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間美術資源對油畫創作教學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民間美術資源是我國傳統文化體系中的重要構成部分,其產生于我國各族人民的日常生產勞動、生活,是民族文化特征的具體體現形式之一。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日益深化發展,將傳統文化融入課程教學已經成為主要發展趨勢;在油畫創作教學中,教師結合廣西地區民間美術資源,開展豐富的油畫創作教學活動,發掘蘊藏在民間美術資源中的油畫創作空間,促使油畫創作具備民族特點,有助于推動我國油畫創作教育教學的發展。文章簡要分析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內容,對油畫創作教學中廣西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策略進行深入探究。
關鍵詞:油畫創作;廣西;民間美術資源
廣西地區有著豐富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如服飾圖案、民族刺繡、銀飾、剪紙等。教師可以將這些美術資源融入油畫創作教學,創新油畫創作題材、豐富學生的油畫創作過程,促使西方油畫具備我國民族色彩,以此推動我國現代油畫藝術的創作與發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分別從美術元素、色彩藝術、美術創作技法等角度入手,優化創作教學,強化中國現代油畫的現實性、抽象性與民族性,以豐富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提升油畫創作的藝術水平,為油畫創作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與發展空間[1]。
一、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內容
第一,民族服飾美術資源。廣西地區聚居著較多的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服飾文化與圖案。以廣西壯族為例,壯族人民的服裝多為藍黑色的衣褲與衣裙,男裝主要是破胸對襟唐裝,胸前縫一對小兜,腹部有兩個大兜,下擺微微向里面折疊,形成寬邊,下身穿寬大褲,到膝蓋位置,纏綁腿,扎頭巾;女裝為藍黑色衣裙,頭上包裹彩色印花巾,腰間系圍裙,褲腳稍寬,腳上穿繡花鞋。第二,民族刺繡美術資源。刺繡是我國民族文化的主要產物之一,是民間美術資源的重要構成。刺繡能夠直接體現出一個地區民族的生產勞動發展、人民審美與民族生活水平,具有較高的美術研究價值。廣西地區的民族刺繡主要為壯族刺繡,壯族刺繡做工精細,圖樣豐富,色彩斑斕,線條流暢。結合廣西民間刺繡作品分析,可以發現,壯族人民主要將刺繡運用到服裝、被褥、門簾、背帶、肚兜、圍裙、鞋面與頭巾上,是地區人民美化生活的重要形式,主要圖案包括:水波紋、云雷紋、方格紋、弦紋、麒麟紋、葫蘆紋、荷花紋等。壯族人民使用結合圖案,運用四方連續編織的方法,將多個幾何圖案連接起來,形成整齊有序的刺繡圖形,具有較強的參差感與準確的透視度,浮雕設計感較強。現如今,人們將壯族刺繡圖案融入美術創作,深入分析刺繡圖案中的美術資源,為我國美術領域的發展提供支持[2]。第三,銀飾飾品美術資源。瑤族是廣西地區的少數民族之一,具有的豐富銀飾品文化是廣西地區民間美術資源的重要構成。在瑤族,人們將銀飾看成是吉祥的產物,具有幸福、高貴、吉祥、富有的寓意。瑤族女子佩戴龍、鳳、魚、走獸、飛禽、蝴蝶、花、果等圖案的銀飾,比如銀耳環、銀項圈、銀手鐲、銀腰帶、銀衣扣、銀項鏈、銀鈴、銀戒指等,這些銀飾品的圖案栩栩如生。這些銀飾圖案作為美術資源,可以令人感受銀飾品的古樸與韻味,體會銀飾品中的自然美感與民族文化魅力。第四,剪紙美術資源。剪紙是廣西壯族人民的主要文化之一,在壯族人民聚居的地區,隨處可見圖樣豐富的剪紙。壯族剪紙有“出騎打獵”“擊鼓高歌”等不同內容的圖案,還有“祛病消災”“吉祥如意”“祈福豐收”“多子多福”等具有不同寓意的圖案,這些剪紙作品中蘊藏著濃郁的民族民間美術資源,是廣西人民民間藝術理念的濃縮與彰顯。第五,坭興陶美術資源。坭興陶是我國四大名陶之一,主要以欽江東西兩岸的紫紅陶土為原材料,在瓶身雕刻“富貴吉祥”、“鯉魚跳龍門”以及“吹簫引鳳”等圖案,古樸單純中透露一絲濃郁的人文氣息[3]。由此可見,廣西民間美術資源類型豐富,上述的服裝、銀飾、剪紙、陶藝均可以作為油畫美術創作的源泉與材料。比如在油畫創作中,以身著傳統服飾的壯族婦女為對象,進行油畫創作,體現我國廣西民族文化的古色古香,實現民族民間美術文化的傳承;或者將陶藝作為創作對象,在現有油畫靜物繪畫的基礎上,加強對陶藝細節的繪畫,以油畫的形式生動呈現坭興陶瓶身細節,將廣西民間美術文化以另一種形式體現出來,從而實現民間美術資源與油畫創作教學的有機融合[4]。
二、油畫創作教學中廣西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策略
(一)引進民間美術造型元素,強化油畫創作抽象性
