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高校舞蹈教學的發展方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前文提到的三種建構主義教學方法,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能力。在這個宗旨的指引下,高校舞蹈教學應大體朝以下幾個方向發展。
(一)實現舞蹈教學的針對性與多元化
所謂舞蹈教學的針對性是指根據學生的特長制定教學內容,進行差異化的教學。在設計舞蹈動作時,應考慮學生的年齡特點、基本功底,了解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講授舞蹈理論時,應根據學生的知識結構,選擇能與學生切身感受相關的內容與方式傳授理論知識。與此同時,教師應提供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綜合運用啟發法、練習法、示范法、游戲法、觀察模仿法、分解組合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有更多的選擇性。
(二)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美國舞蹈家鄧肯指出:“舞蹈的目的是要表現人類靈魂中最崇高也是最內在的各種情感。舞蹈必須為人生帶來和諧之感,它既是炙熱的又是歡騰的。把舞蹈僅僅看做一種輕松愉快的消遣,那是褻瀆舞蹈的……”高校舞蹈教學在向學生傳授舞蹈的動作技巧和節奏等外在的形式內容的同時,還需要通過舞蹈學習引發大學生內在的感應,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美、感受美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欣賞美和享受美。在建構主義視野中,教師要成為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與灌輸者,因此,培養學生人文素養,要發揮好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鍛煉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建構主義理論要求學生要成為意義的主動建構者,在建構意義過程中要求學生主動去搜集并分析有關的信息和資料,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具體到舞蹈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引導學生依據已有動作與情感產生聯想,通過主體生活經驗和對舞蹈的感知記憶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實現對舞蹈學習的創新。
(四)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在建構主義指導下的教學與傳統教學最大的的不同就是,教師要扮演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角色,這就要求教師不僅具備基本的舞蹈素養,還應具備包括音樂、人文、政治、哲學等多方面的素養。不僅教會學生基本的舞蹈動作,還要傳達出舞蹈的內涵;不僅向學生講授舞蹈理論知識,還應結合具體的時代背景對舞蹈理論進行深刻的解析;不僅帶領學生欣賞舞蹈、熱愛舞蹈,更應該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走進自然,在具體現實中找尋舞蹈靈感。(本文作者:葛月華單位:成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