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學生科學素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用扶放結合的方法,降低課外探究活動的難度,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一開始,我采用了男女生互相幫助或結對子的方法開展活動。所以每次上課時,我們都把蠶帶來,在一起交流蠶的生長變化和飼養的技巧,同時也把蠶沙和蠶蛻皮都收集到一起作為標本。不久之后,上課時學生就有忘帶蠶的,還出現了蠶死亡或家長不讓養等問題。針對忘帶的學生我在提醒他們的同時鼓勵他們做好蠶生長記錄;對于蠶死亡的,我們就支援一、兩條;針對家長不讓養的,我還是鼓勵學生去做家長的思想工作,同時我還辦起了養蠶“托管所”,暫時代為飼養。不過我也擔心學生會撒手不管,所以就規定他們每兩天給蠶送桑葉,到上課時再去接蠶回來。可喜的是,一個多星期后,就有學生找到我,說家長又同意他飼養了,他感到非常開心、幸福。經過我們不懈努力,蠶終于結出了白色、黃色的繭,大家一同探究了“為什么蠶繭的顏色會有不同呢?”經過查資料:可能是蠶品種或者是基因的問題導致的顏色不同。針對這段時間的飼養,學生繪制了養蠶手抄報,把和蠶有關的內容都記錄下來,真是有苦也有甜、有憂也有樂呀!通過這次活動,學生的愛心、責任心增強了,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看到了飼養成果更加激發了他們飼養和參與的熱情。
二、及時溝通,爭取學生理解和支持,促進探究活動順利開展
課外探究的場所一般是在家里,所以有的家長可能會認為孩子貪玩,不專心學習。比如“油菜花開了”這節課,我選擇白菜根作為實驗材料———種白菜花。對于“白菜根也能種出花來”學生表現出了懷疑,都有想要嘗試的欲望,但真正實驗的并不多。后來我與家長交流,了解到孩子做事前并沒有和家長溝通,家長在不經意間就把孩子種的白菜根給處理掉了。通過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課外延伸實驗要開展起來,不光是要學生明白、理解,同時也要有家長的理解、支持才行。溝通是必不可少的。每次活動前,我都請班主任在與家長進行校訊通聯系時幫忙說明原因,這很大程度地避免一些學生因表達不清楚而導致家長不明白、不重視的事情發生。今年開學,學生高興地捧來了開滿小黃花的白菜根。當我們用小片段記錄這一過程時,有的學生就寫道“白菜花很漂亮”,“搖曳的白菜花像穿著花裙子跳舞的姑娘”等語句,從中我們看到學生有了超越課本知識的收獲———發現了美、欣賞了美;還有的學生寫道:“種白菜花培養了我的觀察力”,“一次失敗,我沒有放棄,我終于種植成功了”等話語,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力得到了培養、提高,他們的耐心、毅力……也在探究活動中得到了鞏固、升華,這讓我覺得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辛苦沒有白費。
三、積極評價學生的活動,肯定實驗無論失敗與成功
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還都要經歷成千上萬次的失敗后才能取得成功。對于小學生來說,能堅持,能有所收獲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我們平時要善于發現學生閃光點,不斷鼓勵、表揚他們。比如養蠶時,學生采摘了有殘余農藥的桑葉,結果導致蠶全部中毒死亡,孩子當時非常地難過,我們不能因為實驗的停止而責備學生的無心之失,他們此時更需要安慰和鼓勵,告訴他們飼養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只要盡心照顧了,即使沒有看到最終結果,我們也可以吸取教訓,重新再來。大家都知道小學生的恒心是有限的,為了讓學生能持之以恒地進行課外探究,我們必須充分地重視學生的課外探究成果。在制作天氣日歷的過程中,我為學生準備了各種圖案的卡片,發揮色彩想象的空間,繪畫填色并記錄下一天的天氣情況。每次上課時,我都會收集學生的作品,同時利用幾分鐘時間對于他們的記錄進行及時表揚與鼓勵;對于那些記錄內容欠缺的孩子,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讓他們學會如何去記錄,在肯定參與熱情的同時調整以后實驗的記錄,沒有了批評,孩子們的壓力就會減少很多,能堅持多天連續記錄天氣變化的學生人數也越來越多了。學生的耐心和毅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鍛煉和培養。
四、結語
總之,做好科學探究課外延伸的教學工作,能更好地完成科學課的教學目標。當然要提高學生科學探究課外延伸的實效性,我們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只要我們有信心堅持和努力去做,學生的動手能力、觀察能力、抗挫折力、耐心與恒心等都會有所進步、提升,要相信學生也會給我們帶來成功的驚奇和喜悅。
作者:劉偉單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區世嘉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