在油畫創作教學中引入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建議教師積極引進民間美術造型元素———壯族服飾元素、刺繡圖案元素與銀飾品元素,將這些美術資源作為學生開展油畫創作的重要資料,從而開展油畫教學,以傳統民間造型藝術創新油畫創作內容。在實際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主動轉變教學理念,認識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在油畫創作中的重要作用,認識民間美術資源與人民勞動之間的密切聯系。舉例分析,在“景色繪畫”的過程中,教師往往會讓學生以“自然風景”為創作對象,在自然界中尋求靈感。本次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自然人文景觀,帶領班級學生進入地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觀察少數民族的服飾、生活、刺繡及建筑物等,感受地區中的少數民族民間美術資源,將人物或者建筑物作為繪畫對象,融入建筑物上的剪紙圖案、人物的服飾圖案與銀飾圖案;還可以讓學生觀察少數民族的“一天”,觀察其生產勞動工具,思考“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美術圖案”的問題,探索民族民間生活中隱藏著的美術資源。比如以平房上的傳統窗欞幾何圖形為描繪對象,從而展開油畫創作,實現油畫創作教學與廣西民間美術資源的有機融合,讓學生在學習油畫技藝的同時豐富美術視野,形成良好的民族民間美術素養[5]。
(二)借鑒廣西民間色彩藝術,創新油畫創作方向
在油畫創作教學中引入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建議教師積極借鑒廣西民間色彩藝術,創新油畫教學中的色彩搭配,為學生創作油畫提供豐富的美術資源支持。在油畫創作教學中,色彩的應用是十分重要的,是創作優質油畫作品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結合廣西民間美術資源相關內容可以發現,民間美術對色彩的運用更是講究,如廣西民間服飾上的刺繡,顏色以明亮鮮艷為主要特征,搭配藍色或黑色的底色,具有較強的視覺沖擊。因此,在現代油畫創作教學中,若教師能夠帶領學生認真分析廣西民間美術資源中的色彩應用規律,將民間美術色彩融入油畫創作,能夠大大提升油畫創作教學質量,強化學生的油畫創作素養[6]。舉例分析,在實際油畫創作過程中,油畫講究的是“寫實”,學生需要根據現實生活中的景物顏色,通過光、影的調整,控制顏色的明暗度,以此在最大程度上還原自然景色。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廣西壯族民族服飾的顏色使用,感受這種大膽、強烈的色彩對比,讓學生以“民族服飾”為素材完成油畫創作,以此實現色彩運用的創新,促使油畫畫面具備一種奇異的民族美感,滲透廣西民族文化,促使油畫創作別具一格。
(三)學習民間美術技法,實現油畫與民間美術融合
在油畫創作教學中引入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建議教師帶領學生集中學習廣西民間美術技法,讓學生感受民間美術技藝的魅力,從而形成民族自豪感與榮譽感,理解民族民間美術文化的特殊性與多元化,形成良好的美術創作理念,為其今后參與更多的油畫創作學習活動提供精神支撐。民間美術中蘊藏著豐富的美術文化與人文文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集體學習地區坭興陶、剪紙與刺繡,學習刺繡的基礎圖案、圖案在剪紙與刺繡中的寓意等,了解民間美術文化,學習剪紙技藝、陶藝技藝,感受其中的美術精神與創造精神,從而將這些理念融入油畫創作[7]。舉例分析,在經過“剪紙與刺繡”民間美術技藝學習之后,一名學生以“蝙蝠”為美術創作資源,將其融入“福字”的油畫創作中,創新了油畫的繪畫對象與內容,將寫實類的油畫以更加抽象的形式表現出來,讓人們能夠在現代油畫作品中看到民族文化與民間美術元素,進一步實現了廣西民間美術資源在油畫創作教學中的運用。
三、結語
民間美術是我國傳統民族民間文化的具體體現形式,并隨著時代的發展歷久彌新,是我國悠久歷史的重要見證。結合現代油畫創作教學實際情況分析發現,隨著西方油畫美術理念的傳入及推廣,學生對傳統民間美術的認知逐漸弱化,地區民間美術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為了更好地傳承地區傳統民族民間文化,加大民間美術的宣傳力度,教師在油畫創作教學中融入廣西地區民間美術資源,以豐富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讓學生在創作油畫的同時了解更多的民間美術知識與形態。而將民間美術資源融入油畫創作,既能夠創新中國現代油畫發展路徑,又能夠強化學生的民間美術素養,實現民間美術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參考文獻:
[1]徐琳琳.油畫創作教學中民間美術資源的運用[J].美與時代(中),2019(2):104-105.
[2]原曉婷.油畫創作教學中民間美術資源的有效運用[J].美術文獻,2019(3):61-62.
[3]姜勝馨.民間繪畫在初級美術課堂教學實踐中的案例分析[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9.
[4]王雨.中國民間美術圖形在油畫創作中運用淺論[J].藝術大觀,2019(6):45-45.
[5]魏娟.中國民間美術圖形在油畫創作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2019(2):118.
[6]王振華.淺談民間藝術的現代性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J].文學少年,2019(10):1.
[7]胡雪松.民間藝術的現代性元素在油畫創作中的運用[J].藝術品鑒,2020(17):149-150.
作者:陳紅鷹 單位:廣西科技師范院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