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院校教學實驗室管理模式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了提升醫學院校實驗教學水平,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非常必要。根據現階段實驗室管理模式運行情況探索創新思路,提出實驗教學聯系理論教學、加強實驗室軟硬件設施建設、實驗室建設聯系學科與人才培養目標、構建綜合實驗室、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與體系等建議,進而加強醫學院校實驗教學能力,培養符合醫學行業要求的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模式;實驗資源
醫學院校培養高素質醫護人才,在不斷發展的行業背景下,需要將醫學人才培養與時代發展需求相結合。實驗室管理有利于提高實驗教學水平與質量,醫學院校開展實踐教學,需要有切實可行的實驗室管理制度。醫學院校實驗室作為加強醫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關鍵性教學場所,開展信息化管理與實踐教學、加強實驗資源的科學使用具有重要作用。
1實驗室管理模式運行現狀
當前,在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模式的應用中,教學實驗由各個教研室負責,教研室在參與實驗室建設中逐漸呈現出分散性、封閉性的特點,實驗室重復建設、現有資源不能完全共享,導致相關實驗儀器設備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基礎設施更新不及時是影響實驗室教學模式運行不暢、醫學院校教學質量不高的關鍵因素。醫學院校實驗教學內容必須持續更新,才能培養出符合行業要求的醫學人才[1]。現階段,實驗室管理模式與醫學實驗教學內容并不完全匹配,通過醫學實驗教學分析發現,驗證性實驗所占比例不高,導致醫學生實踐創新水平受限。由于實驗教學管理體系、實驗室管理模式這兩個方面存在限制性因素,使得實驗教學無法脫離理論教學,教學實驗方案的制訂也是由教研室單獨負責,無法充分發揮實驗教學的作用。當前,實驗教學內容與方法需要創新,重視理論教學導致綜合性、開放性實驗占比不高等問題亟待解決。
2實驗室管理模式創新思路
根據現代醫學院校教學需求,醫學生要提升綜合能力、創新實踐能力,成為綜合素質較高的醫學人才。醫學院校要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立足運行體制,解決醫學實驗教學現存問題[2]。探索實驗室管理模式的創新思路,以醫學學科教學需求為基礎,突破專業的局限性,合并基礎設施配置相同且功能一致的實驗室,跨專業與院系組建基礎教學實驗機構,保證實驗室教學管理模式的獨立性,在各院系專業的基礎上,建立如人體解剖學、醫學機能學等各專業基礎教學實驗室。教學人員按照需求執行固定、流動輪換制,由專業教師負責指導學生完成實驗教學任務。
3醫學院校教學實驗室管理模式完善建議
3.1實驗教學聯系理論教學
創新實驗室管理模式要加強實驗教學管理的獨立性,所有實驗課程獨立運行,根據日常帶教環節創新實驗教學運行模式,實驗教學緊密聯系理論教學。教學實驗管理機構與各個教研室密切溝通,避免實驗教學管理脫離課程,通過實驗與理論的融合,提高醫學實驗管理水平。
3.2加強實驗室軟硬件設施建設
實驗室管理必須重視軟硬件設施的建設,建議從環境布局、內部環境建設兩方面加以優化。實驗儀器配置要保證人機對話性能及學生操作的便捷性,符合醫學實驗教學需求,定期更新實驗設備。軟件設施需要注重內涵建設,積極完善實驗室管理模式制度,提高實驗室管理規范性。運用計算機、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創新醫學院校實驗管理方法[3]。將實驗教學重點放在臨床操作技能教學與人才培養上,如采用高級綜合模擬人、ECS高級綜合模擬人。實驗室內配置軟件支持系統,確保醫學實驗教學工作的高質量開展,加強醫學生的創新實踐水平。
3.3實驗室建設聯系學科與人才培養目標
實驗室建設與醫學實驗教學要注重培養綜合性人才,組建高素質實驗教學團隊,以此優化實驗室硬件設施建設成效。結合醫學院校教學實驗需求,搭配各個專業領域的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重視實驗教學團隊成員專業發展、職稱待遇等問題,調動其參與實驗室建設管理的積極性。按照醫學院校各專業教學需求,調整實驗教學方案,并增設實驗教學內容,憑借實驗室功能提升教學能力。組建實驗教師團隊時,必須要認識到教師個人綜合素質和實驗教學水平的聯系,所有實驗技術人員需要定期參與進修、專業培訓,在實驗技能競賽中積累經驗,也可以在醫學院校內組織專家講座,提高實驗教師團隊綜合業務能力,指導學生更加深入地參與實驗任務,帶動科研管理能力的提升,促進醫學實驗室管理的信息化、規范化。
3.4構建綜合實驗室
根據醫學院校醫學實踐教學現狀,建議組建綜合實驗室,所有教研室實驗教師全部歸屬于實驗中心,按照各專業的教學任務與規劃統籌安排實驗教學內容與進度,加強實驗教學活動、基礎知識教學及考核的協調性。引進大數據技術,通過校園網建設在線管理系統,實現線上與線下統籌管理[4]。實驗室管理工作、儀器設備管理與信息管理均可實現信息化轉型,加強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系統性。按照現階段醫學院校發展趨勢創建虛擬實驗室平臺,組織學生參加實驗教學期間,如果存在較大的危險系數或者無法保證充足的實驗教學資源,這一類實驗項目可以在網絡系統中進行,突破實驗教學在時間、空間兩方面的限制,將實驗教學拓展到線上,跨學科進行交叉互動,使學生具備公共衛生服務理念,在參與臨床實驗活動期間積累職業經驗。
3.5健全實驗室管理制度與體系
醫學院校中的實驗管理機構按照各個專業的教學規劃,整合所有實驗資源,實驗室現有大型儀器設備可以實現資源共享。嚴格按照現行實驗安全管理制度、大型儀器設備使用管理制度、學生實驗操作管理制度等展開資源集中管理,安排專門的負責人,按照醫學院校人才培養要求目標、行業對人才的需求,結合醫學專業特征,完善實驗教學制度,創新實驗內容,重點體現實驗的開放性、創新性。設置開放性的實驗教學內容,一是時空開放,實時監控實驗室管理系統,確保全天開放,滿足學生日常學習、實驗需求;二是內容開放,組織教學實驗不僅要為常規實驗課程提供場所,還應向醫學院校全體學生開放,按照教學大綱規定內容,增設綜合性實驗內容,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夠參與到科研練習中。實驗室開放管理應結合實際情況,調整綜合性實驗項目、設計性實驗項目,加強醫學院校學生科研創新水平。例如,可以通過線上實驗室管理系統與大數據技術,升級醫學院校中的大型儀器設備,創新管理制度。通過線上學習、線下實踐這一全新的管理模式,保證實驗教學效果,拉近師生間的距離,使實驗教學管理制度更具靈活性、互動性,保證醫學院校實驗教學的理論知識、實驗信息能夠統籌結合,提升實驗室管理成效。
4結語
醫學院校開展實驗教學必然會對實驗室環境、儀器設備、實驗資源等提出嚴格要求,實驗室管理模式需要結合醫學院校人才培養目標、各專業教學大綱與內容要求加以創新。一方面要滿足學生日常實驗需求,另一方面也應充分發揮實驗室在臨床實驗操作、儀器設備操作等方面的優勢,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提升醫學院校實驗室管理能力。
作者:邢艷娣 王金萍 單位: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