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邏輯思維培養的歷史教學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講練結合
這是幫助學生形成歷史概念,提高判斷、推理和論證能力的根本方法:
1.判斷練習。對形成歷史概念有關的或者相近的和相似的一個或幾個史實進行辨析,然后做出正確的判斷,提高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準確性與熟練程度。是非題、選擇題、改錯題是判斷練習的主要形式。
2.推理練習。對歷史現象進行綜合和分析,從中找出歷史發展的規律或規律性知識。例如,通過對兩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分析,說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和政治發展不平衡的加強,必然導致世界大戰,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資本主義是爆發戰爭的根源。
3.論證練習。運用具體史料對某一觀點或情況進行論證。例如,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我黨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指導學生從會前形勢、會議決定和會后時局三個方面,運用具體史實分析說明,加以論證,通過練習,使學生逐步掌握論證問題的步驟和方法。
二、通過總結,不斷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應該不斷總結,不斷分析,這樣才能培養邏輯思維能力。學生的綜合能力就能提高到一個新的臺階,就會在不斷創新的基礎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在各個歷史階段就會進行分析,掌握歷史的發展規律,即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讓學生弄清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就是一種新的社會生產力取代另一種生產力,一種新的生產關系取代另一種生產關系,即矛盾是推動朝代更替的內應。也就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不相適應了,代替舊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這樣進行推理,學生就會發現一種新的矛盾,學生的思路就開闊了。
三、在傳統教學中進行創新
我們傳統的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填鴨式”教學。這樣教出的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個性得不到發展,思維能力就會下降,甚至不去獨立思考,完全依賴老師的現成答案。不僅記憶不深,而且很容易忘記答案,因為沒有思考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有意設計一些問題,由淺入深地進行教學,學生進行探究,感悟。遇到疑難問題提出來由教師進行集體解決。這樣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拓展,同時學生的思維活躍。教學成績很好,好、中、差三類學生在課堂上全部調動起來。總之,教師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獲得知識的同時更積極,更有動力。教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進行啟發,讓他們自覺地感悟,自主合作探究,然后進行交流,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共同進步。
然后展示教學成果,在講練的過程中達到消化知識、融會貫通的效果,提出探索性的問題。通過對知識的質疑,激發學生主動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學生在完成一個問題之后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就會為下一個問題做準備。這樣知識的層遞性就會不斷循環往復,學生就會獲得滿足感,課堂教學就會不斷創新,學生的思維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就會達到共同進步的目的,我們的教學就會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作者:夏文亞單位:烏蘭察布市商都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