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學基礎教學DCL模式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DCL模式;管理學教學;應用
管理學是工商管理、商學等的重要基礎學科之一,是一門專門研究管理實踐的規律、原則、方法與手段的科學。其與哲學、社會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法學以及數學等都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具有綜合性、科學性等特點。由于管理學的學科交叉性,使得管理學的理論和原理較為抽象,難以被學生接受和吸收。因此,如何簡潔地將管理學理論進行提煉,如何將抽象理論與管理實踐相融合,促進課程教學效率和提高學生的接受度,是管理學教學改革的出發點和著眼點。有鑒于此,我們將dcl模式引入管理學教學中,并總結闡述DCL模式在管理學課程中的必要性和如何應用,對管理學教學改革具有現實意義。
一、當前管理學教學中的問題和不足
當前,管理學是諸多高等院校眾多專業的必修基礎課程,其理論較為抽象,而其實踐性卻又很強。當下,管理學教學模式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其主要表現在:1.側重理論知識,實踐知識講解較為薄弱:教師在講授過程中往往表現出虛擬情境構建上的缺失,導致學生被動地接受尚未完全理解的理論知識。2.互動較少:師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流較少,學生的主動性未充分開發,課堂活躍度不高。3.教學內容與社會需求難以緊密結合:現行方法多以理論教學為主,難以從社會實際需求和實踐角度提升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對管理學的傳統教學手段進行改革和創新,引入先進教學模型,以社會實際和就業需求為導向,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知識掌握度和運用能力,培養應用型管理人才。
二、DCL教學模式簡介
DCL(DesignCenteredLearning)教學模式由荷蘭埃因霍溫科技大學的WynandWijnen教授所開發,其本質是“以設計為中心的學習”。其實施過程中,教師將教學內容融入獨立的教學個案中,學生從中提煉出需要解決的問題并找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參與的學生,可以是一個,也可以是由多人組成的學習小組。整個過程由教師監督,教師發揮支持者和引導者的作用。進而,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及合作、總結和歸納能力。DCL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以知識傳授為主的思路,以社會實際和就業需求為導向,圍繞知識點編制個案,把所學知識和實踐需求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際個案中找尋關鍵問題和解決對策。在DCL執行過程中,教師依然是學習的推動者、引導者,同時以學生為中心,提倡自主認知、探索學習、團隊互助。
三、DCL教學模式在管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1.教學個案的設計。DCL是以設計為中心的學習,其核心和起點集中于個案的設計上。個案設計的優劣直接關系到教學效果。所設計的教學個案不僅含有管理學的知識點,特別是較為抽象、難以理解的關鍵點,同時要有現實的、典型的、有意義的個案情境。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努力鉆研管理學教材,并且根據社會實際、就業需求、行業焦點等設計個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學習小組進行學習時,其應主動收集資料;圍繞個案,結合教材,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其進行相互討論、分析、論證,從而更好地分析個案,提煉知識點,了解其背景和應用范圍,找尋解決對策,使個案成為學生學習的推進劑。有鑒于此,我院管理學課程在教學中設計了3—5個個案:(1)中國現代管理思想中的傳承和發展;(2)效益和績效的追求;(3)人文精神與企業管理;(4)企業組織和領導力;(5)企業創新。2.學習小組的組建。DCL學習過程多以小組形式進行,根據學生以往相關課程的學習表現、基礎知識水平等,并采取雙向選擇原則,確定學習小組,每組6—8人為宜,并推選一名學生作為組長,其負責考勤,分配組內成員的學習任務,并把全部結果報給教師。3.分工和成果展示。學習小組經民主討論后,選擇個案。采取小組合作和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方式,圍繞個案,進行背景資料分析、文獻檢索和研究。小組成員在匯總所有資料后,充分討論、溝通,得出一致的結論。最后,在課堂上將所有成果一一展示。此方案,不僅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和平臺,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和分析能力。4.教師評價。DCL教學模式的評價由過程評價和終結評價兩部分組成,所占比率分別為40%和60%。過程評價由學習小組組長根據組內成員的出勤、主動發言次數、發言內容的批判性、文獻檢索能力等部分綜合給出;終結評價由任課教師給出,其依據主要是每組最終成果的完整性、創新性以及關鍵知識點的掌握度。實踐證實,DCL教學模式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在管理學課堂上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更加扎實地掌握管理學的基本理論、關鍵知識點。同時,學生的語言表達、文獻檢索等綜合素質也得到了培養和鍛煉。
四、結論
綜上所述,DCL教學模式在管理學教學實踐中效果顯著,深受廣大同學的認可和喜愛。我們認為:DCL教學模式的引入,不僅有利于將管理學中較為抽象的理論內容生動化、真實化、情景化,使得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DCL教學模式對管理學課程的改革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在培養應用型、創新型管理人才方面具有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3]周三多,陳傳明,賈良定.管理學———原理與方法[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4.
[4]羅賓斯,斯蒂芬.P,黃衛偉.管理學[M].第4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
作者:李文 王曉彥 單位:蘇州科技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