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教學科學素養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課程目標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為主旨,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幫助學生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發展科學探究能力,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能更好地適應現代生活.化學學科教育應達到的核心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學生的化學科學素養.化學科學素養在學生的化學學習中要得到全面的發展,形成較高的化學綜合能力,并非易事,必須通過確定符合化學探究教學與科學素養基本要求,遵循化學學科特點、方法與基本原理的教學方法與教育模式才能實現.
首先,正確把握化學教育的特點:這是達到化學教育目的的前提.遵循化學學科教育的中心任務的要求,依據化學新課程的實施原理,化學學科的課堂教學中必須依據“探究型”化學教學新觀念來構建化學教學的方法和教學基本模式,同時,要將“探究型”與“訓誨———馴化型”、“傳授———訓練型”化學教學觀念的區別與聯系分析清楚,這樣才能更為清晰地在課堂教學中合理地進行“探究型”的教學模式的自覺建構,使化學學科素質教育的基本任務得到落實.
其次,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這是達到化學教育目的的策略.讓學生的化學學習在依據化學科學探究活動的基本原理: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訂計劃———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結論———反思與評價———表達與交流的全程中,發展自己的能力,健全自己的人格,使化學教育真正體現科學素養的核心目標,完成化學學科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任務.教師在實施探究教學中要成為探究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重要在以下三個方面著力完善.其一,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要通過創設情境,介紹背景、資料等一系列教學前提條件.其二,培養良好的探究態度和習慣.其三,在探究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幫助學生“找到自己”,有了獨特的見解,才能展開探究.人教版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七單元課題一《燃燒和滅火》一節的課堂教學流程是情景激趣導入新課———合作交流實驗探究———群策群力探尋奧秘———實踐應用火場逃生———趣味練習鞏固新知———課堂小結認識升華———布置作業課外延伸.其中設計燃燒的探究實驗,用蠟燭、火柴、燒杯等實驗室較常見的物品引導學生參與探究,讓學生親身感受“燃燒”,通過科學探究得出可燃物與空氣或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叫做燃燒的定義描述.而在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時,白磷在空氣中燃燒產生大量白煙五氧化二磷,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考慮該實驗在班級進行,如何盡量做到實驗“綠色化”,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紙上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小組匯報交流,進行論證分析,進行實驗,將教材中用紅磷、白磷的進行探究實驗的加以改進,收效很好.
第三,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化學課程,這是達到化學教育目的的保障.營造科學探究的環境,激發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通過滲透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教育因素,從而推動學生觀察能力、操作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在滅火的原理探究教學中使用教材,不拘于教材的內容,適時進行拓展,增加了火災自救和安全防火的一些常識性知識,并及時進行情境再現教學,如在云南省的香格里拉縣獨克宗古城發生的火災,造成了古城335戶群眾受災,燒毀了房屋242棟,還造成了古城部分文物、唐卡等文化藝術品被燒毀的后果,引導學生分析討論找到解決方案.又如根據我校教學樓的特點,設計預防火災的方案(包括發生火災時需采取的滅火和自救措施)等等.這些化學探究教學中設計的內容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體現了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即STS教育理念與科學素養的培養)的密切聯系,通過學習學生能更好的認識化學學科的重要性,體會化學學科的實踐性,為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發揮重要作用.
探究教學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最好方法,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探究的主體,科學探究才有意義,也才能使學生的科學素養得以提高.對這種教育進行教學方法與教學模式的探索研究,就使科學素養從一種教育思想逐漸地走進化學的課堂,使素質教育真正為化學學科的教學,為學生的化學學習與人格發展搭建起合理溝通的橋梁.
作者:蘭愛華單位:吉林省梅河口市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