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教育校本培訓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進入20世紀下半葉,隨著全球政治急劇變革,科技迅速發展,社會多元融合,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競爭日益激烈,且達到白熱化。世界各國的經濟社會發展不斷對教育提出新要求,而在職教師不適應課程改革的矛盾漸漸凸顯。在這種情況下,基于在職教師專業培訓的模式應運而生。
一、校本培訓的概念及內涵
校本培訓(school-basedteachereducation)是指在教育專家的指導下,由學校決策部門發起與組織,以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和改革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為中心,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注重教師教、學、研的時空統一,有效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在職教師培訓。教育界至今沒能對校本培訓的概念做出一個明確的解釋,但有一點可以形成共識:之所以大張旗鼓地進行校本培訓,出發點就是教師現有的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已經不能滿足學校的長遠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其內涵而言,有以下幾點。首先,校本培訓以學校教育教學發展和改革所面臨的各種實際問題為中心,針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實踐,促使培訓教師緊密結合本校、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做好反思,促進自身業務水平及專業能力的提高。其次,校本培訓是教育專家進校考察和調研,以具體學校為培訓基地,立足于本校、本職、本崗的培訓定位。專家與教師直接在校園里互動,在學校現狀中討論,在實際問題中對話,大大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單向說教,所以能引起所有教師的共鳴,使校本培訓真正為實現本校辦學目標而服務,注重教師教、學、研的時空統一,反思是教師積極探究心態的表現。最后,校本培訓要充分利用校內外的各種資源,就是打破以往那種“關起門來”教師相互學習或赴外“取經”式的在職學習,利用本校資源與校外資源來解決學校發展過程中的顯在問題與突出矛盾,是一種資源的高度整合,所以校本培訓能起到化整為零、各個突破的作用。
二、校本培訓的背景及現狀
校本培訓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這幾個國家首先興起,其后法國、德國、荷蘭等歐洲國家和日本相繼引入,從而使校本培訓成為在職師范教育的新概念與新戰略。總體來說,國際上關于校本培訓的模式主要有英國以中小學為基地的師資培訓模式,美國的學校本位師資模式和專業發展學校師資培訓模式,德國的校內在職教育模式,以及日本的校內研修與校外研修相結合的教師研修模式。由于這些國家教育改革的具體歷史條件不同,校本培訓模式當然也存在種種差別。但同時也有一些共性的特點,即在教師培訓的主要理念上都強調校本培訓的重要性,滿足不同階層的教師具體的發展要求;在校本培訓的內容和目標上,都強調幫助教師結合教學實際,更新現有的知識與技能,提高教學實踐能力和教學研究能力;在校本培訓的組織和管理上,都強調了要發揮校長領導和骨干教師的影響力,加強對教師培訓的指導,促進受訓教師自主學習,共同研討;在校本培訓的資源的利用開發上,都強調要充分利用校內資源,加強與高等院校和教師培訓機構的合作,形成優勢互補。我國的校本培訓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在世紀之交,為了配合和適應基礎教育的全面改革的新形勢,校本培訓在東部一些發達地區陸續展開。這既滿足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客觀要求,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借鑒了國外校本培訓的成功經驗和先進理念。總體來說,我國的校本培訓與中小學教師的繼續教育相輔相成,是我國正在建立的全國范圍內中小學教師培訓體系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在職教育多元培訓模式中的一個亮點,必將對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施科教興國戰略、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教育發展之路起到探路先鋒的作用。因此,校本培訓要走中國特色的發展之路,搞好宣傳教育,扭轉教師的曲解,要從我國教育發展的需要實際出發,著眼于建設一支高素質、有特色的師資隊伍,促進教師專業上的發展,把加強師德修養放在首位,尊重教師個性和人格。以學校的教師為本體,以實踐性與持續性為原則,把提高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作為重點,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把加強教學基本功訓練作為突破口,把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其形成個性特長作為歸宿。
三、校本培訓的具體措施
校本培訓的有效實施,受到教育界專家學者、各學校領導師生的一致歡迎,也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但是筆者認為,對校本培訓不能一味言好,既要重視它的實際效果而在更大范圍里進行推廣,又要化解它的不足之處而做好下一步的整改工作。筆者曾參加過許多類似或相同的校本培訓,對此進行了深入的探究,現結合自己的一些經驗,提出以下建議。
(一)加強組織領導,規范校本培訓過程校本培訓在本校校園里舉行,一些教師往往掉以輕心。一些教師要么以上課作為理由,要么尋找各種借口來企圖逃避培訓,更多的是在培訓中以敷衍了事的態度對待培訓。因為在本校參加培訓沒有新鮮感,彼此之間非常熟悉。雖然為了充分利用校內外兩種資源,也有其他外校領導與教師前來參加,為學校發展獻言獻策和解決實際問題,但是在具體交流、討論環節,大家僅限于自己的圈內進行,忽視與其他人員的經驗分享。因此,在校本培訓過程中,加強組織領導是必然的。沒有一個健全的組織領導機構,要想在校本培訓中實現既定目標無異于癡人說夢。首先,要破除教師的麻痹心理,通過各種形式,使他們安心接受培訓、樂于接受培訓,使校本培訓賦予教師更多的角色,搭建更廣的夢想舞臺。其次,本校領導要全程跟蹤校本培訓,協調各方關系,化解實際問題。最后,受訓教師要重視培訓過程,認真總結及反思,在校本培訓中真正受益無窮。
(二)認真制定培訓計劃,實踐校本培訓反思在長期的應試教學條件下,大部分教師在各種培訓中重視借鑒經驗,忽視教育反思。而在素質教育條件下,校本培訓是以提高學校教育教學整體水平為終極目標。如果在制定校本培訓計劃時,忽視教師個人的培訓反思,將會對培訓效果帶來不利,也將不利于學校的師資隊伍建設。所以,實踐性的反思無疑是教師提高培訓效率,是教師隊伍有效地朝著專業方向發展的一個重要途徑。因此,在制定校本培訓計劃前,要摸清教師的反思的實際能力及突出實踐問題,篩選排查受訓教師的個人缺點和不足,制定出全員培訓計劃和小班強化計劃,要真正做到區別對待,有的放矢。促使教師在校本培訓中學會反思,在教育教學中運用反思,提高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綜上所述,校本培訓是一項惠及教師專業發展的新型培訓模式,也是我國大力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必由之路。雖然這一模式在推進中還有些困難和不足,但只要各級學校能真正把握校本培訓的價值精神及規律,在顧及本校師資現狀的基礎上總結出行之有效的培訓方法,必將助力學校教師隊伍數量的不斷壯大和質量的顯著提升,為優化教育教學提供智力保證和人才支持。
作者:馬濤 單位:西藏自治區拉薩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