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學計算機教學翻轉課堂應用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計算機基礎課程是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它重在培養學生掌握相關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動手操作能力,該門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近年來隨著科技的不斷變化,互聯網已成為各個高校教學的主要平臺,為了培養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師具備新的教學理念和采用新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保證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提高學生動手實踐能力。該文就“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做如下探討,旨在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保證教學質量,為后續課程改革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
1“翻轉課堂”模式產生的背景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現如今電腦、手機、IPAD等電子產品已滲透到社會各個層面,越來越多的多媒體互網聯技術手段進入教育領域,極大地沖擊現有的教育模式,為了提高大學計算機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學能力,促進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教學方法改革勢在必行。翻轉課堂模式提法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林地公園高中的兩學化學教師納森.伯格曼和亞倫.薩姆斯為了幫助遲到或者耽誤課程的學生補課,而采取的一種利用網絡視頻學習和課堂針對性講解的“翻轉課堂”模式,并推動這種教學模式在美國教育領域使用,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翻轉課堂模式實質上是網絡資源共享時代的產物,是新教學模式方法的變革。該方法打破了傳統限定范圍的教學模式,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自由權利,教學過程能夠促使學生能力的全面發展。
2“翻轉課堂”模式的涵義
翻轉課堂模式也稱為反轉式課堂模式,主要是教師打破了時空限制,為教學充分發揮個性化服務功能,促進教學知識的接收和消化過程。翻轉課堂將知識講授以錄制視頻的形式在課前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的主體由教師轉為家長、學校、社會與國家。課堂上,學生能夠有更充分時間用于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和答疑,這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完成知識消化過程。教師角色從傳統課堂中的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人。翻轉課堂模式運用憑借網絡信息技術平臺,錄制課件視頻或微視頻進行資源共享設置,極大地豐富了課程內容,滿足了不同層面的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師生共同發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習過程可視化。
3“翻轉課堂”模式的特點
傳統課堂模式是教師講授知識點,學生被動去聽,課后完成相關的作業進行鞏固復習,以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與傳統模式不同的是,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基礎,需求在家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卻成了師生解決問題的場所,這種模式可以兼顧學生不同程度的學習,主要特點如下:
3.1錄制教學微視頻,教學內容針對性強
以網絡平臺為載體,錄制視頻,視頻盡量時間短,每一個視頻針對一個知識點內容表達完整清晰,保證學生注意力的高度集中。視頻制好后可通過網絡按課程知識點分類共享,同時也可以共享其他教學資源課件,有利于學生查找學習。
3.2課堂時間重新分配,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
翻轉課堂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時間重新進行了調配,課前進行知識點的預習和學習,課堂中減少了教師講的時間,留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活動和討論的時間,在不減少知識點的基礎上,增強了課堂上的師生交流機會和探究問題的時間,針對具體的問題,學生們可以分組合作討論,也可以相互間學習幫助,而并不是全部依靠老師為主,這樣既可以培養良好的學習氛圍,同時也促進了學生對于知識的思考和理解能力。
3.3提供開放性學習教育
開放的網絡共享資源可以滿足不同學習階段的人群,隨時查找知識并學習,可供查閱和修正,保證學生按照自己的學習特點和進度,來調配時間,可以掌握課程內容,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中來。
3.4課堂管理評價機制檢測
在傳統課堂上,老師在講臺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有精神溜號的或擾亂課堂紀律的學生,會影響課堂上學習氛圍。而翻轉課堂模式下,增加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環境,課堂僅是學生和教師互動和個性化溝通地場所,是學生與學生之間問題討論的場所,是教師對學生問題的一個匯總和答疑的場所。教學視頻不僅可以讓學生學習課堂知識,還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進行檢測問題,并對自己學習情況作出判斷,有利于教師真正了解學習學習狀態。
4“翻轉課堂”模式
