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積極心理學課程體系的建設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國內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建設現狀與問題
“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是對《教育部關于加強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等文件的具體落實,是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徑。受傳統心理學影響,課程在教學內容設置上偏重心理健康的標準、正常與異常的區分、心理疾病的預防等消極心理學內容;在教學方法上,教師習慣于在單位時間里傳授更多的知識,致使教學形式機械單一,充斥其間的是太多的講解,師生雙方缺乏教學熱情和互動,缺乏愉快的情感體驗,而且多數學生養成了被動的性格,缺乏求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筆者查閱統計了14個出版社1998~2010年出版的20種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材或專著。目前,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目標主要定位于心理問題的評估和矯正上,往往重心理疾病的診治輕心理問題的預防,重心理障礙的咨詢輕心理發展的咨詢,對學生心理發展教育不足。然而,消除負性心理品質不等于培養起了正性心理品質;知道了怎樣避免負性情緒,不等于學會了如何增進正性情緒;知道了怎樣克服悲觀、自卑、嫉妒等不良人格,不等于學會了如何發展樂觀、自信、寬容等積極人格。這種狀況不僅與課程以體驗性為主、加強自我教育的課程性質不相融,也違背了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培養高素質合格人才的課程教學目標。
二、國內外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課程的應用現狀
國內外積極心理學課程主要有以下兩大目的:幫助學生發現他們的署名性格力量;提高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對這些性格力量的運用。它旨在三個層面提高學生的幸福體驗。第一個層面是情緒層面,即,幫助學生多體驗正面、積極的情緒,并減少負面、消極情緒的體驗。第二個層面是生活投入的層面,即幫助學生全心投入他們從事的事情中,盡量體驗“心理流暢”。第三個層面是生活意義的層面,即幫助學生在各種生活事件中尋找生命的意義。通過這一系列課程設置更關注人生的意義;更注重發掘學生的潛能;更注重教學活動的新穎性及學生參與性。國內外積極心理學課程理念的運用現狀和效果。
三、積極心理學新視角下構建大學生積極心理學課程體系
1、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落實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的課程目標落實以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為目標。積極心理學發現,存在著具有緩解心理疾病作用的積極的人格素質或人格素養,諸如勇氣,人際關系技巧,理性,洞察力,誠實,堅韌,現實主義等品質,通過識別和增強人們身上的這些積極的人格力量,就能夠有效地對心理疾病進行預防。因而,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指導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將積極心理學的科學研究成果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師生共同發現和解讀問題的積極方面,提供積極體驗,教授積極應對方式,促進學生在情感、行為以及認知等方面的積極改變,達到塑造積極人格、培養學生積極的心理機能為課程目標。
2、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著重加強積極心理體驗和心理品質形成課程體系以積極心理學為理論形成三個明確的研究方向貫穿整個課程體系。一為積極的情緒體驗。積極心理學提出了拓寬建構理論來論證積極情緒體驗在人類生活實踐中的顯著作用。二為主觀幸福感。這是積極心理學的重點研究內容,其核心思想是個體應該滿意地看待過去,幸福地感受當前的生活,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未來的生活。三為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著眼于人格中樂觀、積極的層面,強調心理學應該通過對個體積極的人格品質的研究與探討,來促進個體的全面健康發展。同時,課程體系還需建立以活動為主線、以體驗為核心的心理健教育模式,只有將外部活動與內心體驗有機聯合起來,才能激發學生的潛能,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積極體驗、情緒、感悟與提高,從而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與能力。
3、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促進體驗式與合作式的教學改革方式
1.案例式體驗教學。案例式體驗教學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教學內容將有關案例提供給學生,組織學生閱讀、分析、思考、討論,讓學生在思想的碰撞中進一步理解理論原理,達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扎實掌握理論知識的目的。案例式體驗教學中每位個體在發揮自己智慧的同時,也學習了其他人的智慧,這在加深學生對重要觀點、原理的理解,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
2.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角色扮演式體驗教學指教師提供一定的主題情境和表演要求,讓學生扮演某種人物角色,演示某種行為方式、方法與態度,達到深化學生的認識,感受或評價“劇中人”的內心活動和情感體驗的目的。實踐表明,只要運用得當,這種方法對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能夠起到較為滿意的效果。
3.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團體活動式體驗教學是一種在團體的情境下教育者(活動中一般稱領導者)引導或者協助個體在諸如人際關系、價值觀、自信心等某個具體方面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深刻的體驗。如將團體心理咨詢的理論技術運用到心理教育課程,注重其相互之間的多向溝通,學生在課程外以問題討論、分享參與等多種學習方式領會知識、探討問題,在輕松、和諧的氣氛中學習掌握自我成長的方法。
4.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課程評估強調實證性來檢驗課程效果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設置強調是以實證研究為基礎,主張對開設的課程都進行深入、全面的心理學跟蹤調查,并予以多樣的統計分析(Seligman,Ernst,Gillham,Reivich,&Link-ins,2009)。賽利格曼教授特別強調積極心理學的課程與干預評估要像醫學那樣嚴謹,具有深入的數據支撐。
作者:張易 單位:陜西科技大學電信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