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國夢引領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以中國夢之魂——“三個倡導”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倡導富強、民主、文明、和諧,使大學生明確中國將要走什么樣的路,向哪里去,奮斗目標是什么。列寧曾經說過:“一切民族都將走向社會主義,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卻不會完全一樣。”中國夢的實現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依托,堅定不移的進行發展。使大學生堅定道路自信,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倡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學生明確我們要建設一個什么樣的社會以及這樣的社會堅持什么樣的理念。“自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和社會制度的價值追求;平等是在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追求的發展成果的平等;公正和法治是實現自由和平等的保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貫穿于社會主義發展的實踐,可以有力的引導大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使學生明確應該具備什么樣的個人素養,應該具有怎樣的理想追求和個人奮斗目標。在悠悠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愛國對于中華民族來說具有重要的意義。愛國及時維系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的橋梁與紐帶,也是激勵人民不斷艱苦創業、建設國家的力量源泉。職業道德關系著社會的發展,從高校思想政教育入手,加強大學生的職業道德建設,樹立大學生的職業道德感顯得尤為重要。誠信、友善是為人處事的前提,它體現著一個人的個人素養和精神面貌,影響著社會主義人際關系的好壞。
2.通過專業課教學,提高大學生實現“中國夢”的理論和實踐技能人才事業個關鍵興旺發達的關鍵,高校是人才的搖籃。培養出一批批德才兼備的高尖端、高技術人才是各大高校的崇高使命。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人才隊伍的質量和個人素質顯得越發的重要。首先要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作用,通過理論課將中國夢的內涵、本質要求和實現中國的重要意義傳達給學生。在授課的過程中,注重學思結合、知行統一,使學生明確實現中國和自身成才的關系,自覺地將個人前途與國家前途聯系在一起,從而認識到實現中國夢的崇高使命感。其次,要把中國夢和本專業的專業知識結合起來,使學生在提高自身素質的同時也提高專業技能,從而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他們的社會競爭力,使他們不但要愿意做夢,更要敢于做夢,勤于圓夢。
3.通過多種形式的形勢政策教育,使學生深入了解實現中國夢的歷史與現實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西方國家多元文化的不斷深入,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巨大影響。“炫富”、“拼爹”、“潛規則”等等不良思想逐步滲透到大學生的思想意識中,這對中國夢的實現產生了負面影響。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中,要通過報告會、專題講座等形式,將中國夢的歷史背景、文化淵源、發展形勢、重要意義等宣傳給學生,使學生理性的認識中國夢。同時也要使學生認識到,雖然我國在社會主義發展的過程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的國家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距離發國家,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要樹立高度的自信心,為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而奮斗。
4.利用假期,廣泛開展以中國夢為主題的實踐活動理論聯系實際是中國共產黨的優良傳統。理論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通過多種形式的社會實踐,彰顯中國夢的重大指導作用。通過社會實踐,使大學生深刻認識到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前瞻性和正確性,體驗中國社會發展進步的歷程,深化他們對中國夢的認識,從而自覺地為實現中國夢的奮斗目標而艱苦奮斗。
5.積極把中國夢主題教育融入到校園文化建設中校園是學生學習和生活的載體,是他們的美好家園。要積極開展內容新穎、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使中國夢的精神和思想能夠融入到大學生的精神生活,升華他們的精神內涵。
二、中國夢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義
中國夢是黨的新一代領導集體在繼承前人發展成果的基礎上,立足中國現實,提出的偉大戰略構想。
(1)用中國夢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有力的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使大學生樹立堅定的政治方向和崇高的社會理想,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2)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同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不斷創新,這主要體現在內容上創新。黨的理論成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創新的理論源泉。中國夢不僅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偉大實踐的理論生化,更是時代進步的美好訴求,它是同馬克思主義理論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用中國夢來教育和引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揮廣大師生的積極作用,可以更好的推動社會主義發展建設。
作者:王曉波 單位:沈陽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