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大數據對基礎教育改革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進入21世紀,一個新的概念被提了出來并成為熱點——大數據(BigDa⁃ta)。在英國科學家維克托•邁爾-舍恩伯格編寫的《大數據時代》中對大數據做了如下定義:大數據指不用隨機分析法(抽樣調查)這樣的捷徑,而采用所有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大數據的“大”,并不是特指數據量大,更是指數據的種類多而且全,全方位的采集各種數據。最近幾年,大數據技術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在經濟,社會管理,醫療,商業,體育等領域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使某些領域發生了重大改變。大數據的應用成為了當今發展的一個必然方向,可以說,哪個國家的大數據應用走在前面,那么這個國家的發展也必然走在世界的前面。但是在教育領域,不論是國內還是國外,大數據應用都有待開發。如果我國能夠把握住這次機遇,在教育領域大數據應用開發走在各國的前面,不僅可以解決我國教育長期以來存在的種種弊病,還可以使我國的教育率先完成對發達國家的超越,繼而帶動我國全面超越發達國家,實現中國的偉大復興。
作為一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教師,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狀是中國式的教育對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并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長久以來,考試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將學生沉重的壓在應試教育上。為了應對考試,學生不得不反復的練習考試所要求的內容,忽視了學生的興趣,忽視了不同學生對不同學科知識不同的要求。在反反復復的練習中,創造力被扼殺。可是考試長久以來作為評價學生的唯一手段,有其必然性。考試同其它評價手段相比,相對更加公平,可操作性也更強。所以在長時間里,我們都認識到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手段的種種弊端,可是又不得不采用它。進入21世紀后,我國采用了比如允許部分高校自主招生等方法來彌補考試的缺點,但都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同時,考試尤其是高考成為了中小學教學的指揮棒,中小學的實際教學完全傾向于應試教育,而忽視了對學生其它方面的教育,這其實已經違背了我們的教育目標。結果我們培養出了大量的“高分低能”,智商很高可是情商很低,并不適應當前社會需求的“人才”。
如果使用大數據來對學生評價,將從根本上解決考試作為唯一評價手段所帶來的種種弊病。使用大數據來評價學生,要求全面地完整地收集學生所有的相關數據,不僅有考試成績,還有平時的表現;不僅有在學校里的數據,還有在校外的數據。大量地復雜地數據累積起來,可以綜合評價一名學生的方方面面,發現這名學生是適合創造性的工作,還是只能從事相對簡單的工作,從而將不同的學生區分開來。由于大數據統計的是學生長期的數據,那么少數幾次數據記錄的錯誤或者學生不小心偶然犯的錯誤都可以通過大量的同類數據修正過來,有效避免了一次考試定終身的偶然性。也因為大數據統計的是長期的大量的數據,所以如果人為的去制造假數據,可以通過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發現出來(人為編造出來的數據再逼真也不會和真實的數據變化一樣),這樣就可以有效防止作弊行為,保證評價的公正性。由于使用大數據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評價,這就使學生不必再僅僅面對枯燥的習題反復的練習,因為學生的方方面面都會被記錄下來。被評價的依據不僅有知識的掌握程度,還有傳統考試很難測量的創造力、思維敏捷程度、智商、情商,還包括品德,藝術能力,運動能力等等。大量數據綜合到一起,形成對一名學生的完整評價,知識的掌握程度只是其中一個也許還不是很重要的方面。要想在大數據下取得優秀的評價,學生就不能僅僅將精力放在知識的反復練習,而必須精力分散到各個方面,這樣就既使學生擺脫了應試教育的束縛,也培養了學生各方面的素質,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使用大數據來作為評價學生的方法,將是未來教育發展的重要方向。
“不得不承認,對于學生,我們知道得太少。”——這是卡耐基•梅隆大學教育學院介紹中的一句自白,也同樣是美國十大教育類年會中出鏡率最高的核心議題。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怎樣來“因材施教”呢,前提一定是充分了解“材”。可是我們教師真的了解我們自己的學生嗎?我們依靠什么來了解我們的學生?首先是考試成績,學生就被簡單的分數區分為好學生、壞學生;其次是感覺,或者說是印象,但是我們的主觀判斷總是準確的嗎?所以,長久以來,有大量的學生的天賦沒有被挖掘出來,有大量的學生由于沒有得到最適合的教育方法而被埋沒了。過去要求解決無法充分了解學生這個問題確實很難,方法和時間無法滿足我們的要求。現在由于大數據技術的出現,這不再是難題。使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對學生大量數據的全面分析,能夠盡可能的發現這名學生的各項素質的情況和適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我們教師再根據分析數據的結果,制定出最適合該名學生的教學方案,同時數據分析的結果也可以供學生參考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這樣就會使學生能夠得到最適合的培養,潛能得以充分挖據,人才不會因為我們南轅北轍的教育而被埋沒。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大數據必將成為教育的變革之力[2]。由于教育對其他領域的輻射作用,如果我們率先發展好教育領域,那么其它領域在其帶動下也將得到充分的發展。參考大數據技術在其它領域多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革,在教育領域應用大數據也必將促使其發生重大改變。我們現在要做到的首先就是要更新我們的觀念,以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即將到來的數據時代。
作者:趙啟明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 黑龍江林業職業技術學院信息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