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舞蹈藝術審視特點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丁靜雯單位:西北民族大學舞蹈學院
一、兒童特殊心理現狀
伊沙多拉.鄧肯說:“最自由的精神狀態就是溶于身體之中包含的最高端、最頂級的智慧。”所以,兒童舞蹈是源自孩子內心的質樸無瑕、渾樸美好的性情,才能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充分釋放孩子們天馬行空的幻想束縛,讓他們在自由的氛圍、美好意境中感受自己天籟般的天性,盡情地展現自我性格和情感當加入了專業化的訓練后兒童舞蹈則失去了它的本質特征。
二、古今兒童舞蹈特性分析
(一)現當代兒童舞蹈現當代兒童舞蹈美學體現在舞蹈童趣性。兒童舞蹈應該以快樂為基調,舞蹈作品清新活潑,天真爛漫,愛祖國大地的花花草草,潔白無瑕的云朵,色彩斑斕的花朵,寂靜晚上皎潔的月亮、眨眼睛的星星,愛天空中游弋自由的鳥兒,愛江河上跳躍翻騰魚兒………孩子們用內心真實地感受去擁抱世間萬物及自己喜愛的事物,或拒絕討厭是東西,他們具有好勝心理,求知欲旺,模仿性強,熱愛問問題好等等特點。因此兒童舞蹈作品創作的規律和特點是兒童作品的生理和心理狀態。因此兒童舞蹈創作的特殊規律和特點是和兒童的生理、心理狀態分不開的。兒童無論從行走到跑跳,還是從語言的表達到表現自己的情感無不滲透著模仿的過程,因為在他們的成長過程中一切都是從模仿做起。天上飛的小鳥、水里游的小魚、地上走的小狗小貓等,都是他們模仿的對象,并且,孩子能夠從中收獲很多的樂趣。
(二)古代兒童樂舞古代兒童舞蹈同樣具有童真童趣的美育性質。樂舞的藝術表現形式展現壁畫兒童形象,所有動作外形從壁畫來,動作形式以及舞姿形態生動活潑,奇異不同,但不失兒童的本質性味道,極富濃郁的生活的樸實情趣和兒童心理生理藝術特色,在樂舞藝術表現中,獨具個體的風彩,具有超強代表性,光彩奪目,展示出了一個奇妙的東方世界的兒童藝術天地,孩子們的形態。兒童樂舞,童子舞伎,得表現隊形,一般主要為在舞臺調度得前方,圍在伎樂天,飛天的四周,其童子舞伎的身體語匯姿態主要以跪,坐,趴,躺,盤,臥,倒在地面。活潑,歡快,有趣是的童子舞伎,在服裝特征中,身著紅,黃色背心,下穿短裙子,舞姿動作,一般為,騰,踏,跳,躍,轉,翻,對對相舞,充分反映了兒童天真活潑,歡樂雅趣的個性和特征,整個表演顯得熱烈歡快,情趣盎然。敦煌壁畫中所展示出的兒童樂舞人物形式,是反映了古代兒童樂舞發展狀況的真實寫照。研究整個壁畫,其中反映兒童樂舞畫面的就有幾十幅不同姿態,不同場景,不同內涵之多。古代兒童樂舞人物,有的在演樂奏器,有的手蹈足舞在,有的上躥下跳,有的在爬竿頂碗,充分的展現于古代舞臺之上,兒童樂舞變現形式多樣。
(三)兒童舞蹈美學原則美學家朱光潛在《談美》一書說:“順境的美德是節制;逆境的美德是堅忍。這后一種是較為偉大的一種德性。”因為藝術來源于生活,所以對于兒童舞蹈作品就更應該在從生活中提煉出動作的基礎上顯現出夸張與變形,這樣才會使孩子感受到更精彩、更有趣、更美好的生活,也讓他們知道珍惜所擁有的每一天。兒童跳出來的舞蹈是類似于卡通的動作,夸張而沒有變形的夸打藝術形態,變形而不失兒童語言的特征,也是兒童舞蹈作品表演中的重要本質元素。人類是言情動物,不問平齡層次的人又有不同的表達方式,兒童的語言、性格都共有他的特點,心靈、純真、活潑、幽默。因此,兒童舞蹈的表演是表現孩子們的生活思想。
三、兒童舞蹈作品編創技術細說
