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科學在教學中的缺陷與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教師有了教學儀器,上起課來就會得心應手,就會輕松自如。既解決學生的探究欲望,又解決了教師的苦惱問題。只有這樣,課堂才能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起到了主導地位”。這使學生有欲望地去探究自己要解決的問題,給了學生學習一定的空間,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心情愉悅。學生在探究中學懂了知識,教師也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但如果實驗儀器匱乏,使得學到的知識在教學中應用不上,要想讓每位教小學科學的教師在教學上上好每一節課,關鍵是要解決教學的實驗儀器。
在教學中由于缺少實驗儀器,教師只能照書讀書,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地一筆帶過。于是就形成了領導不重視,教師不認真,學生不積極的連鎖反應,造成了設了科目而又不重視科目的不良局面,浪費了課本、人才等資源,耽誤了學生的智力、能力等培養。同時,也削弱了教師的教學銳氣與消退了學生在學習中的興趣。
一、建立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專業
學校、教師、家長及學生都一致認為小學的語文、數學和英語才是主科,其他都是副科,學與不學都不重要。既然設立了這門學科,就有可學的東西。現在的教學,教育教學的方法在改變,教學模式在改變,教育的思路和理念也都在改變,為什么對學科的認識不能去改變呢?要想讓學生的思想發生改變,好的辦法就是國家成立起科學這門學科的專業及其他學科的專業,讓學生意識到自己的將來有許多路子可以選擇,使學生對不同學科加以重視,才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現在各個學校都缺乏有些學科的專業人才,這些學科都是由一些年齡過高的老教師擔任,他們的教育教學觀念難改,教育教學理念缺乏,諸多教師都是被傳統的教育教學的舊觀念嚴重束縛著。要想增加學生的學習動力,每個學校就得注入新鮮的血液。這些新鮮血液有得于國家建立一些學科專業,培養出一些新的學科人才,再將人才注入到各個學校當中去,學生在校學習期間,才能更好地掌握各門知識,才能有效地解決學生厭學的問題,更好地得到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二、加強自身學習,豐富積累知識
科學課程的最大特點是綜合,而科學課對各分科知識的整合也不是簡單的分科綜合,而是通過對內容的整合讓學生從整體上認識自然和科學,從基本科學觀念上理解科學內容。在平時的生活中教師必須要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充電,使學習跟上發展的步伐。通過不斷地學習,廣泛地收集資料,認真地備課,努力上好每一堂課。作為一名科學老師,我總覺得自己的知識儲備不夠用,因為很多知識和技能都需要不斷擴展和提高,還要利用大量的業余時間自學、自練相對陌生的學科知識內容,并積極參加培訓等,可還是覺得知識不夠用。
另外,在科學課的教學過程中,特別強調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科學態度和科學素養,鼓勵學生善于觀察,積極參與,倡導學生自主、協作、勇于探究的學習精神和情感體驗。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指導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建立假設—設計試驗方案—收集證據—驗證假設—得出結論—評價交流”的學習方法。我上課時一直都有這樣一個感覺:上課時間過得太快了,不夠用。我覺得平常的科學課堂的時間很寶貴,那么我更要盡量在相對集中的時間內讓學生經歷更豐富、更有效的科學探究過程,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去討論、交流,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這不僅是為了達成教學目標,更可以讓學生實踐一種學習的方法,體驗著自己在學習中的價值,樹立學習的信心。
總之,作為科學教師,我們需要不斷去探索、去嘗試、去體驗,并且不斷反思、總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把科學探究落到實處,讓科學課課堂成為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大舞臺。
作者:楊麗萍單位:河北省灤縣第四實驗小學