自主研究。
3.結語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有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一線歷史教師要在認識到高中歷史教學中加強對鄉土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意義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對鄉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方式,實現歷史教學質量的提高。
作者:邱惠 單位:江西省龍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