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教育中美學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美育,通過化學的審美活動來培養學生發現、感受、鑒賞、表現和創造化學美的能力,同時形成一定的化學審美意識和修養。這就要求中學化學教師要善于發掘蘊藏在化學中的美的素材,明了化學美育教育的意義及作用。巧妙地構思美育實施的過程,構建美的氛圍,化學教師只有成為外在美和內在美的統一體,才能適應化學審美教育的要求。
關鍵詞:
化學教育;美育;基本要求
一、如何發掘蘊藏在化學中的美
1、化學物質美和化學結構美
人類自古以來就愛美,因此有各種的裝飾物,人們用彩色的貝殼、珍珠、石膏以及黃金等做裝飾品,隨著人類社會的進步,給化學物質美賦予了新的內涵,如火樹銀花的焰火,五顏六色的服飾,絢麗多彩的霓虹燈,五彩斑斕的凃料,無不體現出化學的物質美,無不美化著人類生活,美化著人類自身。
2、化學變化美和試驗美
化學實驗則是架構美的主體,對認識和研究化學知識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化合實驗教育的美育包括化學儀器美,化學操作美,實驗現象美,實驗裝置的和諧美,化學實驗現象描述美,如氯氣的制法和性質的連環實驗,氯氣發生裝置→盛濃硫酸的干燥裝置→收集裝置→滴有石蕊試液的氣瓶→盛碘化鉀溶液的裝置→滴有酚酞試液的氫氧化鈉溶液的裝置,整套裝置錯落有序,和諧美觀而其中的各個裝置中的實驗現象又各不相同。因此一項好的化學實驗,往往體現著對美的追求,不僅給人以智力的滿足而且給人以賞心悅目之感。
3、化學理論美和化學用語美
物質不滅定律的確定,使眼花繚亂的化學世界顯示出有序和諧的本質,使化學從定性走向定量的依據;氧化——還原理論,揭示了電子遷移運動和電化學運動的神奇作用;溶液理論展才了一個平凡物態體系中蘊藏著夢幻般的奇境;元素周期性使人們認識到自然界存在的元素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依存,有內在聯系的統一體。以上理論美的特征是形式簡潔,包容博大,表現了化學家對元素世界統一而和諧的美的憧憬和追求。用英文字母表示的符號進而發展成為現在的化學用語,其中給無形符號賦予了人們的美好愿望,元素符號既容易記,又使人在運用中得到省工、節時,這展示了化學中的簡潔美。
二、中學化學美育的意義及作用
美育對于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念和審美能力、陶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實施化學美育對于提高學生素質、培養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使學生在意志、理智、情感、體魄等素質全面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長期以來的“應試教育”,大多只注重開發左腦,使人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加速了人的衰老,使得一部分學生成為缺乏藝木修養的殘疾人。順應素質教育所強調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要求,在中學化學教育中滲透美育教育,無疑對于提高學生藝術鑒賞能力,提高創新欲望有重大意義。眾所周知,德國化學家開庫勒在研究苯的結構,從美學的角度出發,確定了苯環的結構,這固然于其精深的化學知識有關,但主要是建立在很強的審美能力和豐富的審美經驗上。同時,開展美育對于學習化學知識,探索化學真諦,培養創新精神,發展形象思維,健全思維結構和掌握科學方法,培養創造能力都無疑是有好處的。例如,鎂條在空氣中燃燒,可以根據教材描述的是白色氧化鎂化,現象是發出耀眼的白光,產生白煙。但在同時生成黑色炭粒。且白色粉未上有淡黃色的物質,通過思考,然后知道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的原因。主要是氧氣與鎂的反應。但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和氮氣均有關。這樣由現象美激發了學生的靈感,由美產生了聯想。進而揭示了反應的本質。
三、中學化學的美育實踐
1、發掘美的內涵
化學教學中存在大量的審美素材。認真發掘并合理利用這些審美素材,既能滿足學生對美的欣賞需求,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對美的鑒賞力和創造力。
2、構建美的氛圍
審美感來自客觀存在的美的事物,但它并不是完全被動的,當它未被客觀對象激發時,它是隱藏在心里,一旦接觸到美的事物,它就因激發而復蘇,在講觧火的發現時,我們著力描繪出幅田園生活的畫卷,在茫茫的原始森林中,我們的祖先過著悠然自在的生活,各種生物和諧相處,突然天空電閃雷鳴,并且雷電擊中樹木引燃了大火,這樣出現了第一把火種,火的發現將人類文明推進了一大部。通過這樣渲染性的描述,使課堂氣氛更加活躍生動,充滿趣味性,學生的美感被激發了出來。
3、介紹化學家的人格美
化學教學中美育的實施還需要介紹化學家的人格美,幫助塑造學生積極向上的審美意識,歷代化學家作為時代的精英,智力因素超群,而其道德品質等非智力因素,也是超凡脫俗的,而化學家所表現出來的人格美更容易令人產生信服和認同。通過介紹讓學生體會到科學是美的,但美麗的東西的獲取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四、在實施中學化學美育過程中對中學化學教育的基本要求
美既不在物,也不在心,而在心與物之間,在化學審美教育中,教師的任務就是指導學生的審美活動,端正審美觀念,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素質,塑造完美的人格,成為有化學素養的人,所以說化學審美教育實質上是一種情感教育,是通過教師來實現,培養學生發現美、認識美、鑒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化學美育教育對教師的要求是:
1.儀表美:教師的儀表應當是端莊大方,衣著整潔得體,切忌浮華,要善于給學生創設美的情境;
2.語言美:語言要有節奏性、形象性和豐富性。
3.道德美:作為教師,不但要教育學生,更應該擔負起規范社會道德的責任,要養成良好的師德和行為習慣,持之以恒,嚴格要求自己,而且付之行動,這樣才能體現出教師的道德的美。
五、總結
化學教師只有成為外在美與內在美的統一體,才能適應化學審美的教育要求,才能使學生心向往之、情渴慕之、行仿效之,使學生不僅有一雙善于捕捉美的眼睛,而且有一顆感受美的心靈,成為具有化學素養的人。
參考文獻:
[1]楊辛、甘霖.美學原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322.316.
[2]黑格爾.美學:第1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78.
作者:王瑞生 單位:永登西鐵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