“沒學舞蹈的兒童比學了舞蹈的兒童更具有超強表現力”。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兒童在未經受專業、正規、系統的舞蹈訓練之前,跳舞表演是不受任何約束和限制的,表現時是自由、無拘束、自在無慮的,展現出孩子本質對美好童年、幸福生活、對爸爸媽媽、對大自然、對未來的憧憬期待與美好感謝,是發自孩子本體內心最深處、最敏感的情感的宣泄表達,這是兒童的天性。而經過專業舞蹈訓練后的兒童,動作則多出了幾分規格性,就沒有了最自然、最純真、最直接的表達方式,作為兒童舞蹈就失去了以前無憂無慮、質樸天真的感覺,也讓兒童身心失去了,孩子本身特有的性格特點。伊沙多拉.鄧肯說:“最自由的身體包含著最高的智慧。”所以,兒童舞蹈是源自孩子內心的樸實無瑕、純真美好、自然原始的天性,才能表現出來的藝術形式,充分解放孩子們幻想束縛,讓他們在在自我陶醉中感受生命的律動,盡情地展現自我。當加入了專業化的訓練后兒童舞蹈則失去了它的本質特征。兒童舞蹈充斥著大量的成人化的“模仿”與“克隆”。
在一些兒童舞蹈節目中,不難看出其中的孩子有著一種和他們實際年齡不相稱的成熟,舞蹈動作過于拘泥做作,甚至還會擺出一些所謂“小性感”“小造作”的造型,把大人的世界搬入兒童世界之中,儼然一個“小身體大人物”的可笑形象。這種舞蹈使本來單純、淳樸、純真的孩子失去了他們無拘無束的“真我、本我”一面,取而代之的是舞蹈編導成人化、成熟化、固定化思維的放射,而并非真正以兒童的角度去審視孩子的世界的一花一木。所以在兒童舞蹈的編排上一定要用孩子的心和眼看了解他們的世界,理解孩子思想,讓孩子在舞蹈中舞出自己的個性,舞出屬于他們自己的語言形態。現在的兒童舞蹈作品里面加入了許多技巧性的東西,如空翻、小翻等,雖然舞蹈里加入了這些高難度動作,讓舞蹈增加了一定的技術含量,使兒童舞蹈有了更大的可看性,也讓家長們看到了一些成就感,小演員有了自豪感,但是,當孩子練習這些動作時就會存在很大的危險性。畢竟他們還小,骨骼及身體各方面都還沒發育完全,沒有很強的控制能力,所以,過早的練習一些高難度技巧時孩子們就很容易出現意外摔傷或扭傷,這會給兒童以后的身體成長健康狀況帶來了一定的隱患。而且,往往作品中加入了難度技巧動作,會使兒童在跳舞時把所有精方都放在技巧上,而忽略了編導編排的其他舞蹈動作。所以,我建議過早的訓練兒童練習高難度技巧還是要先思而后行。即便有一些技巧,也要符合兒童及其舞蹈的需要。
四、綜述
作為一名舞蹈教師、編導們要貼近兒童的生活,去感受他們的思想、感受他們的情感、感受他們的快樂,這樣才能創造出具有快樂兒童、教育兒童,讓孩子能夠自然流露出天真活潑的狀態、使之產生共鳴的佳作。雖然,好的作品要在兒童斑斕的生活形態中汲取創作養分,但重要是在舞蹈題材上進行突破和創新,只有這樣,我國少兒舞蹈成長的土壤才能越來越肥沃,少兒舞蹈藝術也才能真正成為我國3億少年兒童的精神樂園。所以,兒童舞蹈藝術特征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它們是童舞蹈藝術作品在一般情況下,表現形式往往都是具童趣、童知、童想、童樂、童思于一個整體,它們或可有所偏重某一方面,但決不能一點表現含義沒有,是一個不可分割、緊密相連的整體,否則該舞蹈作品沒有一絲兒童純真的色彩可言。歸根結底我們所作的一切,只是欲將舞蹈的前面切實地冠以“兒童”二字,并以此做為與成人舞蹈的界定。因此在編排兒童舞蹈時一定要抓住兒童的心理特征,這樣才能創作出具有兒童特點、符合兒童性格特點的、適合兒童思維模式的,受兒童歡迎的好作品,兒童舞蹈來源于豐富的生活內容,從生活中提煉的素材才具有表現力與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