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化學模塊視域下科學素養的培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化學與生活》這一模塊中,有大量實驗以“活動與探究”、“觀察與思考”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其中大部分實驗都具有很強的操作性。為此,我將教材中的一些實驗稍加改動,在課外活動課上帶領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如做“比較雨水、河水、飲用水的PH值”的實驗并要求學生寫關于“家鄉水資源污染情況”的實驗報告,“幾種維生素保健品中Vc的檢驗”等實驗。這些化學實驗簡單可行,在鍛煉了學生實驗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呈現了化學基礎概念和基本原理,這樣呈現的化學知識要比教科書上的來的生動、深刻。同時,通過實驗操作,也使學生初步接觸了科學實驗的基本方法,一些學生在學習了《化學與生活》模塊以后,還主動利用家中的生活材料來自制的化學小實驗。
通過人文教學,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是和諧相融、相輔相成的,新課程指出,要“發揮化學課程對培養學生人文精神的積極作用”。因此,我們化學教師在關注知識和技能傳授的同時,還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在《化學與生活》模塊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把握對學生的人文教學:第一,引導學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科學是一把雙刃劍,科學進步的同時,總是伴隨著資源的浪費和環境的破壞,現代社會所面臨的這些問題呼喚我們要重視人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化學與生活》模塊中關于“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垃圾資源化”等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到科學更重要的是其人文價值而非經濟價值。
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科學價值觀和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第二,引導學生樹立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科學意志。在教學中,結合教材引入化學科學史的教育,不僅有利于創設出生動活潑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利于通過科學家刻苦鉆研的事跡鼓舞學生在學習中戰勝困難、頑強拼搏,并樹立百折不撓、積極進取的科學意志和投身科學的偉大理想。
開展科學探究,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
科學探究既是科學教育的目標,也是學習科學的方式。科學探究具有“開放性”、“探究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它可以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將學習的內容拓展成為一種開放的、社會的學習方式。在高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科學探究的核心目標是為了改變學生原有的被動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解讀數據,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例如,學習“金屬的腐蝕”,就可以讓學生自己觀察身邊的金屬制品,有條件的還可以帶領學生到附近的煉鋼廠做實地調查。在開展科學探究教學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允許錯誤。科學探究原本就不能保證一次成功,要允許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出錯,并指導學生尋找錯誤原因,分析錯誤。
2、支持創新。科學探究沒有既定的路線,對于學生提出的一些“奇思怪想”要給予鼓勵,要鼓勵和支持他們用自己的方法去發現、解決問題。
3、鼓勵合作。新世紀不僅是競爭的時代,也是合作交流的時代。小組合作學習是探究學習的重要形式,在化學課教學中,教師要大力促成學生的合作學習。
科學素養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還要堅持對自身科學素養的提高,不斷學習,才能適應新時期素質教育的要求。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既是素質教育時代的要求,更是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作者:楊芳單位:重慶市石柱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