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德育與心育整合優化的理論基礎
1.1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教育目標一致德育與心育的教育目標一致,均是促進技工院校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兩者均是新形勢下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德育離不開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自身就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技工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符合社會發展的主流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為指導。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結合,是教育的一種趨勢。
1.2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互促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技巧在德育實踐中的運用,有助于技工院校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與發展。同時,技工院校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也體現在堅強的意志品質、和諧的人際關系、積極向上的世界觀與人生態度等良好的心理素質上。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互相促進,共同在學生的精神層面發揮教育作用。
1.3心理健康教育內容與德育內容互相補充德育工作要達到預期目標,我們需要運用心理學關于人的需要、動機、情感、意志、行為等理論對技工院校學生的心理狀態、心理特點進行把握,要做好德育工作,必須首先對學生的心理動態予以充分了解,否則德育工作很難做到關鍵點,保證良好的教育效果。德育與心育的內容互為補充,互相滲透,既凈化了心靈,提升道德素質,又強化了心理素質,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有機結合的方法
2.1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是保證教育效果的基礎,受教者對教育者充分信任,才會將內心呈現出來,教師只有在學生充分表達與呈現以后,才能從專業角度對學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與引導,助學生自助,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師生共同成長。同理,在德育過程中,如果教育者采用的不是相對平等與尊重的態度,將會激起受教者的反感情緒,無論教育者的道德理論如何正確,也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只有教育者真誠傾聽,共情與積極關注,尊重與理解,為受教者營造一個心理安全的空間,受教者才會主動反思存在的問題并與教育者商討解決辦法與途徑。
2.2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在生命教育上的統一生命教育就是教育學生要尊重與愛惜生命。技工院校的學生在目前的教育大環境下,有著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挫敗感,同時青少年與青年自殺的比率在自殺人群的比率較高,同時技工院校學生在年齡段屬青少年與青年前期,尚未完全建立自我同一性概念,易于沖動之下傷人或自傷,因此對技工院校學生必須要進行生命教育,教育學生關愛與尊重自己與他人的生命。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均把生命教育擺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育內容上具有高度一致性。
2.3心理健康教育技術在德育中的應用心理健康教育技術常見可運用于德育過程的有:心理疏導、情緒宣泄、理性情緒分析、行為治療與矯正、精神分析,這些技術可以在理解并熟練以后有選擇性地應用于德育過程中。但在運用過程中需明確區分受教者的問題性質,混淆心理問題與德育問題不僅不能達到正向的教育效果,還有可能激化矛盾,使心理問題或德育問題進一步惡化。
3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相結合的實現途徑
3.1心理健康教育組織機構與德育機構的統一與合作目前,在教育實踐中,相當一部分技工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機構掛靠在學工處(或學生處),學工處對心理健康教育機構進行行政管理,同時學工處承擔全校學生的德育任務,制訂全校學生的德育計劃,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組織機構達到統一。一般說來,組織機構由技工院校負責學生工作的校長、學工處(學生處)、德育教師、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班主任構成。在這一模式下,組織機構合二為一,便于對全校學生整體進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規劃,有目的、有計劃展開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工作。
3.2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從業教師隊伍的整合目前,技工院校現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中專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所占比率不高,心理學專業教師所占比率不高,總體人數少,無論從整體數量還是專業素質都無法完成繁重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任務。許多技工院校均不約而同采用其他專業的教師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所有專業中,德育與心理健康育最為接近,因此,許多德育老師在接受相關培訓,考取相應的資格證書后,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取得良好的工作成效。因此,技工院校需要重視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的培養,對在一線從事德育、心育工作的班主任、學生處、專業系負責學生工作的教師、宿舍生活老師等進行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知識與技能的培訓,讓德育教師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經常交流與分享,取長補短,通過集體備課、相互觀摩等交流形式互通有無,實行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的有機整合。
3.3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德育的結合技工院校大多開設了傳統意義上的德育課程,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相對滯后。相當一部分技工院校并未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這一情形下,部分院校的德育課程教材可以進行更新,以適應新形勢下的德育教育,部分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被納入德育教材,德育教師以課堂授課的形式展開心理健康教育,以補充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缺失。同時,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技工院校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強調正面、主流的意識形態,與德育相配合,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主題班會課是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與德育課程形式之一,教育者可以充分結合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教育內容與教育方法,以求達到心理素質與思想品德共同提升。
3.4心理健康活動與德育活動的相互滲透學生集體參與的第二課堂、校外實踐活動、社團活動均是教育活動的多樣化形式,德育與心理健康教育在這些活動中得以展開,這些生動活潑的形式讓廣大技工院校學生在參與活動的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與德育的整體化教育機制在不斷提高學生道德水平的同時,也完善了學生的心理素質,使其成長為社會歡迎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作者:黃紅陳應單位:深圳第二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