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罪犯的生命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有助于塑造服刑人員的健全人格
健全人格作為一個人健全的生活行為方式和健康的生命價值觀,它體現了人自我選擇的能力和自主性、自我控制的能力,對現實具有客觀而深刻的感受力,正確對待外界的影響的能力,并以寬容的態度,承認現實,適應現實,保持內心的平衡和滿足狀態的能力,同時又能保持著旺盛的創造精神。努力塑造服刑人員的健全人格,一方面,可以提升服刑人員的監獄生活質量,使其以積極的方式對待監獄生活、挖掘自我潛能、以最佳狀態投入到改造之中;另一方面,有助于穩定監獄的改造秩序。對服刑罪犯而言,他不僅是一個自然個體,更是一個融入監獄罪犯群體的“監獄社會人”,他的思想品德、道德觀念、價值追求會對監獄改造秩序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開展生命教育可以幫助罪犯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消除服刑期因單調生活引起的消極情緒;可以幫助服刑人員不斷提升自我調節能力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
(二)有助于維護監獄的和諧穩定
維護監獄的穩定秩序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諧社會提倡以人為本,這與生命教育的意義相得益彰。對服刑人員進行生命教育有助于彌補他們對于生命的敬畏、尊重和關愛,使罪犯由“生命沙漠狀態”重回“生命的綠洲”,進而轉變其思想、心理困惑,維護監獄的和諧穩定。
二、當前罪犯教育場域中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
(一)監獄經費保障機制不到位
在監獄,由于經費不能完全得到保證,致使生產經營幾乎占據了監獄工作的核心地位。目前,監獄需要的部分教育改造資金、監管設施費以及干警的獎金由監獄自籌,為了解決資金問題,監獄不得不將工作重心放在生產勞動上。進而忽略教育改造質量,對罪犯進行生命教育難以落到實處。
(二)對罪犯教育改造功能的認識存在偏差
受監獄改造傳統觀念的制約,絕大部分民警認為教育改造是監獄三大改造手段中最軟的一環,因為教育成果很難在短時間內顯現,也缺乏量化的評價標準,因此經常是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這種對于罪犯教育改造功能認識的偏差成為制約生命教育的瓶頸。
(三)罪犯生命教育本身難度較大
傳統教育學強調遺傳、環境和教育是影響一個人發展的主要因素。而在生命教育中則更突出人的自我意識在生命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在當前罪犯教育實踐中,監獄民警有著強烈的塑造受教育者的意識,卻沒有充分意識到受教育者所具有的自塑能力。枯燥的說教折射出了受教育者的被動與無奈,以及他們的主體意識遭受壓抑后的退隱。而生命教育強調發揮罪犯的主體性作用,能動的改造與建構自己內部的精神世界,并控制、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這對于教育民警提升自身素質、更新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無疑是不小的挑戰。
三、罪犯生命教育的途徑探尋
(一)豐富監區文化,體驗美好生命
生命教育的目標是把罪犯改造成為生命情感體驗豐富的人,所以在教育活動方式的選擇上理應按服刑人員生命情感要求來設計。如:在監區文化環境創設方面,要讓青少年有一種親切感和舒適感,為每個服刑人員的生命個體創造一種信任、溫暖、關懷的教育氛圍。除此之外,當罪犯面臨生命和生活中的危機,如親人亡故、家庭變故等,一方面,罪犯生命教育可以通過引導服刑人員將痛苦經歷轉化為正向的生活財富;另一方面,可以運用記憶、聯想的方式喚起罪犯生活中最美好最珍貴的生命事件和生命情感,以此來緩解悲傷與痛苦,重新找回生活的意義與價值,以樂觀積極的心態面對生活中的危機、面對人生。正如教育人類學家波爾丹諾夫所言:“人一旦學會將那些原先造成危機的情緒事件轉化為生活財富,便能夠獲得對新生、對穩定的生命體驗,孕育出新的人生計劃。”
(二)超越等級層次,尊重罪犯生命
在對罪犯進行教育的過程中應該尊重他們的生命個體。雖然罪犯在高墻電網的特殊天地里學習,他們失去了自由不再有普通人的生存模式,也固然應該受到法律懲罰。但在文明社會和法制國家,對罪犯進行懲罰的同時更應該對其生命予以尊重。即便每個服刑人員可能會因為家庭環境、人生觀、價值觀、主觀惡性存在一些差異,但罪犯作為一種生命的存在方式應該是平等的,每個罪犯都應該享受生命尊嚴的權利。尊重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對罪犯生命成長的信任。要尊重罪犯就要關注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監獄生活質量。作為監獄民警應從接觸服刑人員生命個體的思想世界出發,了解其優點和弱點以及當前面臨的困惑,理解生命個體內心的感受。
作者:欽爽丁蕾單位:寧夏司法警官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