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課改下物理概念教學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中物理概念是物理基礎知識的重要組成,也是學生形成物理意識、完善物理知識體系的基礎和前提.在傳統的物理教學中,教師為了趕教學進度,講解物理概念時往往是一句帶過,使學生對物理概念的學習方法還停留在簡單的“記憶—回憶”階段,弱化了物理概念的科學價值,忽略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科學原則的培養,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此,新課改對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提出了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等要求,教師要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實現物理概念的建構,提高物理概念教學效果.
一、創設教學情境,營造概念氛圍
創設教學情境是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常用的教學手段.由于大多數的物理概念都比較抽象,如果直接對概念進行分析和講解,抽象思維不強的學生很難接受.如果將物理概念融入恰當的教學情境中,把抽象的物理概念變成具象的實際問題,就能夠實現以“境”激發學生的“情”,調動學生對物理概念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創設教學情境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在選擇創設情境方法時要充分考慮物理概念的特點和學生的興趣點,盡量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讓學生利用生活經驗認識物理概念,解決物理問題,幫助學生實現對物理概念的活學活用.例如,在講“運動的描述”時,掌握“參考系”這一物理概念是學習運動知識的基礎.筆者在引入新課時沒有急著對教材中表述的“參考系”的定義進行分析,而是提出問題:同學們肯定學過的“坐地日行八千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句詩吧.有沒有想過,我們明明是坐在原地沒有活動,為什么被說成日行八千里呢?通過一句耳熟能詳的詩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讓學生對“參考系”有了初步認識,也使“參考系”這一物理概念能夠自然地引入到課堂中.
二、活用物理實驗,引發認知沖突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很多物理概念的形成都是通過一系列的物理實驗得出的.因此,物理概念的教學離不開物理實驗的輔助.教師除了要做好教材中提出的有關物理概念的演示、分組實驗外,還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對物理素材的收集,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趣味實驗,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另外,新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加強建構主義的滲透,使學生實現自主建構.在學習物理概念之前,學生對很多物理事實已經有了自己的認識,即前概念.而這些前概念并不是全部正確的,一些根深蒂固的錯誤認識對學生物理概念的學習會產生不利影響.在處理這些前概念時,教師要找出學生認識中的不合理之處,并通過物理實驗來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幫助學生建構正確的物理概念.例如,自由落體運動是一種特殊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由于生活中不存在真空條件,學生在學習時總是難以理解為什么雞毛和石頭這兩種質量不同的物體的自由落體時間會相同.為此,筆者將雞毛和石頭一起放到牛頓管中,再利用氣泵將牛頓管中空氣抽離至接近真空,然后翻轉牛頓管,發現雞毛和石頭下落到牛頓管底部的時間幾乎是相同的.這樣的驗證性實驗,有利于學生更加全面、準確地認識物理概念,實現物理概念的自主建構.
三、搭建探究平臺,引導自主探究
“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倡學生自主探究”是新課改提出的重要要求.教師要逐步從傳統以教師、課堂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擺脫“教材至上”的教學思想,將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究放在課堂教學的首位.對于一些并非教師非講不可的教材內容,教師要大膽放手,將課堂還給學生,組織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對物理概念進行探究,讓學生體驗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教師在其中要扮演好引導者和監督者的角色,幫助學生解決探究活動中出現的各種新問題,使每個探究小組的成員都能各司其職,避免在探究過程中出現一些不和諧的學習行為.例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勻變速直線運動這一物理概念,筆者組織學生分組進行了“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律”這一物理實驗.首先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讓小組內成員合作完成裝置安裝、數據記錄、處理分析等.在實驗過程中,筆者大多在一旁觀察,只有在學生出現比較大的操作失誤和難以處理的問題時才會加以指導.這樣的探究實驗,實驗結論都是學生合作而來的,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物理概念的形成過程,探究物理概念的本質.
總之,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教師要認真把握不同物理概念的本質和特點,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物理概念的內涵和實質,使學生在自主思考和探究中理解概念,建構概念,為學生靈活運用概念打下基礎.
作者:趙光華 單位:山東省濟南歷城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