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就翻轉課堂模式在大學計算機教學中應用,本文分別從教學安排部署、教學內容、教學考核幾方面進行探討。
4.1教學安排部署
為了應用翻轉課程模式,教師在部署教學安排時要細心,盡量選擇符合和專業案例相關的教材視頻,同時選擇一個適合的教學平臺,方便學生自主學習和上網提問題,同其他學生之間問題評價互動,教師則利用網絡點擊頁面率來了解網頁瀏覽情況,解答學生疑問,了解學生學習進度狀況,做好統計備案,為課堂互動奠定基礎,有效實現教學安排虛擬化和現實化結合方式。教師采用這種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減輕學生課堂上的壓力,輕松完成學習任務,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自控性。
4.2教學內容
1)教學內容開放化。隨著網絡和信息技術迅速發展,大學計算機課程內容也要緊貼專業發展需求不斷實現更新,為此需要重新進行錄制視頻內容,教師可采用一人或幾人分組的形式進行錄制視頻,如果涉及其他專業相關內容,可以課前邀請專業教師參與課程教學進行錄制,這樣無形中提高了專業對應性,促使學生自學時激發學習興趣,學以致用,開拓知識視野。同時也可以開設計算機網絡相關知識講座或視頻課件學習,為學生利用網絡操作技能打下基礎。另外,教師優秀的微視頻、企業相關聯的專業優秀視頻展、學生參加競賽優秀視頻、見習優秀視頻等都可放到網絡平臺供學生學習。
2)教學內容模塊化。為了解決課時與教學內容沖突問題,應用翻轉課堂模式實現教學內容模塊化,合理分解教學內容,學生根據自己學習的特點,自行選擇不同模塊來進行學習。如對于“計算機基礎課程”而言,根據學習內容可分為五個部分,計算機基礎知識、網絡基礎知識、Word排版、Excel數據統計、PowerPoint幻燈片制作等模塊,使學生根據自己的計算機基礎水平不同,合理選擇對應的學習內容,滿足了不同層面學生的不同需求,
3)教學內容可視化。要想保證翻轉課堂模式順利地在課程中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開設課程前要求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心思去安排教學內容,按模塊錄制視頻,使視頻短小精悍,但教學內容清晰明確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結束視頻后進行知識點測試,檢查學生學習效果。如PowerPoint中“雪花漂落”動畫效果這一節,可以先講雪花飄落動畫原理,然后拓展知識展示“下雨”場景效果,引發學生積極思考,將問題聯系實際生活舉一反三,使學生發散思維,產生學習興趣。教師課前將做好的視頻上傳平臺,供學生學習,這種方式既方便學生隨時查閱課程視頻學習,也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增強。
4.3教學考核翻轉課堂模式
在計算機課程考核時,形式可以多樣化,保證考核教學內容的完整性:一是平時考勤學習情況記載,在服務器中傳輸相關的備課知識,學生在課前能夠利用視頻進行學習和在線練習,通過平臺跟學生實現交流互動,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掌握學生學習的狀態情況,作為考核的一種方式;二是現場考核,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試卷上面的操作任務,可考查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避免出現替代學習現象;三是大作業考核形式,即在指定的時間范圍內完成任務作品,任務作品評比方式,可以邀請相關專業教師當評委,現場打分的形式,保證考試的公平度。
5“翻轉課堂”模式實施條件及存在的問題
翻轉課堂模式改變了傳統教育上對待孩子“一刀切”問題,而是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課前學習自主化和課堂知識內化的過程,那么目前關于翻轉課堂是否實施順利還有幾個問題需要加強監控。
5.1教師需具備堅定的教學改革理念和較高教學技能
教師是教育的先驅者和領路人,教師的行為和做法對學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教育長久以來,以“分數”為限制的應試教育有著根深蒂固的模式。要想實施“翻轉課堂”,必須要開創新的教學理念為支撐,多學習現代化信息技術的使用方法,教師要具備多媒體技術的相關技能,引導和答疑來檢查學生學習效果,跟上時展的步伐,提升自己的教學技能和先進的教育理念,打磨自己的專業課程,促進綜合素養的發展。
5.2角色轉變
“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會使教師由原來的知識講授者轉換為知識引導者,學生由原來被動聽取者轉換為主動學習者,這一點非常關鍵,如果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翻轉課堂將無法實施,為此,家長的參與度也會得到提升,讓家長、社會理解新的教育模式的改變帶來的好處,從而為學生學習創建良好的環境。那么如何量化老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掌握情況,相對應的還要有最終的效果評估機制的健全。
5.3網絡技術硬件設施要到位
翻轉課堂模式的實施前提必須是開放式的學習環境,基于網絡技術平臺,提供優質視頻課件和教育共享資源供學生學習參考。
6小結
在科學技術迅速發展背景下,翻轉課堂模式已慢慢進入我國教育領域,找到符合我國國情的教育模式,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因而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計算機教學中時,不能盲目與模仿視頻,應準確理解其理念及內涵,明確大學計算機教育的教學現狀,為了更好培養社會綜合型人才,實現有針對性的教學目標而努力。
參考文獻:
[1]蔡曉麗,陳舜青.翻轉課堂在大學計算機信息技術課中的應用研究[J].福建電腦,2013(29):57-59.
[2]陳怡,趙呈領.基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教學設計及應用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4):49-54.
[3]金燕.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4(23):55-58.14
作者:王艷 單位:江漢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