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積極心理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小學美術教學是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它促進了全面素質教育,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個性、全面發(fā)展的空間。但是在教學當中,因為學生年齡以及教師教學方式等問題,學生對美術的學習具有懈怠心理,導致了小學美術教學的效率不高。而將積極心理學運用于小學美術教學當中的教學方式,可以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積極的學習當中積攢起對美術的興趣,提高審美能力。本文從對積極心理學的簡單認識入手,進一步探討積極心理學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關鍵詞:
小學美術;積極心理學;運用;教學方法
在時代的帶動之下變得更加科學合理,除了教學輔助工具獲得補充改善之外,許多教師的教學理念也得到了一定的進步。在對傳統(tǒng)教學進行改革的不斷失敗與成功中,教師發(fā)現(xiàn)對心理的研究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而在心理當中,積極心理學又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一、積極心理學的簡單認識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的分支之一,它源自美國,逐漸被運用于教學當中,并且取得卓著成效。積極心理學和消極心理學相反的是,一方面,積極心理學主要通過建造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以及對事物的美好期盼來促進人們以積極向上的心理去對待事物,從而能夠朝氣蓬勃地向前發(fā)展。另一方面,身為構建積極心理的人,則應當站在鼓勵與欣賞的角度看待他人,從而將積極的思想傳遞,尋求到幸福感與充滿幸福的感覺。將積極心理學與小學美術相結合,不僅僅是考慮到美術本就是與靈感、情感密切相關的一門課程,還能夠為美術教學增添色彩,更為重要的是因為小學階段學生心智尚未發(fā)展成熟,對心理的引導接受能力較強,進行積極心理學有利于為學生從小便培養(yǎng)出健康的心理,從而在今后的學習道路上不畏挫折,勇敢前進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積極心理學在美術教學中的實際運用
1.教師應有積極向上的理念。
教師是學生模仿的最佳對象,尤其是在小學教學中,小學生對社會的接觸甚少,以及受自小教育的影響,在學生心中,教師都是美好的代表,而在日常生活當中,學生會不由自主地模仿教師的一言一行,以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身為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起到為人師表的表率作用。而在運用積極心理學于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過程之時,教師首先應該有積極向上的理念,這樣才能夠將這一理念傳遞給學生。那么教師應當如何做呢?
(1)熱愛工作,熱愛學生。
當今社會有很多人,甚至是絕大部分師范畢業(yè)的學生都躲避成為老師這一職業(yè)崗位上的人。雖然從古至今,人世間流傳著甚多對教師的溢美之詞,如“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等,但是人總是需要生活在現(xiàn)實社會中,那么現(xiàn)實社會中的“好”工作:高薪多空。教師這一職位無一符合,特別是在小學美術教師這一崗位上的教師,由于小學美術一直被認為是一門副科,所分配的教學時間較少,教師的福利則更低。因此,美術教師更需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熱愛工作,熱愛學生的高尚情操,只有熱愛,才能對學生發(fā)自內心的善待。
(2)多微笑,多鼓勵。
每一個微笑一句鼓勵,都有可能重新滋潤學生心中干涸的心田,讓他們重新煥發(fā)起學習的興趣。而美術教學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種有趣但是往往難以堅持的學科,學生可能開始對寫寫畫畫充滿著興趣,但是如果要長時間的重復做同樣的事情,尤其是在所畫之物沒有明顯的進步的時候,教師的微笑以及鼓勵將形成學生的積極心理。
2.培養(yǎng)學生的積極心理。
(1)營造趣味課堂,體驗成功。
學生是課堂的主題,這應當是所有課堂遵循的原則。在設計課堂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妨營造趣味課堂,通過不同的課堂活動,調動起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并且讓學生在參與課堂時體會到成功的感覺。例如,在教學人教版小學美術的《我的新朋友》章節(jié)時,教師可以在班級上開展一個小活動,即在這節(jié)課上可以隨意走動,并且觀察自己的朋友,然后描述對方的優(yōu)點,將之畫到自己的畫紙上。這符合小學生們活潑好動的心理,學生在課堂上走動無疑給他們帶來無比新鮮的體驗,而贊美朋友又能夠間接告訴他們贊美別人是美好的品德,值得每一個人擁有。而與此同時,學生滿心愉悅之時又可以極大地鍛煉他們的畫畫能力,將美好的心情傾注于上面,得出優(yōu)秀的畫作,學生被激發(fā)起對美術課堂的興趣的同時還能夠體驗成功,可謂一舉多得。
(2)鍛煉創(chuàng)造力,加以鼓勵。
積極的心理不但需要成功的支持,還需要創(chuàng)造力的加持。創(chuàng)造力能夠激發(fā)學生腦海中的神經,使得學生思維更加活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創(chuàng)造力是必不可少的一項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并且對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加以鼓勵,則可以使孩子天生的好奇心以及探索心理得以永存,從而在創(chuàng)造力的基礎上得到積極心理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讓學生享受到思維發(fā)散的快樂。例如,在教學《我做的“文具”》時,這一章節(jié)主要講的是捏橡皮泥的技巧和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給橡皮泥塑造出各種形象。筆者在教學之時,首先向學生詢問他們最喜歡的一項事物是什么,那種事物的形象是什么樣的。因為提及學生所喜好的事物,許多學生都積極踴躍地回答。筆者以此為切口,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描述捏橡皮,且在他們捏橡皮的過程中鼓勵、贊美他們。由此,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創(chuàng)造力獲得提升,教師的美術教學效率也得以提高。積極心理學的著重點是根據(jù)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心,從而建立起學生積極向上的心理狀態(tài)。小學生猶如一張張白紙,教師的教學就是在其上描繪,積極地描繪將對學生健全人格有著不可估摸的好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運用積極心理學,可以加強學生對探索美術的興趣,以達到提高美術教學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李欣.積極心理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2012.(32):182-183
[2]陶國根.讓美術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J].新課程.2009(3)
作者:蔡立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大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