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院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探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多校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各校區水平參差不齊因為高校在進行多校區辦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將一些與主校區層次不同的高校融合到一起,如重點大學與非重點大學、專科院校、成人高校之間的合并,使得高校整體上的師資隊伍、硬件設施、教育資源、學生素質等方面的水平下降,形成了規模與辦學目標相矛盾的沖突。在教育資源上,新校區無法比及老校區所擁有百年辦學的歷史文化沉淀,雖然擁有較為先進的教學設施,但在整體教學和學術研究氛圍上相對欠缺。同時,因為不同層數高校的融合,造成各校區之間教學水平的差距,學生之間受教育程度差距較大,容易在心理上給學生帶來負面情緒,進而導致高校多校區學生教育管理的困難。
(二)校區遠離城市,生活單一,心理健康問題較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校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的一個重要環節。新建型多校區高校在建設過程中,因為種種原因,大多建在郊區,或更為偏僻的地方,在信息暢通方面相對較差、,造成新校區成為一座“孤島”,一個被隔離的小社會。再加上新校區校園文化娛樂設施還為健全,可見學生校園生活之枯燥,心理健康問題也將隨之產生。如上海外國語學院松江新校園,雖校區面積廣闊,環境優美,對于學生學習來說不為一處好地方。但也因其地處偏遠,離主校區教育,周圍環境空曠,缺乏商業文化娛樂氣息,給高校學生的業余生活帶來很大不便,使其生產孤獨、寂寞等消極情緒。
(三)各校區功能不同,與學生發展需求多樣性相矛盾我國高校多校區辦學多數都是按照功能來劃分的,通常是采用按年級或專業來進行劃分,這種劃分方式雖能提高高校管理效率,但也會造成校區群體構成單一,無法滿足大學生多樣性全面發展的需求,不利于調動高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發揮高校學生創造性的需求。按功能分類來劃分,或少造成各校區科研氛圍濃淡不一,或軟硬件設施不夠完善,或搞低年級之間缺乏溝通互動,等等。這些都與學生不斷豐富之間,全面發展的需求相矛盾,影響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積極性,引發各類思想和心理上的問題,給高校多校區學生教育提出挑戰。
二、解決多校區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對策
(一)新校區學生教育管理工作規范化規范化的教育管理是高校多校區工作的關鍵。因為多校區所帶來的諸多管理上的問題,我們應該不斷規范多校區高校的教育管理工作,尤其是對新校區的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首先,是規范學生教育管理教師的教育和管理行為,為人師表,掛牌辦公,保持暢通的聯系;其次是推動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培養學生自律意識,民主法制觀念,社會責任感,建立完善相關規則制度;最后,是明確新校區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人員的配置、職責、權限等,對高校學生的各方面進行規范化、專業化教育指導,建立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干部工作制度,落實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干部工作崗位責任制。
(二)建立心理咨詢室,解決心理障礙,培養積極向上心理據調查,我國高校學生中近10%的學生存在心理健康問題,可見心理健康問題已成為高校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的重點。對于多校區高校學生來說,其所面臨的心理健康問題更為嚴重,因高校融合所帶來的自卑心理,校區地處偏遠所造成的生活枯燥感,對校區的歸屬感等心理問題不斷出現。因此,在面對多校區高校學生心理健康的教育管理工作,高校應建立心理咨詢室,聘請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同時也應開通學生心理咨詢網站和熱線電話,以便及時解決學生的各項心理問題。同時,也應積極開始一系列有關心理輔導的討論、交流活動,對廣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實現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的目的。
(三)多校區校園文化的融合高校多校區的融合,并不僅僅是不同文化的簡單相加,而是在繼承和保留原有文化的基礎上,創造出更加適應新校區發展地積極的、有益的文化,建立出新高校統一的思想文化、行為標準、價值取向的過程。在多校區高校文化融合過程中,必然會遇到諸如師生間認同感、優越感、歸宿感、榮譽感等一系列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建立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統一的思想的校園文化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
一是較強高校各校區之間的文化交流,促使高校校園文化的重構,使高校師生之間在不斷地交流過程中,彼此了解,雖然會有障礙和問題,但隨著交流的不斷深入,最終達到思想上的共鳴;二是加快校園文化設施的建設,標志性建筑是原高校在經歷長期的建設與發展而形成的,它是原大學的精神財富,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個性風格,是新高新的寶貴財富。因此,多校區高校在建設過程中應保留這些寶貴財富,在這些標志性建筑的基礎上,構建屬于新高校的標志性建筑,增強高校師生對新高校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三是不斷開展跨校區活動,如文娛活動、體育比賽、學術交流等等,促進各校區之間的文化認同。
作者:趙旖旎單位:天津大學仁愛學院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