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建構農村社教校本課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校本課程開發是在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行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三級管理的要求下提出的。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指出“,學校在執行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同時,應視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具體情況,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者選用適合本校的課程。”
一、組織校本課程開發培訓
自2011年年初起,我社區教育中心結合省和市局開發校本課程的實施要求,率先在廣大專、兼職教師中開展新理念、新方法、新思路的校本培訓,并逐步滲透校本課程開發的內容。校本培訓對教師啟發很大,使他們明確了方向,掌握了方法,增強了信心,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校本課程的開發中來。
(一)開設培訓講座
許多教師對校本課程開發還比較陌生,不知從何下手。我們特意邀請了曹丿中學、頭灶鎮中學有這方面專長的老師來我中心開講座,進行具體的指導。聽講座的同志認真進行記錄,積極與專業人員溝通交流。
(二)進行自我研修
我中心的同志在專業人員的引領下積極進行自我研修,通過查閱書籍、上網瀏覽、跟外鄉鎮社教中心的同志交流,不斷豐富充實自己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
(三)確定開發主題
在主題的確立上,我們兼顧了市局的建議和本地的特點,在社區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的例會上,最終確定了上面提到的三個主題。
二、加強校本課程開發管理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省政府《關于加快完善終身教育體系的實施意見》要求,積極開發有特色的社區教育鄉土課程(讀本),滿足各類居民學習提高和修身益智需求,我們把道德和禮儀教育和新農民種植技能培訓作為重要內容,推動社區教育工作的深入開展。
(一)成立領導機構,積極組織實施
為了切實做好校本課程的編寫工作,加強對編寫工作的領導,學校早在2011年3月就成立了由校長、部分優秀教師組成的課程編寫委員會,校級領導擔任主編,為課改及校本教材開發提供組織和領導保障。2011年春季開學后校本課程編寫委員會多次召開會議,討論校本教材開發的有關工作,制定校本教材的開發與實施方案。
(二)明確思路流程,穩步有效推進
校本課程在編寫上力求遵循地方性、綜合性、可讀性、實踐性以及形象直觀性的原則。編寫組從擬定提綱、收集資料、完成初稿、統稿修改、清繪圖件到印制等,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編寫方法上,既涉及全面,又突出重點;既彰顯自我,也借鑒他人;既繼承傳統,也立意創新。注重教材的靈活性和完整性。在編寫中進行了很好的分工,最后由專業人員進行了統稿和審稿工作,可以說,幾本校本課程的編寫全是集體智慧的產物
(三)著力推進使用,不斷改進完善
校本教材編寫好后,如果不使用,就不能實現其價值。我們把《農村公民道德與禮儀教育讀本》送到學校,對學生家長、學生進行培訓、教育,送到村民學校對廣大農民進行培訓;將《甜葉菊栽培技術》發放到菊農手中,讓菊農學習和使用;將《葡萄栽培技術》送到山杉葡萄園和其他葡萄種植基地,讓葡萄種植戶從中收益。在社區教育培訓中我們靈活地使用自己編寫的校本教材,可以在社區居民自學的基礎上,采取談話法進行,也可以選擇部分章節進行重點講解。根據校本教材的要求,我社教中心規定授課教師必須在教學中有計劃地進行校本教材的教學,在教學實踐中認真修改,促使校本教材不斷完善。并要求教學人員編寫相關課程教案,使校本課程能得到進一步的開發。此外,教學人員在課程開發中也鍛煉了自己,提高了各方面的能力。達到了教學人員和社區居民共同成長的目的。
三、對校本課程開發與使用的反思
對于絕大多數教師來說,參與校本課程開發對他們是一種考驗和鍛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存在以下困難:
(一)知識技能限制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一定的專業知識,要構建框架、搜集整理資料、編排、校對,對開發編寫人員要求很高。很多人可能會望而卻步。
(二)時間精力限制
工作負擔重、時間有限是教師參與校本課程開發非常實際的困難。開發校本課程需要投入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沒有足夠的耐心和專心,難以完成。校本課程開發增加了教師的工作負擔,可以說很少有教師愿意參與課程開發與教材編寫。
(三)經費投入限制
開發校本課程,需要一定的經費保障,社區教育經費有限,沒有太多的錢投入到這一塊,只靠社教中心有限的辦公經費,難以保證這項工作的順利開展。針對以上困難,我們覺得我們能做的工作為:
1、教學人員不斷加強學習和培訓,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包括課程開發的能力,社教中心將這項能力納入對教學人員的考評。
2、社教中心調動教學人員的積極性,鼓勵教學人員加強學習和交流,并對教學人員的辛勤勞動給予相應的報酬和獎勵。
3、社教中心廣開門路,通過多種途徑籌措社教活動和辦公經費,可請示鎮政府加大這一塊的投入,同時要增強自身的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