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幼兒美術欣賞的必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幼兒通過對美術作品的觀察——想象——了解——理解等綜合性的精神活動,使幼兒由對作品粗淺的感知上升到一定的理性高度認識作品,去感受美、理解美。從而開闊幼兒的視野,充實幼兒的知識領域,進一步激發其創作的興趣,用自己的作品表現美。美蘊藏在人類現實生活中的各個方面。繪畫藝術在一度平面上創造充盈著自然生命力的物象與空間,展示現實生活與想象世界的多樣、復雜,傳達人的豐富的思想感情。五彩繽紛的大自然中處處有美,花草樹木、藍天白云、鳥魚蟲獸等等,通常是幼兒最感興趣的物象,也是幼兒在繪畫中最喜歡表現的,日常生活中的游戲,熟悉的人和事,環境裝飾、生活現象等,也都是幼兒通過大自然領略到的,更是幼兒筆下常常表現的素材,藝術作品所體現的思想,常常是通過飽和著作者情感的形式間接地引起知覺的,思想在作品中出現往往不是直接的,而是間接的,不是孤立的,而是和情感結合在一起的,它滲透的情感因素甚至借情感的形式而顯現。斯賓塞曾說過:“沒有油畫、雕塑、音樂、詩歌以及各種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樂趣就會失去一半。”美術作品打動視覺感官,撥動欣賞者的心弦,會使人感到欣賞過程是一次美的巡禮與情感的升華。幼兒由于年齡和領會認知的不同,審美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只能接受較低層次的直接感受狀態。在幼兒階段,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形式美,但他們對事物的敏銳性,使他們更容易與具體事物的美產生共鳴,因而在美術欣賞中,恰當的選材可以使幼兒感受到色彩、表現手法、內涵、構圖等不同的美,從而提高幼兒的欣賞能力。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不斷陶冶情操,使其受益終生。
幼兒階段是各方面能力都需要發展的階段,在幼兒欣賞過程中,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幼兒的想象力,給幼兒一個不受約束、自由想象、創造的廣闊空間,而且還可以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欣賞作品時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相互對話,相互傾聽,在討論中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在自由交流與表述中,幼兒不斷獲取同伴的信息,豐富自己的內心感受,將其表達出來,從而豐富幼兒的詞匯量,提高其語言表達能力。如在欣賞作品《雞的一家》時,幼兒創編出了許多有趣的故事.其中有一個故事是這樣的:雞爸爸和雞媽媽帶著雞寶寶到草地上玩,雞寶寶們在草地上玩得很高興,有的翻跟頭,有的捉蟲子,有的做游戲,雞爸爸長得很強壯,和雞媽媽愉快地聊著天,圍在他們身邊,他們一點也不怕被狐貍抓去,所以玩得開心極了!由此可以看出,通過欣賞、表述,幼兒已經體驗到了小雞一家幸福、快樂的作品內涵,并能用語言表述出來。
美術欣賞內容的選擇:
1、內容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優秀的美術作品,大自然和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多如繁星。但無論其藝術價值有多高,思想教育性有多大,只有當它被幼兒理解時,才能激發他們豐富的想象力和純樸的情感,才能實現我們的教育目的,因此,作為教師,我們必須在諸多的可選內容中進行認真地比較,篩選出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欣賞內容供其欣賞。
2、內容要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學齡前兒童在生理心理上發展變化特別快,這個時期也是審美感情的萌芽時期,幼兒年齡小,分辨是非的能力較差,對待藝術表現的作品就和事物一樣不加分辨地收受。因此,在這個年齡階段美育必須與智育、德育交融滲透進行,在選擇欣賞內容上要求作品內容健康充滿朝氣,積極向上,能夠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有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道德情感。如徐悲鴻的《奔馬圖》,畫中的駿馬英資颯爽、雄健蒼勁,就能給人一種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精神感覺;齊白石的蝦、蟹、雛雞等,無不煥發著質樸、天真的情趣,讓人感悟到生命的可愛及生活的美好。藝術家羅丹說:“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們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大自然的美存在于生活中的每個地方,環境中的美好事物隨地可能找到,因此在選擇欣賞內容時,既要著眼于作品,更要著眼于幼兒生活的環境,充分利用當地的自然物質環境,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捕捉美。我在美術欣賞教學中,將家鄉春天盛開的鮮花,夏天美麗的荷塘,秋天金色的田野,冬天皚皚的白雪,以及雨霽云霏后的彩虹等,都作為欣賞內容引導幼兒欣賞。如在欣賞漢中雕塑《騰飛》作品時,幼兒展開豐富的想象,他們認為雕塑兩側的飄帶象天使的翅膀,天使托著的圓球,象征漢中這個璀燦的明珠,越飛越高,越來越美好……這樣不僅使幼兒欣賞到大自然的美,而且培養了幼兒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選擇的美術作品在藝術表現形式上要豐富多彩,如采用油畫、年畫、漫畫、攝影、剪紙等不同畫種;也可以從不同角度觀賞石雕、泥雕、建筑的立體美,還有中國的民間玩具,具有民間藝術天真質樸的特殊風格。作為教師,在為幼兒選擇美術欣賞內容時,要注意不能憑個人的喜好和興趣,無論從表現內容和形式上都應該豐富多樣,使幼兒能從多方面受到美的教育。
4、內容選擇適量。由于幼兒生理、心理上的原因,幼兒期的注意力易受外界干擾,不集中,不持久,所以在為幼兒選擇欣賞內容時,在保證達到教學要求的前提下,要少而精。美術作品每次以1—3件為宜,過少則不能滿足幼兒的欣賞要求,過多則主題不突出,也不利集中幼兒的注意力,只有選量適當,才能保證欣賞教學的順利完成。
幼兒園美術欣賞就是縮短幼兒從愛美到審美之間的距離,美術欣賞的教學活動對己有自己的道德評判和評價標準的幼兒來說尤其重要,它就象雨露一樣“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滋潤著幼兒愛的心田,潛移默化地孕育著幼兒智慧的火花。(本文作者:王澍單位:陜西漢中市漢臺區東關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