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行,當前教育教學的方式方法也得到了有效的改革和創新,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自學法得到了普遍的應用。其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根據高中生的性格特點和認知能力發展情況,對學生采取適宜的引導方法,將重點放在了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方面上,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在高中化學課堂中的應用對于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都起到了有效的促進作用。本文就主要針對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并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引導自學法;高中化學;自主學習;素質教育
引導自學法更加符合了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社會對于人才的要求,其在教學中不僅使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定位更加明確,還實現了教與學任務的合理分配,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引導作用,也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新時代的背景下,教師要緊隨時展的腳步,以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作為教學的宗旨,在教學中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性格特點,以當前高中化學課程學習的目標為基礎,積極在自己的教學模式中引入和運用引導教學法,從而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激發,同時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全面的培養,最終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飛躍性的提升。
一、引導自學法的內涵
引導自學法順應了當代素質教育背景下的教學要求,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的有效引導,高效實現在化學課堂教學中對教學目標的達成,而學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自主地進行知識的獲取和探究。引導教學法更加強調對學生進行引導的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通過教師的引導實現對新知識和技能的獲取。在引導自學的教學實踐當中,首先,教師要保持課堂教學的新穎性,無論是教學活動還是課堂內容的設計,都要確保其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并且要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作為課堂教學開展的主要依據,使引導自學法能夠切實地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其次,教師要時刻保持教學中的引導性,將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作為重點,讓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體會到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高中化學的教學質量得到提高。最后,教師要加強課堂教學的實踐性,做到化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的緊密聯系,使教學內容能夠緊貼生活實際,促使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
二、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一)新課改背景下的必然趨勢
在當代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對高中的化學教學也是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不僅要在教學中做到對知識的有效傳授,還要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通常是以教師為主導,教師進行知識的講解,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這不僅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弱化了學生對知識的接收情況,更加使學生的思維發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從而導致了學習效率低下的情況,使學生在學習中失去了自主性和主動性。所以,在新時代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不斷地創新和改革教育教學方法,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和成長。引導自學法的有效應用,完全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高中化學教育教學發展的需求
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在高中的化學教育教學當中,教師往往以學生成績作為評定學生能力的標準。這對學生個性發展極其不利,不僅使學生在學習中形成了固化的學習思維,通過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化學公式的記憶,也使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做到對化學知識的有效掌握,不能在實踐中做到化學知識的運用,從而導致學生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同時,教師所采取的教學方法也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不具有一定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在教師隊伍中,也有很多專業知識水平較高的教師,但是這些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實踐能力仍然不足,導致教學質量和成果的提升較為緩慢,影響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忽視了對學生興趣激發的重要性,課堂氛圍也較為沉悶,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學習中不具有較高的積極性,再加上化學知識較為枯燥,很多的學生都逐漸對化學學科失去了信心。高中化學知識所涵蓋的范圍較廣,知識難度也較大,教師在教學中采取的方法不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也導致很多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無法做到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甚至有的學生對化學產生了厭惡的情緒,從而影響了學生的自主性。
三、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應用策略
高中化學是高中教學中的重要學科,其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學生對化學知識和原理的有效掌握,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生活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化學知識所涵蓋的范圍廣泛,且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邏輯性,這導致很多的學生在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較多,無法做到對化學知識的有效掌握和理解。還有一些學生對化學實驗充滿了好奇心,積極性也較高,但是對于枯燥的基礎知識則毫無興趣,只懂得背記化學公式,卻不懂得如何運用。這需要高中化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通過引導自學法在教學中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使學生能夠掌握化學公式背后的實驗原理,提高對化學知識的運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從而提高教學的成果和質量。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
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明確自身的引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常常占據了課堂中的主導位置,采取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這導致很多教師的思想較為固化,無法有效地適應現代的發展,教學理念落后,無法從傳統教學模式中有效地抽離出來。引導自學法強調教師的引導作用,以引導和幫助學生正確開展探究活動為主,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必須要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作用,積極引導學生自主地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探究,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效率。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明確教學中的重難點內容,對學生采取有針對性的引導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興趣作為最好的老師,對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至關重要,因此教師要積極地聯系生活實際,拉近化學知識與學生實際生活的距離,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鼓勵學生提出質疑,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深入的探究,讓學生能夠體會到化學的魅力。然后,教師還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獲取和學習方法的引導,讓學生學會通過查閱和搜集相關資料來進行化學效應的掌握,并幫助學生在學習中尋找到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使學生能夠達到自身所設定的學習目標,提升對化學知識的掌握與運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化學實驗的現象來提出一定問題,激發學生對化學知識的興趣,使學生積極地進行知識的探究。例如,在教學“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如家中的水壺里會有很多的水垢,我們常常用醋來浸泡,大家知道這是什么原理嗎?在酒中,酒精的含量主要是以什么來衡量的大家知道嗎?這種貼近學生生活的問題,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其對所學的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這不僅將課程中的重點內容有效地呈現了出來,還實現了對于學生學習自主性的培養。
(二)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
1.引導學生進行自主選擇、自主分析。在引導自學法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是起到了引導的作用,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只有學生具備一定的自主性,才能夠實現學習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師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使學生能夠在教學任務的基礎上對所學習的知識和學習的目標進行自主選擇,并通過自身的學習方式對化學的知識進行獲取,從而使學生在相同實驗中獲取不同的結果和知識內容,通過對結果的分析,掌握其背后的化學原理。2.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不同學生所采取的學習方法不盡相同,對于化學知識獲取的方法更是多種多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結合自身所掌握的化學知識基礎,選擇符合自身能力的知識內容,并制訂相應的學習計劃,自主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實驗當中,學生可以根據所要學習的內容,細分實驗中的具體步驟,搜集和查閱相關的操作說明,從而通過實踐來檢驗相應的化學原理。針對實驗中遇到的問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通過對實驗結果的不斷思考和實驗的反復進行,檢驗其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3.引導學生總結經驗自主交流。學生在自主學習當中是通過對問題的發現、分析、解決來實現對知識的獲取的,這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在進行自主學習后,對自己的經驗進行有效的總結,并與同學展開積極的交流,在交流中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注重對知識的歸納和總結,使學習中獲取的知識更加系統化,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例如,在教學“有化合物的分類”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化合物的分類方法、主要類別進行自主的選擇和探究。有的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按照構成有機分子的碳的骨架來分類,有的學生則針對有機物特性的特定原子團分類的方法較為熟練。學生在相互的溝通中,不僅能夠強化自身所學知識的內容,還能夠從其他同學的經驗中獲取相應的知識內容,這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是非常有幫助的。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當前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學中也更加注重了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因此,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自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積極運用引導教學法,讓學生興趣和主觀能動性得到有效激發,并引導學生深入地對化學知識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中做到對知識的不斷探究和挖掘,提高自身的思維邏輯能力,實現綜合能力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蔡志強.高中化學教學中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20(5).
[2]寧慧瑩.“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天津教育,2020(1).
[3]李浪.淺談“引導自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9(S2).
作者:賈斌 單位:甘肅省永登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