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信息傳遞為主的課堂教學
無論多媒體的采用,互動引導等教學方式的引入,都改變不了集中教學的實質模式。該模式也是中國高等教育中普遍采用的模式,表現為省時、集中、說教、信息傳遞及時等特點,但同時也面臨著學生興趣度降低、課堂出勤率不高、教育效果不明顯等問題。在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上,暫時表現出落后于現代普通信息傳遞的特點。現代的學生由于接受信息的渠道頗多,課堂集中傳遞信息的模式越來越無法滿足學生需求。雖然課堂教學改革持續進行了很多年,但一直無法脫離最基本的說教形式,導致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形成了部分負面的印象。
(二)互動示范為主的實踐教育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實踐教育主要體現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以及學生自發組織的互動活動中。作為學生管理工作的承擔者,高校輔導員承擔了大學生思想政治實踐教育的任務。基于此,高校思想政治實踐教育形式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由上而下的(學校學生管理工作人員布置下來的)學生被動參與的實踐活動。在這部分實踐中,活動目標和理念大多是事先設計的,其實是課程理論教學的延伸,仍然無法脫離傳統的說教。在這個方面,學生是被動參與的,仍是屬于被教育的地位。二是學生自發組織的或個體自由進行的其他活動,雖是自發,但仍在學校允許的范圍內。這部分活動中,學生接受信息及獲得感知的形式錯綜復雜,更由于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導致原有的以引導控制為主的思想教育效果明顯下降。
(三)現有教育教學形式的不足
上述兩種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形式是高校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也是當前教育教學的主體模式。雖然仍有存在的必要,但同時也出現了諸多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教育教學形式落后于學生的信息獲取形式。現代科技引發的信息傳遞工具已經遠遠超出了課堂教學中所用,而教育技術的發展無法滿足當前學生的需求。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逐漸為學生所反感,亟需改革。
2.教育教學形式忽略學生的自我感受。現代化背景下,效率與消費成為兩大主題,當代大學生亦無法脫離此范圍。而現有的教育教學形式,無論在效率上,還是在學生的時間消費感受上,都無法給學生帶來滿意的答案,忽略了學生作為主體的學習需求。
3.教育教學內容的呈現形式有待改變。僅靠教材、資料及少量的傳媒信息,無法跟上學生的需求,藝術化、多樣化、人性化的內容呈現形式應該在高校普遍推進。
二、當前大學生受教形式的變化
在傳媒信息形式多元化背景下,大學生接受教育的形式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作為思想政治的教育者,應當充分關注學生中普遍使用的信息傳遞方式并有效利用從而因勢利導地對學生開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信息傳遞工具的多元化
目前,網絡信息、虛擬互動等填充了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諸如微信、微博、各類虛擬社區交往形式已經是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這些信息傳遞工具表現出無預期性、傳播迅速等基本特征,遠遠超出了課堂教學的信息傳遞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應當努力發展以現代信息傳遞工具為基礎的教學模式。而不是僅僅把此類網站、工具等視為傳達各類基本通知信息的工具,更多的應該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教學聯系起來,充分利用這些信息傳遞工具。
(二)價值觀的多元化
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的。社會現代化背景下,多元文化的形成與沖擊,導致大學生在進行做人、做事時偶爾偏離了正常的價值觀念。作為教育的主體,學生是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并不能否定其價值多元,它給人們帶來了全新的觀念和認知方式。因而所謂多元化的價值觀念,不過是讓學生在具體的為人處事時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宏觀的方向或核心的價值觀念仍是存在的,不能因為學生具體的或微觀的行為偏差去判定學生的思想政治觀念是錯誤的。
(三)現代化背景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如何確立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形式。傳統的教育教學形式面臨挑戰,而新的教育教學形式尚未形成,如何去探索新的教育教學形式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筆者認為,形式是內容的載體。改革形式的同時,也要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內容,以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個性發展為原則,促進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如何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大學生的特征逐漸發生著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注重個人的生活實際,關注個人的未來發展。大學生的良好發展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尊重學生的主體權利和地位,平等的對待每一位學生,包容不同學生的個性,才能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進行。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形式的多元化改革趨勢
結合上述分析,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形式的改革勢在必行。下面僅就多元化的改革趨勢作出探討。
(一)因勢利導———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傳遞工具
現代科技的發展,導致信息傳遞的方式、內容等越來越無法預期。而大學生作為現代信息傳遞的主體,每天接受并傳播著大量信息。傳遞的信息內容良莠不齊,有些內容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思想觀念,但又無法因噎廢食般的全盤否定現代信息傳遞工具。那么對此類新型教育形式必須有足夠的準備,形式要能夠滿足學生興趣需求,既能讓學生感受到接受信息的快樂,又能受到思想政治教育。此方面建議如下:
1.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體系為基礎,設置符合現代信息傳遞特點的教學內容。
2.以現代信息傳遞工具為基礎,積極設立網絡信息免費資源,同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內容。
3.以社會公眾輿論與核心價值觀為引導,主動積極持續地傳播正能量信息。
(二)接納包容———積極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從學生作為教育主體來看,按教育原理而言,學生個體的自由發展是目標。那么培養學生的個性,接納具有不同風格的學生,包容多樣化的學生成長路徑,應該成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則。建議如下:
1.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者與實踐教育者進行培訓。使教育者樹立平等、接納的良好教育態度,同時學習良好的與學生互動溝通的基本技巧,從教育源頭上改變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與理念。
2.提倡創建社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走出高校,融入社會,以社區為依托,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逐漸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
3.倡導多元化的學生成長教育評價體系。傳統的知識學習評價中,理論學習占據主導地位,當下的教育改革應當更多關注學生實際能力與品行,改變傳統的單一教育評價模式。
(三)實事求是———主動改革教育教學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工作必須結合社會實際。學生能夠在社會中更好的發展是教育的目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必須依托社會實際,更多的從基本觀念上引導學生學習為人處事的基本方法和理念,培養學生的基本素質,而不再去過多的關注學生微觀層面的行為變化,給學生足夠的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學會自我教育、自我學習,使大學生的教育自我化、社會化。
作者:程光耀徐家寧單位:河南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河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