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族學生英語學習的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對象與研究工具
實驗采用問卷的方式進行研究,自主性的問卷是在徐錦芬等所采用的問卷上加以修改的,根據受試學生的實際情況,為了得到更有效的數據,測試變量從32項減少到13項,由四個部分組成(a,b,c,d):a變量1-3是理解老師講的內容;b變量4-5是學習計劃和目標;c變量6-8是學習策略;d最后4個變量是自我監測和自我評估。問卷對象是我校雙語教育系的135名大學二年級的學生,包括男生57人,女生78人。雙語即藏語和漢語,英語是他們在學校學習的第三門語言,該對象的選用具有民族地區高校中民族學生的典型性。實驗發放問卷共135份,收回113份,回收率93%,其中有效問卷103份,有效率為91%,包括男生36%,女生64%。實驗使用了SPSS13.0軟件包對所收集到的數據進行了嚴密的分析,測量采用五點計分法5分是“完全同意”,4分是“基本同意”,3分是“說不清楚”,2分是“基本不同意”,1分是“完全不同意”。
2.實驗數據分析
自主性是否影響學生的學習水平是將要解決的問題。但要弄清楚每個變量的均值,首先就要了解學習者自主的總體情況,均值是數據統計中數據分析和比較的最佳體現。經實驗表明:LAa均值為3.30,LAb為3.01,LAc為3.10,LAd為3.07。各部分的均值都在3左右,即“說不清楚”。最高均值是LAa(對老師課堂內容的理解)。這些說明了學習者自主性很低,提高自主學習能力迫在眉睫。在了解了自主性總體趨勢的基礎上,求得每個具體變量的均值則是必要的。在變量N值均為103的情況下,每個變量的均值如下:LAa1均值是3.53,LAa2是3.05,LAa3是3.17,LAb1是2.85,LAb2是2.94,LAc1是3.46,LAc2是2.85,LAc3是3.06,LAd1是2.79,LAd2是3.28,LAd3是2.95,LAd4是3.31,LAd5是2.90。在四組變量中,最高值分別為:LAa1(完全清楚老師所教內容),LAc1(課堂上主動陳述個人觀點),LAd4(極少向他人學習)和LAd2(遇見英語學習中的情感障礙);而三項最低均值是:LAd1(容易找出英語學習中的錯誤),LAb1(制訂學習計劃),LAc2(借助輔助工具學習)和LAd5(注重學習方法)。盡管有很多人對自主性和英語學習水平都分別做過大量的研究,但是就民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英語水平二者之間的關系還少有研究。在實驗中,為了便于數據的分析,根據學生在大多數考試中的成績,將受試學生分為三個部分:分數在80以上的高水平學生(level1),分數在70-80之間的中水平學生(level2)和低于60分的低水平學生(level3)。具體實驗數據見下表:如上所示,高水平學生(level1)在各組變量里均取得最高均值,而低水平學生(Level3)得到最低均值,這意味著學生學習水平越高,自主學習能力就越強。通過實驗同時也得到了不同水平的學生與每一個自主變量之間的關系:第一,在理解老師教授內容方面,高水平學生與低水平學生及中水平和低水平學生兩兩之間都沒有顯著差異。第二,就制訂學習計劃和目的方面而言,高水平和低水平學生、高水平和中水平學生之間分別有顯著差異,但是中學平和低水平學生之間在此點上無差異。第三,高水平和中水平學生、高水平和低水平學生及中水平和低水平學生每兩組之間都在學習策略上存在較明顯的差異。第四,高水平和低水平學生、中水平和低水平學生之間在自主測試變量的自我檢測和評估上有顯著差異,但高水平和中水平學生就此卻無任何差異。這些結論具體體現在表二中:
3.研究的結論
自主學習變量平均值的數據闡釋了自主學習的總體趨勢,表一和表二也呈現了自主學習與學生英語水平的相關性。實驗結論如下:第一,受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很差。學生就學習目標、英語的理解、學習策略的運用及自我監測和評估是不清楚的,學生和老師都必須加強自主意識,明確自主學習的重要性。第二,大部分學生都能聽懂老師在課堂上講解的內容,他們也一致認為大家幾乎都能投入到課堂中去并跟上老師的步調。但是,他們不常會向老師或同學尋求幫助,即缺乏合作學習的意識。很多學生表示他們能克服學習中諸如心情和情感等方面的障礙,但在制訂學習計劃、找出學習中的缺陷和錯誤、選擇輔助學習的工具及使用恰當的學習策略方面是很不相同。因此,幫助學生培養合作意識,采取適當的學習策略,找到解決學習中問題的方法是以后教學的一大趨勢。第三,表一的結果是對Schunk和Zimmerman表述的有力支撐———“自主學習者是高水平學習的人”。英語成績高的學生自主學習的變量平均值也是最高的,相應的低水平學生獲得的平均值最低。鑒于這些數據,學生們尤其是低水平的應該盡可能地提高和拓展他們英語學習的能力。最后,表二給出了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之間與自主學習的變量是否有顯著差異。結果顯示,高水平的學生擅長學習。他們能主動地制訂學習計劃,選擇學習策略并充分利用自我監測和自我評估。然而,低水平的學生需要學習如何制訂計劃,如何使用策略。其中,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是學會監測和評估自己的方法以便從學習過程中得到反饋,從而更能抓住老師教授的內容。
了解自主學習的概念,剖析影響自主學習的因素都是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必要過程和手段。在教與學的進程中,老師必須要輔助學生根據自身實際選擇適當的學習方法,找到學習的劣勢,清除學習中的障礙,積極主動地向他人學習,加強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只有這樣,英語水平才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作者:黃春華單位: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少數民族預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