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年級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在我國,有這樣一個群體,父母有一方或雙方常年外出打工,由其家中老人或他人監護、代養的孩子———“留守兒童”。留守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這部分兒童由于缺乏父母的關愛和家庭的教育,他們的身心發展都受到了一定影響,尤其是在個性品質、行為習慣、學習成績等方面受到的影響最為明顯。現在,留守兒童的問題是事關社會穩定和農村建設的重要問題。首當其沖要解決的就是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學校和教師都應該積極應對。
【關鍵詞】
留守兒童;學習習慣;低年級
在留守兒童身上通常會有一些不良的學習習慣,比如學習目的不明確、態度不端正、作業不完成且錯誤多、字跡潦草、上課注意力不集中等等。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家庭教育有嚴重的問題。大多數低年級留守兒童是由家中老人代為監管,老人要么沒有文化,要么沒有時間督促孩子的學習,他們很少主動地去關心孩子的學習,通常他們認為自己只要讓孩子吃飽,讓孩子有衣服穿,不讓孩子挨餓受凍,就算是盡到了監護的責任,至于孩子的學習、行為習慣、心理健康等方面,那是學校應該做的事情。有這種想法的在留守兒童監護人中占了很大比例。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教育孩子、關注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不僅僅是某個人或某部分人的事情,而是家庭、學校以及社會共同關注、齊心協力去解決的一件重大問題.
一、培養學習興趣
能夠在不被別人督促地情況下主動學習,并且一學習就能進入專注的狀態,這是教師對每位學生的共同期待。為此,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著手,用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積極性。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曾說過:他不贊成有人說他是刻苦學習的,因為他在學習過程中沒有感到“苦”,相反的,感到了學習的“樂”.可見,學習若是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學生就一定能喜歡學習,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越是直接的興趣就越能發揮作用。為了培養學生的直接興趣,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學校可以通過樹立學習標兵、先進榜樣,選拔班級干部,在宣傳欄展示等方式激勵學生的積極性。與此同時,學校應該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給學生們創造一個濃厚的學習氛圍。比如知識競賽、才藝表演、文化日交流等,在活動中融入學習習慣的培養,讓學生在成功的喜悅中體驗快感,從而喜歡學習、主動學習。除了培養直接興趣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從而培養間接興趣。明確學習目的的教育應該聯系學生的思想和實際情況,堅持耐心細致的正面教育,通過形象且富有感染力的真實事例,把學習目的與生活目的聯系起來,自然而然進行學習目的的滲透,這樣才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
思想家培根說“:習慣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學生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小學是教育的基礎階段,尤其是低年級,更是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時期。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于形成學習策略、提高學習效率。一個具有良好學習習慣的人才能成為一個真正有學習能力的人。而關注具有特殊背景的留守兒童是否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就顯得更為重要。為此,我們更應該重視低年級留守兒童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中國有句古話“: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句話旨在強調不管做什么事,事先都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所以我認為教師首先要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習慣。課前預習,既是讓學生有心理準備,也是對具體內容的準備。低年級的學生對課堂教學的接受能力較弱,所以要讓學生提前預習第二天要講的課程,對內容有大概的了解。預習是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激發孩子求知欲、學習興趣和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重要手段。學生帶著預習產生疑問聽課,會把主要精力放在預習時未能解決的問題上,在聽課時就會產生一種積極主動的心理狀態,充滿自信心。學習主動,充滿自信,成績就好,成績好了,學習更主動,學習熱情更高,成績就會更好,這樣形成了良性循環。所以培養課前預習的習慣尤為重要。
三、培養課后復結的習慣
要真正掌握課本知識除了做到課前預習和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復結也同樣重要。低年級的學生普遍沒有這個意識,也不會復結的方法,教師應該定期帶領學生復結,教會學生復習方法,讓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逐漸培養出學生的復習習慣。及時復習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課后及時把學過的知識進行回憶,也就是把老師已經所講的內容在頭腦中“過濾”一遍,關鍵問題沒記住的,要自己先尋找回憶中的線索———看書、看筆記等,研究例題的解題思路、概念,減少遺忘,從而鞏固所學知識。學生可以一個人單獨回憶,也可以幾個學生在一起相互提示,查漏補缺。此外,培養學生認真完成作業的習慣也是復習鞏固的一部分。學生通過做作業可以檢查學習效果,鞏固課堂學到的知識,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
讓學生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好習慣,按照老師的要求獨立完成當天的全部作業,防止養成拖拉作業的壞毛病。最后要培養學生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的習慣。?教師要讓學生在完成作業后自己檢查自己的作業,或者可以同桌、前后位相互檢查。這樣,學生經過課后的回顧復習、做作業并檢查改正,可以逐漸達到知識和方法的整體把握。人們常說:行為習慣決定命運。這話不一定準確,但良好的習慣對學生的人生的確很重要。所以教師一定要把握小學低年級的“黃金時間”,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相信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肯定會讓學生在將來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吳飛鳴《.農村留守兒童的現狀分析》
[2]代士民《.關于留守兒童教育問題的調研》
[3]鄢展邦《.淺談留守兒童的養成教育》
作者:張瑞文 單位:西固區金溝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